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与连锁分析水稻剑叶维管束相关性状QTL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lena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水稻源库理论中,维管束作为“流”系统,负责将以剑叶为主的功能叶中的光合产物运送到籽粒等“库”器官中,构成产量。因此剖析剑叶维管束相关性状,改善“流”系统状况对提高产量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通过对524份世界水稻核心种质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检测与维管束性状显著关联的位点,同时从核心种质库中挑选出两个材料作为亲本构建F2群体进行传统QTL定位,对GWAS检测结果进行验证。两种方法相结合大大提高了检测剑叶维管束相关QTL的准确性,结果如下:1.对524份世界水稻核心种质维管束相关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所考察的11个维管束性状及2个枝梗数性状中,除了大维管束数目与侧脉大维管束总面积之间相关性不显著之外,其余性状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其中侧脉大维管束总面积与其木质部面积和韧皮部面积相关系数(r)分别为0.965、0.942,P<0.01;主脉大维管束总面积与木质部面积和韧皮部面积相关系数(r)分别为0.876、0.886,P<0.01;一次枝梗与大维管束数目之间的相关系数最高,为0.616;二次枝梗与一次枝梗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591,与大维管束数目间的相关系数为0.451,由此推测,剑叶大维管束数目对增加一次枝梗及二次枝梗的数目有一定的作用。2.对524份世界水稻核心种质维管束相关性状进行差异显著分析。GWAS结果将524份核心种质材料分为Ind I、Ind II、Temperate japonica(TeJ)、Tropical japonica(TrJ)、Aus及intermediate(中间型)6个亚群。维管束及枝梗数性状在6个亚群中的差异分析表明,TrJ亚群的主脉单个大维管束木质部面积(XAM)、主脉单个大维管束韧皮部面积(PAM)、主脉单个大维管束总面积(TAM)、侧脉单个大维管束木质部面积(XAL)、所有大维管束木质部(TAX)、韧皮部(TAP)及总面积(TA)、小维管束数目(SVN)、一次枝梗数(PBN)9个性状均值最高,Ind I亚群的XAM、PAM、TAM、XAL、PAL、TAL、TAX、TA等8个性状均值为最低,由此可见,热带粳稻较其他群体而言有更为发达的维管系统。3.对GWAS检测到的显著性位点进行分析。用线性混合模型(LMM)及多位点混合模型(MLMM)共同检测到与维管束性状显著相关的SNP位点109个(物理距离在300kb左右的SNP位点是由同一个基因控制的,统计时视为同一染色体区域),其中23个显著性位点被重复检测到,与小维管束数目显著相关的两个位点SNP(30,848,947 bp)及SNP(30,867,914 bp)与窄叶基因NAL1(LOC_Os04g52479)(31,018,415 bp)在4号染色体上处于同一区域。窄叶基因NAL1的等位基因qLSCHL4是控制剑叶叶绿素含量及小维管束数目的一个主效QTL,对NAL1基因进行单倍型分析,4个主要单倍型中小维管束数目存在一定的差异,由此可见NAL1基因是一个多效性基因,对小维管束数目有一定的调控作用,但其遗传机制比较复杂,还有待进一步研究。4.对传统QTL作图定位到的维管束相关QTL与GWAS检测到的显著性位点进行对比分析,发现QTL定位得到的17个QTL中,在3号染色体上检测到与侧脉韧皮部面积(PAL)相关的QTL q PAL-3-1位于SSR标记RM489和RM156之间,物理位置为3号染色体上4,313,014-18,350,845 pb区域,GWAS检测结果中与侧脉韧皮部面积显著相关的位点SNP(17,580,692pb)与之处于同一区域;同时在8号染色体上RM506和RM547之间定位到一个与侧脉韧皮部相关的QTL q PAL-8,位于125,285-5,591,405bp区域范围内,与GWAS检测到与侧脉韧皮部显著相关的SNP(4,899,798pb)处于同一区域,两种方法互相验证提高了QTL定位的准确性。
其他文献
水稻黄单胞菌白叶枯致病变种(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简称Xoo)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病原细菌,能侵染水稻引起白叶枯病(bacterial blight,BB),在生产上造成水稻严重损失。在开放的自然界中,植物持续不断地遭受病原菌的入侵,只有极少数能够成功对植物造成病害,然而植物却不像动物那样具有免疫细胞,但在长期与病原菌斗争的过程中,植物同样进化出精细的调控机制来识别
学位
近年来,预制菜产业快速发展,不断受到市场关注,成为新的投资风口。2022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加快推进广东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提出要推动广东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潮汕地区作为潮州菜的主要阵地,积极响应省政府的政策要求,大力发展预制菜产业。本文通过结合全国预制菜产业发展总体现状,总结分析了潮汕地区发展预制菜产业的优劣势,并提出潮汕地区预制菜产业的发展路径。
期刊
害虫是威胁农业生产的关键要素之一,因其生长速度快,防控难度大,是农作物从播种到收获过程中一直存在的隐患。至今,化学农药仍是防治虫害最有效的措施。化学农药的高频次大剂量使用导致害虫抗药性增强、农药残留加重等问题,因此,寻找并发现新型作用机制的杀虫剂,保护作物生产维护粮食安全显得尤为重要。课题组以V-ATP酶H亚基为模板,经同源模建、计算机辅助药物筛选,得到两个具有杀虫活性的苯磺酰胺类化合物:2-(4
学位
氨基酸及N-烷基氨基酸是畅销药物和活性天然产物中常见的结构单元,其在催化剂和手性配体研究中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如何高效地给氨基酸衍生物N原子上引入烷基修饰已成为当前有机合成的热点问题。已有研究主要利用有机合成法分步合成N-烷基氨基酸,首先,对氨基酸裸露的氨基进行保护,在此基础上再进行N-烷基化修饰;然而,该方法无法直接实现氨基酸中无保护基的氨基的烷基化,直接获得N-烷基氨基酸衍生物,从而造成了反
学位
耻垢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smegmatis)mc~2155菌株生长快速且无致病性,被广泛用作分枝杆菌研究的模式菌株。为了在全基因组范围内揭示mc~2155菌株的基因表达谱及转录组结构,我们在7H9培养基中对mc~2155菌株进行了培养(37°C、200 r/min),并选取了位于三个生长时期的mc~2155菌株样品进行了时期特异性的RNA-seq实验。结合对RNA-seq数据的系
学位
低温环境下的污水治理一直是水治理领域的难点。低温对反硝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筛选高效的低温反硝化细菌,增强其在低温污水处理和水环境修复方面的应用是十分必要的。本文筛选出了一株低温反硝化菌,针对该菌的生长及反硝化特性开展了研究与优化,并且将该菌应用于富营养化水中进行了模拟低温脱氮实验。具体结果如下:(1)筛选到一株低温反硝化菌BW0806,对这株菌进行16Sr DNA分析及生理生化分析,分属为Pseu
学位
亮斑扁角水虻(Hermetia illucens)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世界的资源型昆虫。以腐烂的蔬菜和动物有机残留物进行繁殖,因此水虻可以大量减少这些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本课题结合微生物学、昆虫学和化学等相关研究方法,探明水虻虫卵和卵表微生物对水虻产卵行为的影响。为完善水虻人工繁育体系、增强其废弃物处理效能及促进资源利用奠定理论基础。本研究测定了不同孵育时期的虫卵对水虻产卵行为的调控。并通过固相微萃取
学位
根结线虫病害是世界范围内最严重的植物线虫病害,每年对全球的农业造成严重的损失。由于根结线虫大部分时间都寄生在植物体内,常规的化学农药很难对其有作用,使用生物的方法进行防治是解决根结线虫病害的最理想的方法。多株芽胞杆菌包括枯草芽胞杆菌,苏云金芽胞杆菌以及坚强芽胞杆菌被报道有防治根结线虫活性。而且芽胞杆菌作为根结线虫的生物防治菌株已经开始商业化的应用。但是,目前对其防治机理的探究还停留在发掘毒力因子的
学位
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继人口、资源和环境后的第四个“热点”话题。及时测定和分析食品中的致病物质是遏制食物中毒的有效途径之一。传统的检测方法需要复杂的样品前处理且成本较高,很难实现食品安全的现场即时检测(Point-of-care testing,POCT),因此建立简单高效、低成本、可便携的检测方法将有望成为保障人类健康饮食的关键。微针(Microneedles,MNs)通常作为一种无痛的皮下药物输送
学位
虽然同安的预制菜产业发展初具规模,行业不断壮大,企业重视创新,产品品种丰富多样,但是区内预制菜产业尚有需要改进之处,例如龙头企业数量偏少、行业标准不够健全、技术研发支撑不足、服务保障能力不足。因此,可以从完善预制菜供应链体系、打造预制菜全产业链链条、增强预制菜研发创新能力、丰富预制菜营销手段、完善预制菜发展生态、构建预制菜安全监管体系等方面进行提升,助力厦门同安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