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之后,金融自由化浪潮席卷全球,金融创新层出不穷,全球证券市场得到大力发展。一方面,这一趋势促使全球商业银行改变传统的盈利模式,这对全球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能力提出了巨大挑战。另一方面,这一趋势导致全球金融市场联动性加强,整个证券市场的风险加大,这对各国金融监管当局的风险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我国作为全球新兴市场国家之一,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证券市场规模逐步扩大,上市公司越来越多,很多商业银行原来的授信企业都变成了上市公司。因而,对当前我国商业银行而言,如何准确地识别和度量我国上市公司的信用风险,如何有效地预测和控制上市公司信用风险,将成为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重大挑战。同时,近些年,我国一些上市公司违规经营,财报丑闻频出,不按监管当局的要求披露信息,甚至部分上市公司被迫破产倒闭,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因此,我国监管当局为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不被侵犯,务必建立起上市公司信用度量评估模型,力求更加科学地度量和预测我国上市公司的违约概率,更加有效地防范我国上市公司的信用风险。 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对信用风险的测定主要运用传统的信用分析方法,往往缺乏科学的定量分析模型,随着我国2006年底金融业的全面开放,国内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需要与国际惯例接轨,主动积极地去遵循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原则和方法进行风险管理。 理论上,信用风险管理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度量、风险监督、风险控制和风险调整五个目标,而其中信用风险度量是信用风险管理目标的核心;而且,由于信用风险本身存在着不对称性、非系统性及数据收集困难等理论和实际问题,致使信用风险的度量一直以来就是信用风险管理的难题。依据Merton的期权定价理论而建立的KMV模型是一种实用高效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它运用上市公司的股价信息预测公司资产价值和资产价值波动率,进而求出违约距离,最终得到上市公司的违约概率。 本文针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及其所处市场环境的特殊性,运用KMV模型对我国上市公司违约距离进行实证分析,比较不同行业、不同规模和不同业绩的上市公司违约距离的差异性,并建立了上市公司违约距离的多元回归模型。这不仅进一步丰富了我国运用KMV模型进行实证的研究工作,而且对商业银行、投资者和证券市场监管者而言,在其度量信用风险、选择投资组合和制定市场法规之时可以提供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