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方东部地区极端降水高分辨率动力降尺度回报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jj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基于WRF(the 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动力降尺度系统,首先针对北京夏、秋季典型极端降水个例开展了高分辨率(三层嵌套,水平分辨率为10km、3km和1km)的回报工作。其次,以美国气候预测系统(NCEP-CFS)回报结果为初始和边界场,系统地开展了1999-2018年中国北方东部地区(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及内蒙古部分地区,范围为115°-135°E,35°-55°N)夏季(6-8月)极端降水的高分辨率(水平分辨率为10km)动力降尺度回报研究,分析不同参数化方案和起报时间对极端降水预测的影响。最后,基于站点观测资料分析了中国北方东部地区夏季极端降水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并从水汽输送的角度分析了极端降水与非极端降水的差异。得到的主要结论有:
  (1)WRF高分辨率嵌套模式可以合理回报北京夏季和秋季两次极端降水个例,高分辨率模式能够回报出降水的局地特征。不同参数化方案组合性能不同,在不同降水阶段模式性能也存在差异。
  采用WRF模式高分辨率三层嵌套分别对北京夏季(2016年7月19日-7月21日,北京地区累计降水量212.6mm,持续大约55个小时)和秋季(2015年9月4日-9月5日,北京地区降雨量累计超过100mm,持续大约30个小时)两个极端降水个例进行回报研究。秋季个例中WRF模式能够回报出降水的局地特征。不同参数化方案组合的结果有明显差异,其中陆面过程采用RUC方案,微物理过程采用WSM6方案的结果与观测最为吻合。夏季个例分析发现,模式在降水不同阶段表现不一,在7月20日00-09时,模式回报降水小于观测,水汽输送回报的偏差可能是导致降水偏差的主要原因。同时,不同参数化方案中云水混合比及雨水混合比等因素对降水回报有重要影响。
  (2)利用NCEP-CFS回报结果作为初始和边界场,驱动WRF模式进行中国北方东部地区1999-2018年夏季极端降水系统回报研究,结果显示动力降尺度系统有良好的模式性能。
  高分辨率WRF模式的回报结果较CFS模式在夏季平均降水的空间分布及量值上都与观测更加吻合。对大部分极端降水指数(极端降水贡献率:R95t;日降水量大于10mm天数:R10mm;日降水量大于20mm天数:R20mm;日降水量最大值:Rxlday;5日连续降水量最大值:Rx5day;极端降水强度:SDⅡ;总降水量:PRCPTOT)的回报结果比较分析发现,CFS能够回报出极端降水指数的空间分布,但在极端降水中心的分布上与观测存在偏差。WRF模式能够有效改善极端降水空间分布的回报。针对极端降水日数(R95p)回报的比较发现,WRF及CFS回报结果与观测都存在差别,但WRF模式的偏差更小。选取WRF模式对极端降水回报较好年份(2014)和较差年份(2009)分析造成模式性能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WRF相对CFS的改进主要体现在850hPa位势高度、涡度、以及水汽输送等方面,这些因素回报效果的改进可能是导致WRF模式性能提升的主要原因。
  (3)初始场和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对中国北方东部地区极端降水回报有重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高分辨率嵌套动力降尺度系统的预测性能。
  采用CFS模式不同起报时间(4月、5月)夏季回报结果作为初始和边界场,利用WRF模式开展不同微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WSM6方案、Lin方案)的系统动力降尺度(1999-2018年)回报试验,结果表明:CFS模式和WRF模式都能够回报出夏季平均降水和极端降水的空间分布,5月起报的结果性能总体上高于4月份起报的结果,说明模式初始场对回报性能有重要的影响。
  WRF模式回报的平均降水及极端降水的空间相关系数总体上高于CFS模式,显示出动力降尺度在平均降水及极端降水预测方面的应用前景。不同参数化方案结果的比较显示5月起报的集合方案在平均降水及R95t、R10mm、Rx5day、R20mm、PRCPTOT等极端降水指数的回报中表现出最好的模式性能。
  (4)中国北方东部地区夏季极端降水在2000年后呈现年代际减少,水汽输送是导致极端降水与非极端降水差异的重要因素。
  基于站点逐日降水观测数据分析了中国北方东部地区夏季R95t和R95p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二者在1961-2016年间经验正交函数分解第一模态呈现全场一致型分布。年代际突变检验发现R95t和R95p在2000年后呈现显著的减少趋势。对2000年前后环流系统合成分析表明,极端降水发生年代际减少的关键影响系统为东北至蒙古地区的正压性反气旋异常,该异常受到类“丝绸之路”大气遥相关波列的影响,并且2000年后太平洋年代际振荡和北大西洋多年代际振荡的位相转变对类“丝绸之路”遥相关产生影响。
  对极端降水与非极端降水的整层(地表至300hPa)水汽输送差异的分析表明,极端降水发生时,东北、蒙古东北部地区存在气旋式整层水汽输送异常,该异常将水汽不断输送至中国北方东部地区,在该气旋式异常东南侧海面上为一反气旋式水汽输送异常,该反气旋式异常将黄海东海海面上的充足水汽不断汇至中国北方东部地区。对水汽输送异常的环流成因分析表明,极端降水发生时东北地区对流层低层存在一闭合强低压系统,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也有明显的西伸北抬现象,二者共同导致了极端降水与非极端降水之间较大的水汽输送差异。
其他文献
土壤湿度在陆-气相互作用中起着重要作用,对天气与气候有重要影响。准确的土壤湿度估计,对于改进天气预报、短期气候预测、水文预报、农业和干旱监测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博士论文的主要研究目标是针对巴基斯坦区域构建基于陆面过程模式CLM4.5与集合四维变分同化方法PODEn4DVar的土壤湿度数据同化系统,改进土壤湿度估计,并获取高时空分辨率的土壤湿度同化数据集。围绕上述研究目标,本论文在土壤湿度数据同化
学位
格点化降水产品的可信度在环境和水文科学应用中非常重要,尤其是在缺少观测的山区。本研究系统性评估了主流再分析资料,高分辨率区域气候模拟资料和卫星遥感降水数据产品在尼泊尔地区(喜马拉雅山南坡)的时空变化特征。再分析数据包括ERA-Interim,不经校正的MERRA-2产品(MERRA-NC)和经雨量筒校正的MERRA-2产品(MERRA-C),ERA5。高分辨率区域气候模拟资料为HAR。卫星产品包括
学位
青藏高原是亚洲数条大河的发源地,该地区地形复杂、气候多变、环境恶劣,受气候变化影响明显。怒江是发源于该地区的一条重要国际河流,气候变化对该流域径流有明显影响。但由于流域范围内气象站、雨量桶等气象驱动要素的观测站点稀少;常用降水产品在青藏高原区域存在明显系统性误差。在此基础上研究流域径流过程会造成不可忽略的误差。所以对怒江流域降水产品评估及研究怒江流域径流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对于青藏高原河流的研究具有重
学位
青藏高原是“亚洲水塔”,孕育了亚洲众多的大江大河,为沿途及下游地区的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活提供了重要的水源;青藏高原又素有“第三极”之称,拥有面积广阔的冰冻圈。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青藏高原有明显的增温趋势,冰冻圈活动加剧,冰冻圈的变化对区域和全球的水热过程都有重要的影响,也深刻影响着高原流域水文过程。长江源区是中国第一大河的源头区域,为中、下游地区提供了重要的水资源。近几十年来,长江源区气候变化剧烈
学位
青藏高原拥有独特的地理环境条件和高大的地形,是强降雪的频发地,降雪为冰川发育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来源,冰雪融水则是维持青藏高原“亚洲水塔”的重要保障。作为冰冻圈的重要组成部分,雪对气候变化起重要的反馈作用,通过雪-反照率辐射效应和雪-水文效应,影响了地表能量收支和水循环过程,进而引起大气环流性质发生变化,影响亚洲夏季风及降水强度,甚至影响北半球乃至全球的气候。此外,青藏高原春季降雪最为频繁,给牧业发展
北半球平流层极涡是冬季位于极地的深厚气旋系统,对天气和气候具有一定影响,是次季节尺度气候预测潜在的重要预报来源。由于平流层冬季极涡气候态强度在12-1月最强,极涡变率在1月最大,本文使用再分析资料选取冬季12、1月平流层极涡异常事件,研究不同月份平流层强、弱极涡异常事件的基本特征及对欧亚冬季季内气温的影响差异,主要得到以下结论:  1、揭示平流层冬季极涡强弱事件的气候态主要特征  使用1979-2
气候模式是研究大气演变物理机制、预估未来气候变化的重要工具。提高模式性能,降低模拟误差一直以来都是气候模式发展的重要方向。为了能科学有效地提高模式性能,需要对模式模拟偏差以及偏差产生的物理机制有着深入的了解。模式间差异是模式偏差的重要组成部分。CMIP5模式对地表及大气温度的模拟还存在明显的偏差,特别是在高海拔地区和两极地区。本论文选取参加第五次气候模式比较计划(CMIP5)的29个气候系统模式1
城市规划改变陆气能量平衡、水分收支和动力传输,影响城市天气气候与环境。目前用于天气气候模拟的陆面过程模式和气候系统模式缺乏考虑完整体现人口调控、能源管理、用水策略、城市空间结构等城市规划作用。本博士论文工作的研究目标是研发考虑城市规划的陆面过程模式并与区域气候模式耦合,研究并揭示城市规划对城市水热环境的影响。围绕上述目标,本博士论文在参数化方案的发展,模式耦合及应用等方面开展研究,取得主要结果与结
学位
在全球范围上,气候变化已成为威胁人类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虽然其作用在全球许多地区已有大量研究,但撒哈拉以南的北部非洲地区(简称北非南部地区,NSSA)却被关注甚少。大量事实表明,北非南部地区的植被覆盖和水资源在近几十年来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但气候变化在其中起何作用还不甚清楚。基于此,本论文利用多源数据以及多种统计诊断方法,对北非南部地区气候变化及其与该地区植被覆盖和水资源变化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系统的分
学位
近几年气溶胶粒子作为云凝结核(CCN)和冰核(IN)通过改变雷暴云微物理特征进而影响电过程已被广泛认可,科学家们利用数值模式做了一些关于气溶胶对雷暴云影响的模式研究,但基本上采用的都是总体云微物理参数云模式,导致得到的结果存在很大争议。而在分档云微物理方案中对云中粒子质量浓度和数浓度进行分档求解,减少经验/半经验公式的影响,更适合用来探讨气溶胶对云微物理的影响,是目前公认理论性最强,最接近真实情况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