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欢背后的沉思——王小波小说研究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liang19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小波将他的身份定位为小说家,他以狂欢的姿态戏谑荒诞的社会,以理性和浪漫营造理想的精神家园,其作品闪烁着智慧和理性的光芒,兼具艺术之美。狂欢化作为王小波小说的外在表现形式,是通向王小波思想的入口,沿着这条路,可以发掘王小波小说创作的深层原因,更加全面地理解其小说狂欢存在的意义。本论文以狂欢化作为研究王小波小说的切入点,从人物形象、场景描写和语言特征三个方面分析王小波小说狂欢化的表现形态。王小波在小说中塑造了一群具有狂欢化的人物形象:王二们行为怪诞,装疯卖傻;“她们”美丽聪明、大胆泼辣;他们一起穿梭于过去、现在和未来,用狂欢的态度游戏生活、戏谑世界。在狂欢化的写作背后,隐含着王小波对文学和社会的内在思考。本论文的侧重点在于挖掘王小波对社会的理性认知和对人生价值的追求两个方面。王小波通过描写文化大革命、知青生活来表达他对“文革”的批判,对知青生存状态的思考,对乌托邦话语的解构。此外,王小波在小说中表达了他的自由主义立场,对有趣的生活的追求。作为一个独立于文坛的作家,王小波坚持他的创作理念,拒绝迎合市场,拒绝虚伪,“亵渎”崇高,在小说中寻找思维和写作的乐趣,在现实中追求有智、有趣、有性的人生。
其他文献
在商品价值无孔不入、大行其道的消费时代,高雅的纯文学无可奈何地向平民化、通俗化转型。在转型的过程中,视觉文化对传统文学的压迫,导致一部分作家改头换面借助小说和电影、电
本刊讯5月22日上午,为期7天的第十九届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暨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在西安曲江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来自9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0名境外政要和嘉宾参展,
方方以知识分子身份来自我定位,以独特的创作个性成为中国当代文坛的一个突出个案。她以一种执着的批判精神,对现实投以冷峻而又热切的眼光,感同身受地审视着芸芸众生灰色人生中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迄今已近百年,此运动无论在中国的政治、科技、教育,还是文化、艺术等各个领域,皆造就了无数栋梁人才。在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中,有后来成为中国政界领袖及要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细节的存在是多样的、丰富的,而且这些细节本身存在着重要与次要之分。如果教师能在众多复杂的信息中通过比较、判断、鉴别,选择出有价值的细节作为教学的新契
不少领导干部习惯在年初安排工作时许诺,在新的一年里要为群众办几件实事。应该说,绝大多数领导都能信守诺言,在年底前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受到群众的赞誉。 Many leading c
不论“80后”是不是“只是进入市场,而没有进入文坛”,也不论“80后”的创作是少年读物,还是文学作品,既然在众多权力角色的合力之下,他们成为了已然存在的既定事实,那么客观、冷静
当窗外的龙爪槐冒出新芽时,北京第二实验小学青年教师刘娟的思绪又回到了100公里外的那所郊区小学。一年的支教经历,已经成为刘娟的一段宝贵记忆,是她在追求入党道路上得到锻
人的内心世界一直是文学创作中备受关注的焦点,的确,现代人隐秘的心理从某种程度上更能反映他们的真实处境。本文从心理学的层面探悉《金色笔记》中所反映的自由女性的困境,并力
司马光是北宋着名的政治家、史学家。目前学界对其史学巨着《资治通监》的研究成果颇丰,但对其诗文集的研究成果则非常少。本文重点探究司马光诗文集在宋代、明代、清代的刊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