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制CENP--E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抗肿瘤作用和免疫调节作用及机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k1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及目的:
  肺癌是世界上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近年来肺癌的诊断和治疗已取得很大进步,但大部分患者尤其是晚期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仍很低。尽管2013年癌症免疫治疗元年的到来改写了NSCLC(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模式,晚期NSCLC患者5年生存率也仅仅提升至16%。化疗等传统治疗常存在难以耐受的不良反应和耐药等问题,还可诱导肿瘤细胞表面PD-L1表达升高等,从而引发免疫抑制而导致疾病进展。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D-1/PD-L1单抗单药治疗在NSCLC中的有效率也仅为20%左右。因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与化疗等治疗的联合是未来肿瘤治疗的发展方向。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与化疗、靶向治疗等在肺癌中的联合使用也存在争议,例如EGFR-TKI与PD-1/PD-L1单抗联合将促进EGFR敏感突变肺癌的进展。因此,寻找肺癌治疗新靶点及其与免疫治疗联合策略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CENP-E(着丝粒蛋白E)是一种着丝粒相关蛋白,主要参与细胞周期调控。CENP-E在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研究提示CENP-E可能是NSCLC驱动基因候选基因,但其在肺癌中的作用以及联合PD-L1单抗治疗是否可提高抗肿瘤反应尚无报道。
  本课题的目的是明确CENP-E在肺癌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抑制CENP-E在肺癌中的直接抗肿瘤作用、抑制CENP-E后是否可影响肺癌细胞PD-L1的表达及免疫微环境,以及抑制CENP-E与PD-L1单抗联合在肺癌中的疗效。这些问题的解决将为CENP-E作为肺癌治疗的新靶点,及与PD-L1单抗等免疫治疗的联合使用提供理论依据。
  材料与方法:
  1.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网站,分析CENP-E在肺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肺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并通过Westernblot及免疫组化分别在人肺癌细胞系及肺癌组织中进行验证;同时初步探讨肺癌中CENP-E表达与免疫相关分子表达的关系;
  2.通过CCK-8实验和EdU实验明确CENP-E特异性抑制剂GSK923295抑制CENP-E后对肺癌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通过克隆形成实验探讨GSK923295抑制CENP-E后对肺癌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采用PI周期染色检测GSK923295抑制CENP-E后肺癌细胞的周期分布情况;最后通过A549肺癌裸鼠模型验证GSK923295的抗肿瘤作用,通过Lewis肺癌C57小鼠模型验证敲低CENP-E的抗肿瘤作用;
  3.通过RNA测序分析经GSK923295(100nmol/L)处理72小时后A549的mRNA变化,初步探讨CENP-E抑制后肺癌细胞中PD-L1等免疫相关分子表达的变化;随后通过RT-PCR、Westernblot和流式检测技术验证GSK923295处理肺癌细胞后PD-L1表达的变化;最后通过mRNA稳定性实验、3’UTR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及RIP实验明确CENP-E对PD-L1的mRNA稳定性的调控机制;
  4.将经GSK923295处理72h后的A549与肺癌患者恶性胸腔积液中的单个核细胞共培养,使用流式检测技术检测其中CD4+T细胞、CD8+T细胞、凋亡T细胞、NK细胞、Tregs细胞的比例,及T细胞表面PD-1和PD-L1的表达情况;最后通过Lewis肺癌小鼠模型验证CENP-E对肺癌免疫微环境的影响;
  5.体外实验中采用A549与肺癌患者恶性胸腔积液来源的单个核细胞共培养进行克隆形成实验,观察GSK923295联合PD-L1单抗对A549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体内动物实验中,构建CENP-E稳定敲低的Lewis肺癌细胞系,联合PD-L1单抗治疗,观察肿瘤的生长情况和免疫微环境的变化。
  结果:
  1.生物信息学数据表明,CENP-E在肺癌中的表达明显升高,肺腺癌和肺鳞癌肿瘤组织较癌旁组织依次升高5.8及13.5倍(p<0.001),且CENP-E高表达提示肺癌患者预后不佳,CENP-E低表达Vs.高表达组中位OS依次为96Vs.45个月(p<0.001);此外,CENP-E与免疫检查点PD-L1(CD274)、Galectin-9和HVEM呈负相关(R值依次为-0.482、-0.312、-0.590,均p<0.001),与T细胞活化因子IL2、IL12B呈正相关而与免疫抑制因子TGFB1呈负相关(R值依次为0.368、0.368、-0.524,均p<0.001);
  2.CENP-E特异性抑制剂GSK923295处理肺癌细胞系A549及H522,可抑制其生长增殖。尤其是在100nmol/L的浓度下,A549的增殖细胞比值明显降低(0.293±0.031Vs.0.008±0.002,p<0.001),A549的克隆形成数目也明显减少(223.0±9.5Vs.60.7±2.4,p<0.001),同时导致细胞周期阻滞于G2/M期(p<0.001);GSK923295在免疫缺陷的A549肺癌裸鼠模型中也使肿瘤的体积(1359.0±266.7mm3Vs.139.2±70.3mm3,p<0.001)和重量明显退缩,可明显抑制肿瘤生长;而在免疫健全的C57/BL6小鼠中,敲低CENP-E后荷瘤小鼠的肿瘤体积下降趋势(p=0.011)明显不如CENP-E抑制剂在裸鼠模型中的作用,由此推测抑制CENP-E在抗肿瘤的同时可能在体内导致一定程度的免疫反应损害;
  3.RNA测序结果提示CENP-E抑制后PD-L1、IL-33等免疫抑制分子上调,且IFNGR、IL-6、JAK3等参与PD-L1调节的因子表达亦上调;进一步验证发现GSK923295可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升高肺癌细胞中PD-L1表达,且这种效应呈时间依赖性和浓度依赖性,100nmol/L的GSK923295处理72小时后,A549细胞PD-L1蛋白表达明显上调(1.000±0.062Vs.2.125±0.109,p<0.001);进一步的机制研究证实GSK923295抑制CENP-E后可通过减弱TTP对PD-L1-3’UTR的作用,从而增强PD-L1的mRNA稳定性和表达;
  4.经GSK923295(100nmol/L)处理72小时后的A549与肺癌患者恶性胸腔积液中单个核细胞共培养,可使CD8+T细胞/CD4+T细胞比值降低(1.76±0.18Vs.1.10±0.08,p=0.004)、凋亡CD4+T细胞和凋亡CD8+T细胞的比例增多(p=0.029,p=0.012),CD4+T细胞表面PD-L1和PD-1的平均荧光强度MFI均升高(p=0.006,p<0.001)、CD8+T细胞表面PD-L1和PD-1的平均荧光强度MFI也升高(均p<0.001),而NK细胞比例降低(p=0.001)、且Tregs比例由对照组中(13.07±0.12)%增多至(21.30±1.39)%(p=0.009);在Lewis肺癌小鼠模型中敲低CENP-E将减少肺癌组织中CD8+T细胞及IFN-γ+CD8+T细胞[Ctrl-shRNA组Vs.CENPE-shRNA#3组:(18.82±6.26)%Vs.(11.78±2.07)%,p=0.044]的浸润,伴Tregs细胞增多[Ctrl-shRNA组Vs.CENPE-shRNA#3组:(11.12±0.67)%Vs.(14.06±1.16)%,p=0.001];
  5.体外实验提示GSK923295与PD-L1单抗联合使用可降低A549细胞克隆形成能力(1:25共培养时克隆数:GSK923295单药组Vs.联合组:116.00±29.34Vs.8.00±5.00,p=0.003);体内动物实验提示在CENP-E稳定敲低的Lewis肺癌小鼠模型中联合使用PD-L1单抗可进一步促进肿瘤体积和重量的退缩(第30天时肿瘤体积:IgG+CENPE-shRNA#1组Vs.PD-L1单抗+CENPE-shRNA#1组:1388.46±159.90mm3Vs.572.82±210.73mm3,p<0.01;IgG+CENPE-shRNA#3组Vs.PD-L1单抗+CENPE-shRNA#3组:1213.69±108.46mm3Vs.504.89±113.80mm3,p<0.01);此外,联合使用PD-L1单抗将减弱CENP-E敲低所导致的免疫抑制,使肿瘤浸润CD107+CD8+T细胞比例由(1.65±0.31)%恢复至(13.15±2.34)%(p<0.001)并减少Tregs浸润[(IgG+CENPE-shRNA#3组Vs.PD-L1单抗+CENPE-shRNA#3组:(23.40±2.06)%Vs.(7.38±1.80)%](p<0.001),恢复小鼠体内的抗肿瘤免疫功能。
  结论:首先,本研究明确了CENP-E在肺癌中高表达且与肺癌患者预后呈负相关。其次,抑制CENP-E虽可直接抑制肿瘤生长,但可通过TTP靶向3’UTR而提高PD-L1的mRNA稳定性和表达,导致免疫抑制,削弱了CENP-E抑制剂的体内抗肿瘤效果。最后,抑制CENP-E与PD-L1单抗的联合使用,可明显减弱CENP-E抑制所导致的免疫反应损害,从而增强在肺癌中的抗肿瘤效果。我们的研究为CENP-E作为肺癌的治疗靶点以及与PD-L1单抗联合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背景与目的:目前研究发现全身麻醉药作用下诱导过程中意识消失、麻醉维持中体动反应消失和麻醉苏醒期意识恢复这三个过程的具体作用机制有所区别。蓝斑(locus coeruleus, LC)在调节觉醒、注意力、压力应激等生理功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临床上老龄神经退行性改变患者LC功能低下常见,动物实验研究中使用神经毒素DSP-4可选择性毁损LC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 NE)能神经,常用
目的:在临床上,因恶性肿瘤转移所引发的骨损伤和疼痛往往不容忽视,骨癌痛(CIBP)是临床中非常常见的肿瘤并发症。以往有研究表明活性氧(ROS)在炎症性疼痛和神经性疼痛中起有关键作用,在这些疼痛类型中ROS清除剂展现出强大的镇痛作用,但在骨癌痛中ROS起到何种作用仍处于探索阶段。骨癌痛与炎症性疼痛、神经性疼痛同属于慢性疼痛的类型,它们相互之间有着类似的分子通路,但又各有特点。本课题着重于探讨ROS清
学位
目的:探讨P38MAPK/ATF2信号通路在小鼠围术期神经认知障碍发生中的作用。  方法:  1.老龄小鼠PND与海马神经炎症及神经元凋亡相关  16月龄健康雌性C57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手术组(SUR)。CON组为非手术处理正常小鼠,SUR组小鼠在异氟烷麻醉下进行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手术处理。根据不同观测时间点,术后第1、3、7天两组小鼠进行行为学测试,通过旷场实验评估小鼠的自主活动能力
学位
研究背景  术后疼痛是最常见的手术并发症之一,现今已有多种镇痛药物和技术广泛应用于围术期,但阿片类药物仍是对抗术后疼痛的最强药物。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阿片药物在治疗疼痛的过程中,也会产生阿片诱发的痛觉敏化(opioid-induced hyperalgesia, OIH)。关于OIH的机制,国内外在动物模型及临床病例研究中均主要着眼于药物芬太尼和瑞芬太尼。而对于国内术后镇痛普遍使用的舒芬太尼的研究
学位
嗅球(olfactory bulb,OB)是由多个嗅觉受体(odor receptor, OR)特异性嗅小球组成,每个嗅小球(glomerulus)内聚集着表达相同嗅受体的嗅觉神经元(olfactory sensory neuron,OSN)轴突。不同的嗅觉神经元轴突投射到嗅球的不同位置。这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问题。这一过程可以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在发育的早期,嗅觉神经元将轴突延伸到嗅球,并在嗅球中分
学位
学位
报纸
研究目的  局部晚期及转移性宫颈癌治疗手段有限,预后不佳,给女性的生命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威胁。我们前期研究发现Tie1(Tyrosine kinase with Ig and EGF homology domains 1)在宫颈癌上皮中表达显著升高,本课题旨在进一步明确Tie1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作用,探讨其影响宫颈癌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具体机制,研究Tie1表达升高的上游调控分子,为改善宫颈癌的靶向治疗
学位
目的:细胞焦亡在缺血性脑梗塞中的作用尚不清楚。本研究拟观察局灶性脑缺血后缺血灶周边区域神经元焦亡时空变化及相关机制,探索焦亡通路抑制剂Vx765对局灶性脑缺血后神经元损伤和神经功能修复的影响。  方法:利用成年C57BL/6雄性小鼠,建立局灶性脑缺血(focal ischemia)模型。免疫荧光染色及免疫印迹法方法观察焦亡通路的caspase-1,炎性小体及炎性细胞因子在局灶性脑缺血损伤后的动态变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