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链非编码 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一类长度大于 200 nt的非编码RNA,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近年来,从转录组数据中发现lncRNA的计算流程日趋成熟,越来越多的1ncRNA被发现和鉴定。本研究采用前期建立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流程,根据1ncRNA特点,分别以灰飞虱(Laoddelphax striatellusFallen)及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基因组为参考,预测得到灰飞虱和扶桑绵粉蚧的lncRNA基因;分析了两种昆虫的lncRNA基因的特点,比较了其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灰飞虱带毒和不带毒样本进行了差异表达验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LncRNA的挖掘以及在灰飞虱带毒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实验共采用38个灰飞虱转录组,其中包括实验室之前测定并报道的4个灰飞虱转录组和从NCBISRA数据库下载的34个灰飞虱转录组,包括感染与未感染水稻条纹病毒(rice stripe virus,RSV)的不同灰飞虱组织、感染与未感染沃尔巴克氏体的灰飞虱、不同温度处理的样本。据lncRNA特点,以灰飞虱基因组为参考序列,从38个灰飞虱转录组中预测得到4786个lncRNA基因,共有5790个lncRNA转录本。特征分析表明,灰飞虱lncRNA的外显子长度明显低于蛋白编码基因(P<0.05)。在带毒灰飞虱的唾液腺、肠道和卵巢中,分别有3、11、25个lncRNA明显高表达(P<0.05)。选择了不同组织中高表达的6个lncRNA,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进行了验证,5个lncRNA表达情况与差异表达分析结果相符。2.LncRNA在扶桑棉粉蚧蜡质合成中的差异表达分析概况扶桑绵粉蚧的雌虫可以形成白色蜡质层,蜡质是蚧虫体壁表面的物理保护屏障。为进一步研究lncRNA在蜡质合成中的功能,采用Illumina HiSeq 2000技术对表皮组织和去表皮的其他组织进行了转录组测序,每个组织共3个重复,利用前述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流程预测得到5081个lncRNA基因。特征分析表明,与灰飞虱lncRNA不同,扶桑绵粉蚧lncRNA外显子的长度明显高于其蛋白编码基因,表明不同物种间的lncRNA基因的结构保守性低。差异表达分析发现,35个lncRNA基因在表皮组织中高表达,3个lncRNA基因在去表皮组织中高表达(P<0.05)。聚类分析进一步证实了其中4个lncRNA在扶桑绵粉蚧的表皮组织中特异性高表达(P<0.05)。lncRNA曾被报道参与调控邻近10Kb左右的蛋白编码基因,但在扶桑绵粉蚧表皮组织高表达的lncRNA中,只有XLOC000548与蜡质合成相关的far基因邻近,但相距62 Kb以上。由于lncRNA的靶标预测算法尚不成熟,无法准确预测lncRNA的作用靶标,因此lncRNA是否参与蜡质的合成,尚无法确定,需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