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跳远属于体能主导类快速力量性运动,需要高强度的爆发力,且具有单侧发力动作模式。跳远运动员的助跑速度和起跳力量是影响运动成绩的主要因素,而下肢爆发力是助跑速度和起跳力量的基础。复合式训练是一种可以有效增强爆发力的训练方法,同时单侧训练又符合跳远运动员的专项特征。本文将对比单侧和双侧复合式训练对跳远运动员下肢爆发力的影响,以探索单侧复合式训练在跳远项目中的实施价值。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跳远属于体能主导类快速力量性运动,需要高强度的爆发力,且具有单侧发力动作模式。跳远运动员的助跑速度和起跳力量是影响运动成绩的主要因素,而下肢爆发力是助跑速度和起跳力量的基础。复合式训练是一种可以有效增强爆发力的训练方法,同时单侧训练又符合跳远运动员的专项特征。本文将对比单侧和双侧复合式训练对跳远运动员下肢爆发力的影响,以探索单侧复合式训练在跳远项目中的实施价值。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以武汉体育学院田径跳远院队的8名国家二级水平及以上的男子跳远运动员为实验对象。将8名运动员随机分为实验组(单侧复合式训练)和对照组(双侧复合式训练),每组各4人,进行为期8周的单、双侧复合式训练干预,对收集到的受试者实验前、后反映下肢爆发力指标的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双侧复合式训练在立定跳远成绩的提高上更为高效,单侧复合式训练是提高6步助跑起跳腿5级单足跳和30米成绩的有效手段。两种训练方式对跳远专项成绩都具有显著性的提高,但两者之间的提高幅度在统计学上不具有显著性差异。(2)单、双侧复合式训练都是可以有效提高双腿和起跳腿CMJ测试指标的训练手段。在双腿CMJ测试的指标中,两者提高率在统计学上没有显著性差异,但从数值上反映出双侧复合式训练组比单侧复合式训练提升效果好;在起跳腿CMJ测试的指标反映出,单侧复合式训练比双侧复合式训练更加有效。(3)单、双侧复合式训练均可以有效提高运动员下肢爆发力水平,只是两者侧重点有所不同。单侧复合式训练适合提升具有相同单腿支撑不稳定状态下发力模式动作的运动成绩,双侧复合式训练更适合肌群协调发力的整体性发展。
其他文献
世界竞技篮球的水平不断提高,固定区域位置划分的打破,小球战术的快速发展,中锋球员进攻区域选择的多样化,阵地进攻中的高强度对抗,高位空间扩大后的组织进攻,更加多样化的进攻技术,促使女子中锋球员在向世界男子中锋球员趋近。为了我国女篮中锋球员的技战术打法不断进步,本文以第32届奥运会女篮中锋球员与对手中锋球员阵地技战术运用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视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专家访谈法等,对第
随着攀岩运动发展,将会成为奥运会常设比赛项目,攀岩逐渐进入公众的视野,许多地方的建起了攀岩俱乐部,甚至国家也在大力开展攀岩进校园,虽然攀岩运动在场地开设方面发展很快,但是训练体系在国内没有其它项目那么的完备,因此在训练的方法上与日本,斯洛文尼亚等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而田径中长跑项目的体能训练体系在我国已经非常的成熟,给国家输送了一大批优秀中长跑运动员。难度顶绳或先锋攀爬方式是普及面最广泛、开展
本文以第32届奥运会中国女篮阵地进攻人盯人战术运用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第32届奥运会中国女篮阵地进攻人盯人战术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中国女篮阵地进攻人盯人战术基础配合上,掩护配合以侧掩护为主,掩护发生区域主要是1区、2区;突分配合以分球到外线为主,突分配合发生区域主要是5区;传切配合上以一传一切为主,传切配合发生区域主要在2
研究目的:对不同等级艺术体操运动员的测试研究论证阿提丢转体动作启动阶段产生角动量对旋转质量的影响。研究方法:选取一级女性6名和专修6名为受试者,运用VICON三维捕捉采集系统和Kistler测力台同步采集运动员阿提丢转体动作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数据,计算蹬地力矩、角动量。研究结果:(1)反向预摆阶段(AB段),时间长,用于身体反向拉伸储存弹性势能,一级大于专修班运动员的肩横轴扭转幅度。(2)启动阶段(
投掷项目之一的实心球项目,对考生的上下肢及躯干的爆发力及协调用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我国大部分的省市将实心球投掷作为体育中考必测或选测项目之一,同时它还是部分省、市普通高校招生体育类专业、体育专业高考生(以下简称“体考生”)统考专项考试项目之一。一方面,以提高前掷实心球成绩的研究主要以提高上肢力量和爆发力为主,绝大数忽视了躯干爆发力在实心球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很多学生的腰腹力量并不薄弱,但是在前
当今篮球竞赛中球员们的技术风格逐渐转变为以外线投射为主导,向技术全面化、位置模糊化的趋势发展,随着NBA(美国职业篮球联赛)勇士队库里、汤普森这对水花兄弟掀起的“小球时代”的来临,世界篮球竞赛风格也深受其影响,外线三分出手率越来越高,投射范围愈发广阔,对球员来说,场地越来越小、篮筐越来越大,速度、三分、空间和掩护是“小球时代”的标志,在这样的背景下也加剧了战术策略的转变,而大多数战术配合都离不开掩
体育院校是进行体育强国建设的主力军,是开展科技攻关、推动竞技体育发展、服务奥运备战、发展“体育强国梦”“中国梦”的重要力量。全国体育院校篮球联赛(SCBA),是由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中国篮球协会、全国体育院校竞赛协作会主办,专门针对全国体育性院校举行的篮球赛事,是贯彻落实《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的积极举措,具有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全国体育院校篮球联赛能够发挥平台引领作用,凝聚体育院校的特色与优势,提升
随着现代竞技篮球水平的不断提高,篮球战术的研究不断细化,界外球战术也在发展变化,在比赛中越发被重视。一例精妙的界外球战术可以帮助球队反败为胜,反之,准备不足或设计不合理的界外球战术也常在关键时刻断送好局。奥运会代表着当今世界篮坛的最高水准,其男篮八强队也代表了世界男子竞技篮球的最高水平,本研究对第32届奥运会八强队前场界外球战术特征进行分析研究,意图归纳出高水平球队比赛中前场界外球战术的运用特征,
抗阻训练在短跑训练中一直是非常重要的手段之一,使用雪橇拖拽形式的抗阻力冲刺是提高短跑加速能力较为流行的训练方法,随着近些年雪橇拖拽训练在短跑训练中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在进行雪橇拖拽训练时既要保证有效的训练负荷又要兼顾运动员技术动作的正确性,此研究在前期调查的基础上,设定了三种不同负荷抗阻力雪橇拖拽训练,经过三种不同负荷雪橇拖拽训练后,结合运动员在100米加速跑前30米成绩变化情况和身体各关节角度变
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田径专修课程作为培养中小学田径教学工作者的重要载体,其教学内容设置在经过多轮的改革后依然面临政策解读不精准、教学内容不全面,与中小学实际需求出现脱节等现象。为使我国体育院校田径专修课程在改革过程中能够清晰了解自身与中小学体育教学实际需求的差异,更有针对性地采取改革措施。本研究以14所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修课程教学内容设置现状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