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驱动CO2还原-生物质氧化耦合反应纳米反应器构筑及性能研究

来源 :北京化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xiaox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碳中和的背景下,开展以可再生能源驱动的光催化CO2还原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CO2具有较高的C=O键能且水氧化半反应动力学速率缓慢,导致该过程效率较低,限制了实际应用。近年来,研究者们采用三乙醇胺为代表的空穴牺牲剂,通过消耗更多的空穴,在加快氧化动力学速率的前提下,提高了CO2的还原效率。然而,空穴牺牲剂的氧化产物附加值较低,造成了空穴氧化能的浪费。5-羟甲基糠醛(5-HMF)作为一类醇类生物质平台化合物,其羟基的氧化不仅可以提高光催化反应效率,且所得的氧化产物具有较高的附加值。因此,将CO2还原与5-HMF氧化过程相耦合既可以实现CO2减排及综合利用,又可以得到具有较高附加值的生物质基化学品。层状复合金属氢氧化物(LDHs)是一类阴离子型层状化合物,组成具有可调控性和兼容性,且其层内空间的限域作用,可有效富集反应物提升其在催化反应中的浓度,从而表现出典型的纳米反应器特征。此外,LDHs层间对CO32-具有极高的亲和性,且层板上金属离子和羟基可分别捕获光生电子和空穴,为光催化还原-氧化耦合反应提供必要条件。因此,基于上述特点,本论文提出将CO2以CO32-形式预富集在LDHs纳米反应器层间,并通过还原和氧化半反应优势位点的精准构建,促进纳米反应器层间CO32-和5-HMF的吸附与活化,实现了光催化CO2原位转化与生物质选择性氧化的高效耦合。(1)基于LDHs对CO32-亲和能力强的特点,以空气中CO2为碳源,采用共沉淀法,构筑了ZnNiFe-LDHs纳米反应器。FTIR结果表明,ZnNiFe-LDHs实现了以CO32-形式对CO2的预富集,为后续反应的发生奠定了基础。进一步采用选择性刻蚀法,通过引入金属空位缺陷结构,调控了层板金属离子及羟基的电子结构。具体而言,采用XRD及SEM表征,证明了刻蚀后纳米反应器仍保持着较为完好的晶体结构及片状形貌;ICP-AES表征结果表明随着刻蚀时间的增加,层板上Zn2+含量逐渐降低;通过TG-MS表征证明,刻蚀后纳米反应器层间CO32-含量基本保持不变。EPR及XPS结果表明,纳米反应器中金属空位缺陷浓度与刻蚀时间成正比,且伴随着金属空位缺陷地引入,形成了更有利于CO2及5-HMF活化的富电子Ni2+和缺电子羟基位点。(2)进一步在Ar气氛下,对蚀刻前后的ZnNiFe-LDHs进行了光催化耦合反应性能评价。研究发现,ZnNiFe-LDHs即可满足光催化耦合反应的实现,且刻蚀后所得纳米反应器性能均得到强化,其中在4 h的反应时间内,经刻蚀处理3 h的ZnNiFe-LDHs-E3h纳米反应器表现出最佳的催化性能,其中还原端主产物CO累计产率为76.32μmol/g,氧化端主产物2,5-呋喃二甲醛(DFF)累计产率为55.12μmol/g,且该纳米反应器经过五次循环反应后仍能保持90%的初始性能。为探究其性能强化机制,采用PL光谱及光电流响应表征证明了ZnNiFe-LDHs-E3h拥有最强的光生载流子分离能力。采用原位FTIR表征,证明刻蚀后金属空位缺陷的存在及层板金属、羟基电子结构的变化,有助于反应底物CO32-及5-HMF的活化。进一步通过系列13C标记原位FTIR表征,证明纳米反应器可以通过从空气中捕获CO2来补充反应过程中原位转化的层间CO32-。基于上述表征结果,提出了如下反应机理:由于金属空位缺陷的诱导作用,LDHs层板上富电子的Ni2+位点促进了CO32-的活化;而缺电子的羟基位点促进了5-HMF的吸附与活化,在两类位点的协同作用下,ZnNiFe-LDHs纳米反应器在光催化耦合反应中的性能得以提升。(3)为进一步强化LDH在光催化CO2原位转化与5-HMF氧化耦合反应的效率,基于TiO2优异的光生电子捕获能力,构筑了具有Ⅱ型异质结构的MgAl-LDH/TiO2纳米反应器,Ⅱ型异质结构的存在有助于纳米反应器光生载流子的分离效率的提升。采用XRD、SEM及XPS表征,证明了MgAl-LDH与TiO2的成功复合;UV-Vis及能带谱表征结果表明复合型纳米反应器光响应能力较MgAl-LDH有显著提升,且结合Ⅱ型异质结材料特点分析,复合纳米反应器中的MgAl-LDH除提供反应所需碳源外,还负责耦合反应中的5-HMF氧化;TiO2则负责耦合反应中的CO32-还原。PL光谱及光电流响应谱图结果表明,复合纳米反应器拥有更强的光生载流子分离能力。基于上述表征结果,提出了如下性能强化机制,复合型纳米反应器的构筑,促进了光生载流子的分离,从而实现了光催化耦合反应性能的强化。
其他文献
化石能源的过度使用造成了严重的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氢能作为新型清洁能源的代表,在推动能源转型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电解水制氢以反应过程零碳排放的优点被认为是理想制氢途径之一,而电催化剂则是影响能源转换效率的关键因素。设计开发经济高效、稳定性好的电解水催化剂是目前热门研究方向。过渡金属磷化物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和高稳定性等物理化学性质,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非贵金属基催化剂之一。本工作通过引入Cu元素对
学位
微液膜反应器因具有狭小的反应空间以及高速的运转速度,已被广泛应用于无机纳米材料的反应结晶中。但主要研究的关注点在于其增强混合效果的研究,对于其中结晶动力学研究却很有限,并且至今暂无研究对微液膜反应器中成核过程强化的关键因素进行说明与论证。因此,研究微液膜反应器中的反应结晶过程能够更清晰的认识微液膜反应器在无机晶体材料制备中的优势。基于此,本文主要开展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首先针对微液膜反应器中的L
学位
人类的进步与发展离不开化石燃料的燃烧,伴随着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烧大气中CO2的水平浓度日渐升高,随之而来的是气温上升、海洋酸化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出现。降低大气中CO2浓度已经迫在眉睫,将CO2转化为化工重要组分轻烯烃一举两得且具有重要意义。Fe基催化剂在CO2费托反应(FTS)制备轻烯烃反应(CTO)中表现出优异性能,虽然前人已经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对于金属铁氧化物与载体间相互作用(SMSI)
学位
在当今世界严重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大前提下,燃料电池因为其在能量补给和清洁能源利用方面的巨大优势而受到广泛关注,但由于阴极氧还原反应(ORR)的动力学缓慢,使得燃料电池的商业化发展和大规模普及受到了巨大限制。目前主要采用以铂为首的贵金属催化剂来提高燃料电池的氧还原反应速率,但同样也面临昂贵的成本以及较低的储量等问题,为此需要开发廉价且性能优异的氧还原催化剂。针对以上问题,主流的研究方向分为两种,一
学位
甲醇脱氢制氢气及丙烷脱氢制取丙烯均是化工生产中的重要反应。对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纯的贵金属催化方面,但是贵金属催化剂存在资源短缺、价格昂贵的缺点,因此大范围使用纯的贵金属催化剂并不现实,所以在纯贵金属的基础上,通过结构改造开发设计同时具有较高选择性和活性的催化剂尤为重要。本论文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通过负载贵金属、构筑缺陷位和引入非金属元素等方式,构筑了含缺陷的Pt单原子催化剂和RuxPy化合
学位
自20世纪以来,随科技的发展、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以及人口数量的持续增长,人类已消耗了大量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并造成了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危机,开展化石能源的替代研究已刻不容缓并成为了各国科技开发的重点之一。氢气由于具有热值高、无污染和易制取等优点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纷纷将氢能作为未来发展的重点。目前,电解水是最有希望实现利用清洁能源工业化制氢的技术之一。电解水
学位
氮掺杂石墨烯(NDG)电催化剂对氧还原反应(ORR)以及氧析出反应(OER)具有出色的催化性能,有望接替贵金属催化剂。但不同报道中具体材料的形貌以及反应条件存在差异,无法说明优势氮原子是何种构型。本论文发挥计算模拟在变量控制以及本征性质计算方面的优越性,对石墨氮(GN)、吡啶氮(PDN)以及吡咯氮(PRN)掺杂的NDG模型进行研究,阐明PDN为最佳构型,为合理设计NDG提供理论支撑,从理论层面揭示
学位
学位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橡胶性能的要求也日益提升。为了满足对橡胶材料性能的高要求,需要将一种或多种填料补强到橡胶基体中,以此提高其性能。层状粘土作为二维纳米填料具有较大的长径比,可有效提高橡胶的机械性能、阻燃性能、气体阻隔性能和耐老化性能等性能。但层状粘土属于无机填料,且具有较多羟基,导致其在橡胶中的分散较差。为了提高层状粘土的分散性,制备具有优异力学性能的橡胶复合材料,选用山梨酸(SA)对层状粘土
学位
润滑油脂在使用过程中,受热、光影响会发生氧化,导致性能下降,甚至会腐蚀金属器件或损坏设备。延缓和抑制氧化的解决办法是添加抗氧化剂,抗氧化剂具有重要的商业使用价值,但是抗氧化剂的研究当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1)常用抗氧化剂都属于有机物,存在明显缺点:酚类抗氧剂的热稳定性差;胺类抗氧剂的毒性大、成本高、易变色;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ZDDP)抗氧化剂有严重的磷和硫污染;杂环抗氧化剂价格昂贵。(2)多数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