【摘 要】
:
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是我国传统名花,花叶兼美,多年来深受国民的喜爱,广泛应用于园林绿化。牡丹不耐高温,尤其是夏季高温和日灼现象限制了牡丹的生长和观赏品质。本研究以江南牡丹‘羽红’(P.suffruticosa‘Yuhong’)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高温胁迫处理的转录组测序与分析,筛选获得响应高温胁迫相关的热激蛋白HSP基因,克隆得到了3个小分子热激蛋白基因PsHSP17.8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是我国传统名花,花叶兼美,多年来深受国民的喜爱,广泛应用于园林绿化。牡丹不耐高温,尤其是夏季高温和日灼现象限制了牡丹的生长和观赏品质。本研究以江南牡丹‘羽红’(P.suffruticosa‘Yuhong’)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高温胁迫处理的转录组测序与分析,筛选获得响应高温胁迫相关的热激蛋白HSP基因,克隆得到了3个小分子热激蛋白基因PsHSP17.8、PsHSP21和PsHSP27.4,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和基因表达分析,以及遗传转化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并对转基因株系的耐热性进行探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高温胁迫下牡丹‘羽红’的叶片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共获得45.97 Gb Clean date,54 935个Unigene,其中差异基因7 673个,4 220上调表达,3 453个下调表达。对差异基因进行GO功能注释和KEGG途径分析,GO功能组中代谢过程、细胞和结合活性是序列数较多的组,KEGG途径中碳代谢和内质网的蛋白加工是基因富集最多的2个途径组。另外,通过差异分析获得18个热激蛋白HSP基因,在高温处理下均呈现显著性上调表达。2.依据转录组测序得到的sHSP序列数据,克隆并获得了ORF长分别为459、714和693 bp的3个小分子热激蛋白基因(PsHSP17.8,PsHSP21和PsHSP27.4),分别编码152、237和230个氨基酸,3个基因都包含HSP20结构域;进化树分析显示PsHSP17.8属于胞质Class I型,PsHSP21和PsHSP27.4属于叶绿体型小热激蛋白。荧光定量结果显示,PsHSP17.8和PsHSP21在40℃高温处理后2 h显著上调表达,PsHSP27.4高温胁迫后6 h显著上调表达,说明PsHSP17.8,PsHSP21和PsHSP27.4均能参与牡丹热胁迫的响应。3.通过双酶切的方法将PsHSP17.8,PsHSP21和PsHSP27.4构建表达载体,酶切位点为Xho I和Cla I,农杆菌异源转化拟南芥。组织定量表明PsHSP17.8、PsHSP21、PsHSP27.4基因均在转基因株系叶片的表达水平最高。对PsHSP17.8、PsHSP21、PsHSP27.4转基因拟南芥株系进行高温处理,恢复期后的成活率分别为43%、36%、31%,高温胁迫后转基因株系叶长和叶宽均大于野生型。高温处理后,相关生理指标显示转基因株系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游离脯氨酸的累积程度和叶绿素水平均高于野生型株系,而丙二醛含量和电导率均低于野生型株系,野生型植株的膜脂过氧化反应更为强烈。初步说明牡丹小热激蛋白基因PsHSP17.8、PsHSP21、PsHSP27.4可以提升拟南芥的高温耐性。综上,小分子热激蛋白PsHSP17.8、PsHSP21、PsHSP27.4在牡丹高温胁迫的调节过程中发挥作用。本研究为解析牡丹的高温响应和耐高温牡丹种质创新提供参考依据。
其他文献
作为中国名山风景的经典类型之一,洞天福地景观暗含“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宇宙观和“道法自然”的哲学观,是道教“神圣空间”的具象表达,也是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最佳切入点之一。浙江洞天福地作为全国重点发展区域,一直受到来自统治者、道团文人等的充分关注,呈现出持久且强盛的生命力。本研究以“历史演进中的浙江洞天福地”为线索展开,采用横向与纵向的交错研究法,结合文献、图像、实地考察及保护景观等方式,由洞天福地历
传统村落是我国农耕文明的重要结晶,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与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传统村落面临着剧烈的内外部重组与分化。景观资源评价是识别传统村落资源内在组成和外在表现的重要工具,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更新提供重要理论依据。本研究以杭州市15个低山丘陵型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结合其景观资源构成要素及特征,从景观资源质量、生态环境条件、规划利用条件3方面建立低山丘陵型传统村落景观
讲故事已经成为公认有效的品牌营销方法之一。故事是企业与消费者进行沟通的有效方式,以故事形式传达的内容使得消费者更容易理解和被说服。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企业将自身的价值理念传递给消费者,让消费者产生共鸣,从而与消费者建立起关系。目前,关于品牌故事的研究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通过实验法发现,品牌故事可以提高消费者的品牌态度,并且不同类型的品牌故事对消费者品牌态度的积极影响程度不同。产品故事比企业故事和消
树木是林业生态系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改善人类的生活环境、提供社会服务以及物质生产等多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树木检测方法需要大型设备,不易携带且受环境因素较大,对于超出单个树木水平的树还是需依赖有经验的观察者,专业要求高。当气候、地形等因素发生变化时,树木检测工作在检测精度和适用性上也有待进一步的提升。本文通过采用自主拍摄和网上获取的方式构建树木整体图像数据集,考虑到树木不同生长阶段形态
林分密度作为影响林分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可以通过人为活动进行有效的调控,在森林经营管理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林分的自稀疏关系是林分密度管理的要点,常用最大密度线来描述林分的自稀疏关系。目前常见的林分最大密度线构建方法往往依赖于现实林分的高密度数据,并且缺乏密度生长的“极限”概念,无法对林分密度生长的极限值作出有效的估计。为此本研究对林分密度的生长模型进行了构建,并利用生长模型的渐近线参数构建了极限水
山水园林是中国传统园林的代名词,也与如今在中国传统语境中提出的“山水城市”这一城市规划理念拥有同质的内涵。绍兴作为历史文化名城,2500年的历史造就了其经济繁荣、人文鼎盛的局面。越中山水园林兼得山水与园林之长,又源远流长、传承赓续,成为了中国山水园林的典型代表之一。文章期望通过对越中山水园林的研究,管窥传统意义上“山水园林”的定义及其内涵。主要运用“论从史出”的园林史研究方法,以越中山水园林作为研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具有材质优良,生长速度快等优点,是我国南方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近十几年来,植物体胚发生等植株再生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突破,Baby Boom(BBM)和WUSCHEL(WUS)等重要基因被鉴定出来,并被逐步用于植物的体胚发生和遗传转化。然而,在杉木等裸子植物中,这些重要基因的功能和调控机制均不明确。本研究基于杉木全长转录组数据,利用
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之后中央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认真总结2021年经济工作,深入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全面部署2022年经济工作,对于我们凝聚共识、坚定信心、真抓实干,做好2022年经济工作,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山核桃根腐病(Carya cathayensis root-rot)是山核桃的重要病害,可导致山核桃果实减产,甚至林木成片死亡,据报道病原是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和瓜果腐霉菌(Pythium aphanidermatum),目前还没有关于山核桃根腐病发生与生境微生物菌群消长的关系的研究。为探究山核桃根腐病发生与生境微生物菌群消长的关系,本课题采集安吉县同一区域根腐病发病
为持续推进我国竹炭理论研究和应用水平,课题立足竹炭在电磁屏蔽领域的应用需求。本文以二次高温炭化竹炭(BC)、高密度聚乙烯(HDPE)为主要原材料,通过机械共混和熔融挤出等技术,制备电磁屏蔽功能的BC/HDPE复合材料。研究了竹炭的含量、炭化温度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熔融结晶性能、导电性能、电磁屏蔽性能以及微观结构的影响,揭示了竹炭的含量及炭化温度、微观结构、电磁屏蔽性能之间的内在联系,阐明了竹炭基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