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校园欺凌治理现状与对策研究 ——以广州市公用事业技师学院为例

来源 :暨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han0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国内外校园欺凌事件在各类媒体的报道屡见不鲜。校园欺凌已经成为一个严肃的社会问题,也是学校及社会无法忽视和不可容忍的行为问题。校园欺凌的存在不但严重影响了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而且极大地干扰和破坏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中职院校作为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任务,该类院校基本采取免试入学的方式招生,这就导致中职院校的学生成分比其他学校更为复杂。生源和教育内容设置上的特殊性使得中职院校校园欺凌事件发生的概率大大高于普通中小学校和高校。论文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目的:一是正确界定校园欺凌,把校园欺凌和学生之间的其他矛盾做科学的划分;二是清醒认识校园欺凌问题的现状,提高社会对校园欺凌问题的认识、关注和重视;三是全面了解并分析校园欺凌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危害;四是提出治理校园欺凌问题的对策,为政府主管部门在制定相关政策和学校加强校园安全管理方面提供决策参考。本研究以广州市公用事业技师学院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相关调查分析,形成对我国中职院校校园欺凌问题现状比较客观的认识,同时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结合工作实践,就预防校园欺凌问题提出对策。本文在介绍校园欺凌的概念、国内外校园欺凌的现状以及国内外关于预防和治理校园欺凌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通过查阅文献、搜集资料、问卷调查和个人访谈等方式,以笔者就职的广州市公用事业技师学院及其师生为研究对象,查找并发现学院现行的校园欺凌治理体系中存在的法律制度不健全、治理校园欺凌机制不完善、治理校园欺凌方法创新不够等问题与不足,并探寻制度设计、治理思路、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的原因,进一步得出提升中职院校校园欺凌治理水平迫在眉睫,并从完善校园欺凌预防立法、健全学校预防校园欺凌机制、建立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的预防校园欺凌综合治理体系、创新防范和处理校园欺凌工作的方式方法等方面去努力提升中职院校校园欺凌治理水平的对策。通过完善校园欺凌预防立法,建立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多维度多层次的综合预防治理体系,以及创新防范和处理校园欺凌工作方法等三个角度,来对如何提升中职院校校园乃至其他学校欺凌治理水平提出合理化建议。
其他文献
在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中职学生需要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良好学习习惯是终身学习能力的重要表现,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然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学习习惯上存在诸多问题,其中学习拖延行为问题严重。中职学生因其自身特点,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拖延行为,他们原本就是在基础教育中经常被忽视的弱势群体,他们的自控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理论学习热情不高、目标不明确等问题凸显,遇到学习任务就会产生拖延倾向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作出了全面部署,我国将对司法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推动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探索建立与行政区划适当分离的司法管辖制度。作为人民法院,推动省以下地方法院人财物统管,是司法体制改革的基础性、制度性举措之一,而这一举措又包含了诉讼费制度改革,省以下各级人民法院诉讼费由原来的收缴同级财政逐步改为统一收缴省级财政,可以有效避免审判权受地方行政干预,
增强现实技术作为信息化时代的一种高效的教学辅助技术,通过将真实环境和虚拟场景的景象叠加,把抽象的、不易于理解的知识概念形象化,给学生营造一种沉浸式的学习环境,达到建构知识的目的。天文学是最古老又最具活力的自然科学之一。天文学是研究宇宙中主要天体的分布和运行以及宇宙的结构和变化的方法,学生在学习天文学的过程中要接触宇宙空间结构等比较抽象的内容。教材上展现的宇宙空间结构的可视化缺失,导致学生在认知和记
为追求司法实务的可操作性,司法人员在涉正当防卫的案件中形成了从结果出发看问题的惯性思维,最终导致了“唯结果论”的做法。在损害结果出现的场合,正当防卫的辩解几乎无法得到采纳。司法人员以防卫结果为核心与起点作为理解防卫过当的唯一标准,在无形中不当消解了“明显超过必要限度”这一要件,导致正当防卫的成立难于登天。若全面研究实务上关于正当防卫的乱象及其背后的各种原因,并非笔者力所能及。本文的研究内容只限于防
目前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对于无主财产的归属问题,在程序法中规定了严格的认定程序以及认定的后果——归国家或者集体所有。继承法中规定了无人继承而又无人受遗赠的财产,同样是归国家或者所在的集体组织所有,但并未规定具体的处理程序,在认定无人继承而又无人受遗赠遗产的归属上也就自然存在是否可以准用认定财产无主的特别程序,以及如何适用的问题。特别是在遗产既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的情况下,同时出现了有权适当分得遗产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作为涉众型经济犯罪的一种犯罪形式,在近年呈现集中爆发态势,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健康发展。为实现社会和谐以及经济良性发展,更好地履行服务型政府的职能,政府部门需要不断提升在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此类对社会和经济影响深远的问题上的防控和处置能力。本文围绕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发生的一起涉案主体跨区域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例展开,详细阐述了此案发生的案件背景、行为手段以及政府处置工作,在紧密联系实际和
近年来,泰国汉语学习者“低龄化”趋势日渐明显,儿童学习者所占比重不断增加。为契合泰国“在玩中学”的教育理念,我们将多元智能理论与汉语综合课相结合,在充分发挥学生各项能力的同时,致力于提高汉语课堂学习效率。哈佛大学教育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于1983年提出多元智能理论,他认为人与生俱来地拥有八种智能。每个人拥有不同的优势智能即擅长领域不同,而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帮助受教育者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智能潜力。儿童处
随着电脑科技与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购物交易盛行。在网络购物交易中,纠纷的发生经常化,而且呈现出不同于传统商品交易的特点。究其原因,可以发现在网络购物交易中当事人双方的法律地位发生了某些变化,购买者和经销者之间通常情况下表现为消费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关系,其权利义务与以往的线下购物交易明显不同。本文对网络购物交易产生的新型法律问题进行分析,对网络购物交易中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新型法律关系重新认识;进而从消
BOT模式作为PPP体系下最主要的公私合作范式之一,随之其不断发展与运用,与此相关的合同争议与纠纷也日益增多,尤其是在BOT公私合作模式大规模实施的背景之下,BOT合同性质与内容成为合作诸方的主要争讼点,一定程度上制约了BOT合作模式的顺畅运作。为了促进BOT模式下公私合作的规范进行,盘活和增强BOT模式的实践活力,让更多社会资金积极流入和支持社会建设,对其中存在的合同法律风险问题作出理性反思,并
随着2017版新课标的颁布,人们对“史料实证”核心素养的重视程度愈来愈高,愈来愈认识到其对中学生历史学习起到的重要作用。为了进一步落实“史料实证”核心素养的培养,各个中学不论是对学生的考查方式还是教师的教学方式都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使学生在这一方面的能力得到提升。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现阶段高中生“史料实证”核心素养的培养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为了进一步了解现阶段高中生“史料实证”核心素养的培养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