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弗吉尼亚·伍尔夫对生命格律的探索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nus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岁月》是弗吉尼亚·伍尔夫创作的小说中唯一一部畅销书,但自出版以来一直不曾获得评论家的青睐。E.M.福斯特对该小说的消极评论直接影响了其后的批评家对作品的看法。本文旨在以伍尔夫对生命格律的探寻为线索,重新审视和发掘小说《岁月》的艺术价值,指出《岁月》蕴含着伍尔夫对恒久不变的人生和世界的格律的深刻思考,它以多种实验性的叙事手法表现了无以名状的生命格律的内蕴。   论文在全面综述《岁月》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指出目前的研究过分集中于分析小说的写作过程,而对小说本身缺乏关注。本论文将重点探讨《岁月》的核心主题——探寻生命的格律——以揭示小说的深层内涵。第一章着重探讨“格律”一词的词源及其在伍尔夫作品中的实际运用,说明“生命格律”这一概念传达了《岁月》的核心思想。本章节还总结了学者对小说中“格律”的看法,指出他们重点关注的是伍尔夫创作小说时追求的形式上的规律,并没有把这种格律与作者对生命的看法联系起来。此外,伍尔夫生命诗学和生命写作是目前学者研究的热点,本文提出的“生命格律”这一概念也正是对小说生命意识的探讨,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第二章细致探讨伍尔夫表现生命格律所运用的叙事手法,深入分析重复和展现生活全景等叙事手法的运用方式。在伍尔夫看来,不断重复的事物、人物的行为和思想的背后必定隐藏着不随岁月流逝而变化的格律。此外,为了更好地探寻生命格律,伍尔夫让每位人物自由地观察世界、感悟世界和表达想法,力求在小说中尽可能全面地展现生活的面貌。第三章在前两章分析的基础上推导出伍尔夫尝试在《岁月》中传达的生命格律的内涵,并指出格律存在于人们的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中。在社会交往中,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存在着不连续性,导致人们常常感到不被他人理解;此外,小说中的人物厌恶战争以及杂乱无序的社会氛围,希望生活在完整和谐的社会环境中。在个人生活中,生命格律主要体现在人们对生和死的不确定性的思索以及人类经验的延续性两方面。结语部分指出,阐明伍尔夫的生命格律的内涵,有助于加深读者对伍尔夫生命观的了解。本文对《岁月》的重新解读弥补国内对该小说研究的缺失,有益于消除批评界对小说的消极看法。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作为一名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作品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目前已经出版了五部小说,两部儿童文学作品。作为第一代移居美国的华裔的后代,谭恩美有着独特的人生经历。她取材于亲身经
批评语篇分析也叫批评语言学是由福勒等语言学家在上个世纪70年代提出的。从那时起它已经逐渐发展成为语篇分析中最重要的一个分支。一般来说,批评语篇分析通过分析口语和书面
本课题将结合解析剂量计算方法和蒙特卡罗方法的各自特点,研究发展针对不同解剖结构的、快速精确的耦合剂量计算方法,并根据IMRT逆向计划的多目标特性,研究发展具有优良搜索
在GPS系统中,对于用户而言,主要利用其定位原理进行相关技术研究及应用研究,而常规的定位技术定位误差较大、精度及效率较低。因此对差分技术的研究就尤为重要,进一步为更精确的GPS接收机的研制也奠定了基础。
黄哲伦是美国当代最著名的华裔美国著作家,他以书写中西间的跨文化交流闻名于世。2011年,凭借《中式英语》一举夺得托尼戏剧奖。本文从经济交往、社会交往和情感交往三个方面
威廉·莫里斯是英国19世纪最重要的艺术家、文学家和社会评论家之一。他以艺术家的独特视角对他所处的维多利亚时代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在他众多激情澎湃、发人深省的力作背后
晚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翻译活动频繁的一个阶段。由于一系列的战败,腐朽的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签署了许多不平等条约。这些条约的翻译量虽然在当时的翻译总量中比例甚小,但其影响
本研究通过对语言学领域内英语本族语者硕士学位论文引言与新疆研究生英文硕士论文引言的对比分析,旨在探讨学生如何通过语类结构选择和语言再现形式实现此部分学术写作的交际
在采样数据量受限情况下,提出了一种计算数字PAM信号的高阶统计量分布范围的方法,用以确定采样信号统计量参数的范围,并计算出参数在该范围中出现的概率。该方法首先推导了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