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网能量管理优化策略研究

来源 :华北电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jianju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和智能控制理论的发展,微电网作为一种新型的分布式发电技术,开始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微电网是指将额定功率位几十千瓦的发电单元----包括光伏、小型风电机组、柴油发电机等微源(MS)与负荷、储能装置及控制装置相结合形成的一个单一可控的小型发配电单元。由于自身结构的复杂性以及其部分可再生能源发电单元的不稳定性,要求微电网必须采取一种新型的网络化供应及能量管理技术,以保障其可靠性、经济性等目标。本文面向微电网分布式电源的不稳定性、系统经济优化多目标非线性化及风光储协调的复杂性等特点,着重对微网的整体优化设计及能量管理优化策略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论述微电网的发展现状并确定本文研究的目标。首先介绍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阐述国内外对于微电网的定义以及微电网的发展现状;2)对微网能量管理的任务、分类及控制结构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及分析。首先分析微网能量管理系统的主要任务,并列出本文针对微网能量管理的主要研究目标;然后针对不同运行工况和控制方式,对微网能量管理进行分类;最后阐述本文微网能量管理所依据的分层控制结构,为将接下来的微网能量管理优化提供理论架构支撑。3)仿真模型的建立。一是建立了风电、光伏、储能、电力电子元件及负荷单元的准稳态仿真模型,并利用Matlab/Simulink工具对各单元一一进行仿真;二是根据各发电单元的运行特性,分别为风电、光伏单元选择了合适的MPPT控制策略,并且为蓄电池制定了实时充放电控制策略。第三,对交流、直流、交直流混合型微网架构的特点进行对比分析,选择交直流或混合微网架构作为本文研究的微网架构。4)微网整体容量优化配置。根据风电、光伏、蓄电池的自身运行特性及其成本,提出一种基于遗传优化算法的以系统投资成本、维护成本和维持系统供电可靠性等综合成本最小为目标的容量优化配置策略;最终验证模型和算法的合理性。5)并网时的能量管理策略研究。利用模糊控制策略的优势,提出以分时电价、净负荷、蓄电池SOC为输入,蓄电池充放电功率为输出的微网能量管理策略,最后利用实验室建立的微网仿真平台,验证了模糊策略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西湖凹陷花港组天然气勘探近期取得了重大突破,资源量十分丰富,但致密砂岩储层所经历的成岩演化及油气充注过程仍有待探究。本文在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描述的基础上,参阅了大
随着社会进步、科技水平不断提高使得现代化发酵工业过程正朝着一体化、多样化方向发展。因此,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对生产各环节进行有效监测是非常必要的。因为一旦发生故障,
山东省平邑县铜石地区是鲁西找矿工作取得重大突破的地域。归来庄金矿是铜石地区最大的金矿床。本文运用矿物学、岩石学和矿床学的理论和方法,借助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矿物标型
风能作为一种产量高、可再生、无污染的新能源,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作为风能的主要利用方式,风力发电对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风力发电机工作环境恶劣,容易出现各种类型的故障。此外,风机叶片处于高空,对其维修困难。因此,对风电机组叶片进行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常见的叶片故障类型和检测方法,针对现有监测方式的不足,设计了风电机组叶片状态监测系统方案。其次
随着风电机组并网容量不断增大,其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也变得越来越明显。因此,针对进一步提高风电机组运行稳定性的研究便具有了重要意义。本文详细分析了双馈感应发电机的数
随着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银行业逐步开始向智能化柜台方向转型,将陆续取消实体柜面的业务。那么对于现代银行而言,其面临的竞争,不仅局限于金融产品的创新和技术手段的变革,更多的还体现在为客户提供多样化和方便快捷的服务上。在此背景下,各商业银行开始逐渐关注客服中心在未来银行服务、营销、运营支持体系中的战略地位,客户服务也将成为各大银行参与竞争的法宝。因此,勃商银行对客服中心的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也提出了更高
“精准扶贫”战略作为我国近年来最宏大的民生政策,它的有序推进,不仅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同时也关系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邓小平等领导人“共产党要消除贫困”的豪言壮举的兑现。自从2013年习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考察扶贫工作时正式提出以来,“精准扶贫”战略在实践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年均减贫人口1000万以上,预计到2020年底我国将实现消除农村绝对贫困的目标,所有贫困县将全部摘帽,
建筑用能的加剧导致环境污染严重,耗能的增加与环境的破坏刺激着我国经济发展的软肋,节能环保势在必行。地道风系统作为一项较为成熟的建筑节能技术,在国内外都有广泛应用。
工业生产中,由于技术条件、生产环境以及其他人为因素,移动智能产品屏幕的制造、切割以及再加工过程难免出现诸如划痕、崩边、气泡等质量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影响消费者
耦合感应电能传输(Magnetic coupling induced wireless power transfer,MCI-WPT)技术利用线圈间耦合的电磁场实现能量的无接触传导。因其避免了线路老化,高压触电等线缆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