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内固定围手术期隐性失血量分析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fyf72289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收集分析2015年7月至2016年2月本院治疗的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病例围手术期失血情况,从而提高对隐性失血的认识;通过观察分析手术前后患者HGB及HCT的变化情况,对收集到的结果进行统计学描述,给临床工作中对于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围手术期的输血时机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记录分析本院在2015年7月份至2016年2月份的50例行PFNA内固定术的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18例,女性32例;年龄60-90岁,平均年龄为77.84岁。通过记录分析患者术前、术后1d、术后3d、术后5d血常规,以及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根据Gross方程计算出围手术期总失血量,再减去显性失血量得到围手术期的隐性失血量,采用SPSS 23.0对数据进行分析,并且作统计学描述,同时查阅相关文献作为补充。成果:本次研究共收集50例病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32例,年龄为60-90岁,平均年龄(77.84±9.47)岁;身高155~175cm,平均(163.34±7.05)cm,平均体重指数为(18.84±1.99)kg/m2,平均手术时间为(74.02±18.26)min。其中输血组共27例,男8例,女19例。未输血组共23例,男10例,女13例。输血组术前平均HCT为(32.39±2.42)%,术后平均HCT为(26.86±2.25)%,平均降低5.53%;术前平均HGB为107.33g/L,术后平均HGB为88.78g/L,平均降低18.15g/L;平均总出血量为(1020.75±2/L.89)ml,平均隐性失血量(835.20±161.55)ml,隐性失血量占总失血量81.82%。未输血组术前平均HCT为(34.89±3.93)%,术后平均HCT为(28.74±3.56)%,平均降低6.15%;术前平均HGB为117.96g/L,术后平均HGB为95.52g/L,平均降低22.44g/L;平均总出血量为(650.35±153.27)ml,平均隐性失血量(571.88±144.65)ml,隐性失血量占总失血量87.93%。男性和女性之间隐性失血量比较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输血组与未输血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龄组与非高龄组之间隐性失血量比较无显著性统计学意义。手术时间长短对于隐性失血量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内固定治疗围手术期隐性失血量较多,主要发生于术后3天内。男女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高龄组与非高龄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输血组与非输血组之间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应注意重视患者隐性失血情况,及时补充血容量。
其他文献
<正>我国古代用范铸币历史悠久,是世界上用范浇铜铸币最早的国家之一。据考证,东周时人们就用土制原范铸造"刀"、"布",到秦始皇时采用石雕原范铸造"半两"钱。
患者,男,53岁,因反复胸痛5个月,加重10 d于2015年4月18日入院。患者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活动后胸痛,休息5 min可缓解。近10 d休息时亦觉胸痛,拟急性冠脉综合征收入心血管科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模具制造领域也随之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对现代模具制造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云制造观念作为一种全新的制造理念
目的:研制一种可同时释放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骨形态发生蛋白7的生物活性支架,用于干细胞成骨诱导分化的应用研究。方法:制备出合适的BMP2微球(B2MS)和BMP7微球(B7MS)。采用相
陆华教授研究更年期功血(崩漏)治法多年,运用清热解毒法治疗确有显效,忌用补法,独树一帜。
<正> 在中国的经济史研究中有不少亟待开拓的领域,中华民国经济史就是其中之一。中华民国经济史应该是中国经济史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因为它是旧中国最后约40年的经济史,直接与
增材制造在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使其大规模应用在工业领域成为可能,对相关制品的无损检测则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本文简要论述了金属增材结构目前的应用情况和主要的
目的:通过观察并比较经皮撬拨复位斯氏针内固定和切开复位非锁定接骨板、锁定接骨板内固定这三种治疗方法对关节面移位的跟骨骨折的疗效,探讨治疗跟骨骨折更有效的方法。为临
目的:当今社会,腰背部疼痛已经成为极其严重的社会公共健康问题。腰背部疼痛是门诊最常见的就诊原因之一,同样也是最常见的职业性损伤之一。腰背部疼痛可以导致机体显著失能,
中考体育的发展经历了试验期(1979-1995年)、改革期(1996-2004年)、发展期(2005-2010年)、高效期(2011年至今)四个阶段。1979年4月,“体育中考”作为探索性尝试,首先在上海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