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我们进入了大众文化时代,“个体”一词逐渐被“大众”所取代,大众审美趣味是当代审美趣味研究的一个重点。而大众文化可以被解释为是一种审美文化,因为在大众文化时代审美趣味是大众消费选择的重要依据,个体往往对能展示自己好的品味的符号进行消费。所以解读大众文化,审美趣味是一个重要的出发点。大众审美趣味与大众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大众媒介主导的大众文化影响大众的审美判断,反过来大众审美趣味的变化又促使大众文化进行转变。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迫切需要重新审视两者的关系,本文将通过经典文学作品《西游记》在当代的电影改编为具体实例进行分析,分析当代大众审美趣味的特征、产生的原因和由此引发的问题,以期获得研究的现实意义与对策。
本文分五部分,“绪论”部分首先对审美趣味进行阐释,理清审美趣味的演变历程和现实状况。在此基础上阐述视觉文化的代表性载体电影的审美趣味问题,最后论述为什么以2000-2016年《西游记》电影改编作品作为分析当代大众审美趣味的切入点。
第一章“2000-2016《西游记》电影改编概况”,首先回答何为改编和电影改编与原著的关系。接着回顾和总结我国20世纪《西游记》电影改编历程,进而引出对21世纪(2000-2016年)《西游记》电影改编作品的一个详细梳理,并从改编与原著的关系和电影自身类型演变的角度指出21世纪《西游记》电影改编反映出大众热衷于颠覆经典权威,对名著进行复制、拼贴,对娱乐化的喜剧竞相追逐,追求浅表化、感性快感的审美趣味。
第二章“人物形象的改编与当代大众审美趣味”,将2000年以来《西游记》电影改编作品的荧幕人物按照人物的真实度分为两类,一是动画电影中的虚拟人物,另一类是真实演员饰演的电影人物,继而从造型、语言、行为、性格等人物形象特征分类分析,指出动画电影重在展示成人化的审美趣味,而真实演员饰演的电影则一味凸显身体审美的趣味。
第三章“主题、叙事、风格的改编与当代大众审美趣味”,从2000年以来《西游记》电影改编作品的主题、叙事与共同呈现的影像风格的角度进行解读,通过“成长恋爱”的主题,“平民化”的叙事视角,“大话式”、“奇观化”的影像风格指出其反映出了当代大众文化固有的属性:审美的大众化,以及审美情感的世俗性和审美心理的猎奇性。
第四章“反思、对策和展望”,从改编活动的两端——电影和经典文学原著两个维度反向审视大众审美趣味对大众文化所产生的影响,指出当前中国电影业出现的“低口碑、高票房”的特殊现象和后现代电影改编对经典文学光环消解的不良现象,并分析其原因,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指出电影改编活动要对提升大众的审美趣味有所作为才能实现对经典作品的传承和中国电影业良性发展的双向救赎。
本文分五部分,“绪论”部分首先对审美趣味进行阐释,理清审美趣味的演变历程和现实状况。在此基础上阐述视觉文化的代表性载体电影的审美趣味问题,最后论述为什么以2000-2016年《西游记》电影改编作品作为分析当代大众审美趣味的切入点。
第一章“2000-2016《西游记》电影改编概况”,首先回答何为改编和电影改编与原著的关系。接着回顾和总结我国20世纪《西游记》电影改编历程,进而引出对21世纪(2000-2016年)《西游记》电影改编作品的一个详细梳理,并从改编与原著的关系和电影自身类型演变的角度指出21世纪《西游记》电影改编反映出大众热衷于颠覆经典权威,对名著进行复制、拼贴,对娱乐化的喜剧竞相追逐,追求浅表化、感性快感的审美趣味。
第二章“人物形象的改编与当代大众审美趣味”,将2000年以来《西游记》电影改编作品的荧幕人物按照人物的真实度分为两类,一是动画电影中的虚拟人物,另一类是真实演员饰演的电影人物,继而从造型、语言、行为、性格等人物形象特征分类分析,指出动画电影重在展示成人化的审美趣味,而真实演员饰演的电影则一味凸显身体审美的趣味。
第三章“主题、叙事、风格的改编与当代大众审美趣味”,从2000年以来《西游记》电影改编作品的主题、叙事与共同呈现的影像风格的角度进行解读,通过“成长恋爱”的主题,“平民化”的叙事视角,“大话式”、“奇观化”的影像风格指出其反映出了当代大众文化固有的属性:审美的大众化,以及审美情感的世俗性和审美心理的猎奇性。
第四章“反思、对策和展望”,从改编活动的两端——电影和经典文学原著两个维度反向审视大众审美趣味对大众文化所产生的影响,指出当前中国电影业出现的“低口碑、高票房”的特殊现象和后现代电影改编对经典文学光环消解的不良现象,并分析其原因,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指出电影改编活动要对提升大众的审美趣味有所作为才能实现对经典作品的传承和中国电影业良性发展的双向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