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版《新标准英语》高中英语教材多模态研究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zhou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蓬勃发展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多模态资源正在逐步改变着人们传统的思维方式,单一的文本信息已经不能满足公众的需求。人们每天都会通过各种渠道接受和传递大量通过多模态传播的信息,比如文本、图像、音频等。这一趋势在教育领域的最直接影响就是教科书编写的多模态化。英语教材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在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如今,文字已经不再是呈现知识的唯一方式,图像、图表、声音、动画、色彩、排版布局等传统副语言符号同样是构建意义的符号资源,对提高教材的资源使用率和课堂效率具有重要实用价值。然而,当前大部分教科书语篇分析仍局限在对文本的单模态分析,而忽略了这些符号资源在意义构建中的相互作用,不能充分理解和探索教科书的多模态特征。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学生应该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多元识读能力亦是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部分之一。因此,本研究从多模态角度对英语教材中图文概念符际互补关系的分析就显得尤为必要。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社会符号理论的基础上,多模态语篇分析将文本与图像、音乐、颜色等其他符号系统整合在一起,共同实现意义构建,形成一种新的语篇分析方法。在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的基础上,结合Kress和van Leeuwen的视觉语法和Royce的概念符际互补理论为理论框架综合探讨高中英语教材的多模态特征以及在意义建构中文本模式于图像模式的概念符际互补关系。本文分别选取2004年和2019年出版的外研社高中英语必修一为分析语料,研究问题如下:1.《新标准英语》两个版本的文本模式的多模态特征是什么?2.《新标准英语》两个版本的图像模式的多模态特征是什么?3.两个版本的《新标准英语》高中英语教材在意义建构方面如何实现概念符际互补?通过对《新标准英语》两个版本的详细分析,主要发现如下。首先,这两本书科学合理地利用了颜色的六个特点,恰当地向学生传达信息。2019版第一册采用更加丰富的背景颜色,和大量未完成的留空供学生补充完成。其活泼的布局符合高一学生的认知特点,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多元识读能力。其次,研究还揭示了视觉模态的一些显著的多模态特征。就表征意义而言,叙事表征的数量明显多于概念表征。在互动意义上,从接触的使用来看,这两本书主要侧重于提供信息而不是要求信息,旨在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平等的学习环境。构图意义指的是图像布局所构建的整体意义。作者发现,教材中图像的编排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编者不仅打算通过图像模式来扩展文本模式的内容,还希望帮助学生从所呈现的视觉图像中获得更多信息。最后,这两个版本在概念符际互补方面的意义建构各有特点。在2004年版《新标准英语》的第一册中,除了反义词外,它包括了其他五种类型的概念间符际互补关系。同义关系和重复关系所占比例最大,分别为50%和29.4%。上下义关系和搭配词所占的比例相当小,只有8.8%,整体-部分关系只出现一次,仅占3%,因为反义关系会给学生造成一些混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知识的输入,所以在2004年版第1册中没有出现。2019版中,同义关系所占比例最大,为38.6%,其次是重复、搭配和上下义关系,分别占25.7%、20%和15.7%。由于学生的理解水平和心理成熟度较高,本教材不包含任何整体-部分关系和反义关系。对于这些差异的原因,17位高中教师给出了更客观、真实的观点。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编者遵循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认识到教材在教学中的指导作用。语言是用来交流的,所以现代英语课堂应该突出语言的实用性,正确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在新版教材中,编者更注重选择贴近生活、主题鲜明、易于学生理解的主题,并用更真实的语言表达。同时,编者强调单元安排的完整性和连贯性,这也让教师更具可操作性。就这两本书的共同点而言,在概念间互补关系的选择上,运用重复和同义关系是补充图像和文本的最佳方式,可以共同反映教科书想要传达的意义。就其差异而言,2019版的文本-图像语义关系总数几乎是2004版的两倍,这意味着编者逐渐意识到多模态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教科书中不可或缺的作用。此外,由于上下义关系和搭配关系倾向于扩大信息,或将相关信息关联起来,在2019版中编者增加了这两种关系的数量,以增强高中生的图形概念。总之,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两版教材中的多模态语篇特点及概念性符际互补关系的对比分析,为教师和学生充分识解并有效运用教科书中的多模态资源进行教与学提供灵感,进而最大化地发挥教材在教学过程中作用,提高学生兴趣,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和提高学生的多元识读能力。此外,本研究的结果也对教材编写者提供了一些启示,在编撰教材时,尤其是安排图文时要考虑到图文之间的符际互补关系,同时要注意教材中图像和文字的编排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材的功能以提升教科书的质量。
其他文献
通过引用他人的研究,学术作者可以阐明其研究的知识背景,指出该研究领域取得了哪些成就,认同或批判他人的观点,并建立自己作为学术作者的身份认同。转述动词上述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而是否能恰当使用转述动词也成为评价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准。近年来,学者们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对转述动词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然而多数研究重点都放在中国学生与英语本族语学生硕士论文的对比上,对中国高级学术作者和专家作者在转述动词使用上的
学位
近年来,语用身份的研究引起了广泛关注。在语用学领域语用身份被看作是在一定语境中的社会身份,是交际者在一定的语境中通过使用不同的语言手段而建构的。同时,语用身份是具有动态性的。此前关于语用身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学术话语、商务话语、医患话语、法庭话语和课堂话语等话语,关注专家、广告主、医生、律师、辩论者和英语教师等研究对象。关于英语教师语用身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中英语教师和大学英语教师身上。然而,鲜有研
学位
在近代日本对外的侵略战争中,日本军人及普通国民都呈现出了一种极端的生死观,例如“神风特攻队”及“玉碎”等事件。而日本在发动侵略战争前进行的国民教化运动可以说是这种生死观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本研究选取加藤咄堂这样一位在20世纪前半期日本的教化运动中和日本近代生死观言论中兼具影响力的人物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教化运动生涯及生死观言论的特点进行研究,分析其生死观的形成、变化过程及变化原因,明确20世纪日
学位
作为言语交际中常见的语言现象,不礼貌近年来在学界受到了很多关注。以往文献主要研究其在交际中的负面功能,如造成人际冲突或不和谐,较少关注言语不礼貌的积极功能。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中国职场会话,对言语不礼貌的积极功能进行研究,主要围绕以下三个研究问题展开:(1)中国职场会话中可能出现哪些形式的言语不礼貌?(2)言语不礼貌在职场交际中可以起到哪些积极功能?(3)言语不礼貌的积极功能在中国职场会话中是
学位
根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英语课程的基本理念强调构建高中英语的共同基础,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支架是教师在学生最近发展区学习过程中根据学生的需要提供的一种支持。在新课标背景下,支架式教学越来越流行,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学支架已经成为许多学者的新视角。关于支架的研究有很多种,但大多数关于支架的研究都是基于在职教师,很少有人关注职前教师使用支架的情况。作为即将成
学位
美国总统电视辩论作为一种特殊的政治语篇,在四年一次的总统大选中占据重要地位。在总统电视辩论中,总统候选人需要阐述自己的执政方针,表明自己对相关议题的立场、态度和观点。2005年Ken Hyland(a famous applied linguist and an expert in the field of academic writing)提出学术互动模型(model of academic i
学位
在身份研究的话语转向后,身份研究的哲学基础从本质主义转向社会建构主义。在社会建构主义的影响下,身份被视为是动态的、不稳定的;更重要的是,其被认为是在话语中建构的,而非固定的、稳定的、话语前的。因此,身份建构研究成为语言学的一个受欢迎的话题。作为总统选举的重要一部分,美国总统辩论吸引了国内外的观众。在辩论中,候选人会就现行热点话题表态并且通过使用态度语言资源建构多种身份。因此,对总统辩论中的态度资源
学位
情态动词作为在跨语言中普遍存在的语法概念,在情态表达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而“情态动词+动词短语”是情态动词的常见用法,其中情态动词对后接动词短语进行语气修饰,丰富语义表达。“能”是现代汉语中最为常用的情态动词之一,其构成的情态动词词组“能不能+动词短语”在汉语中的使用也十分广泛,在BCC语料库中检索条目达25200之多。然而,现有研究多基于对情态动词“能”本身的意义研究,从构式语法视阈对“能”
学位
同伴书面纠错反馈指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通过同伴间相互交换作文,针对其语言错误提出修改建议的活动(Chaudron,1988;Lee,2020)。学生行为投入指学生对同伴书面纠错反馈的行为反应,即为了提高文本准确性、未来写作或二语能力,在收到同伴书面纠错反馈后,学生如何处理评语以及怎样修改文章(Ellis,2010;Han&Hyland,2015;Zheng&Yu,2018;Mohammed&AL-J
学位
概念隐喻是概念系统中的跨域映射,是人类的一种思维方式,也是建构话语的一种认知工具(Lakoff&Johnson,1980)。暴力隐喻是一种概念隐喻,其字面意义是一方对另一方造成身体伤害(Demman et al,2015)。近年来,暴力隐喻在各种疾病语篇,尤其是癌症语篇中的使用引起研究者们的关注。然而国内外相关研究多探究疾病语篇中某一类暴力隐喻的用法和功能,鲜有研究暴力隐喻通类。另外,由于研究视角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