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试点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影响研究——基于141个地级市的DID分析

来源 :华东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river0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数字社会”建设背景下,智慧城市建设对提升传统城市经济韧性,实现地区治理集约化具有重要作用。为充分了解智慧城市建设规律,有必要运用经济理论评估智慧城市建设的政策效应。与此同时,“十四五”规划指出要提升服务业竞争力,打造经济增长新动能。根据产业发展规律,合理的服务业空间分布能有效提升服务业竞争力,并带动地区经济。智慧城市建设能优化要素配置效率,降低信息传递成本,重塑服务业发展空间格局。智慧城市建设集中于第二和第三产业,生产性服务业作为第三产业会受到其影响。因此,在智慧城市建设初期,厘清智慧城市试点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关系,能有效评估智慧城市建设效果,并充分把握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布局方向。在系统分析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采用2005-2018年共141个地级市样本,通过DID评估智慧城市试点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作用。为避免内生性问题影响并确保研究科学性,通过PSM-DID、反事实等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为厘清二者的作用机理,再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具体分析智慧城市试点通过哪些路径影响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最后,分析其建设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异质性问题,为城市规划和产业发展提供有效建议。研究发现:首先,智慧城市试点抑制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并且通过反事实、变量处理等方式验证了研究的科学性。其次,采用中介效应模型检验发现,智慧城市试点通过政府行为和市场需求效应抑制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再次,异质性分析发现:其一,随着信息化提升,智慧城市试点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抑制作用不断加强;其二,行业异质性研究发现,智慧城市建设会抑制生产性服务业及其低端行业集聚,特别是对交通运输业、信息软件业、金融业和批发零售业有集聚抑制作用,但能促进知识密集度和租金成本承载力高的科技研究业集聚;其三,东中西区域异质性研究表明,东部地区智慧城市试点抑制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及其高端和低端行业集聚,中部地区试点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和科技研究业集聚,西部地区试点会抑制生产性服务业和科技研究业集聚;其四,城市群地区异质性研究表明,长三角智慧城市试点会抑制生产性服务业及其低端行业集聚,长中游开展试点会抑制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具体对其高端行业集聚有促进作用,但对其低端行业集聚有抑制作用,京津冀开展试点会抑制生产性服务业及其低端行业集聚,而中原地区开展试点能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其五,分城市等级来看,一线城市智慧城市试点抑制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特别是对其高端行业集聚的抑制作用显著大于低端行业,二线城市开展试点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推动信息软件业和租赁商务业集聚,三线城市开展试点抑制生产性服务业及其低端行业集聚;其六,分科教资源来看,高科教水平地区智慧城市试点会抑制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同时对其高端行业集聚的抑制作用要明显大于低端行业,低科教水平地区开展试点抑制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但主要抑制其低端行业集聚。本研究贡献在于通过系列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从理论层面为生产性服务业探寻集聚新动因提供边际贡献,从实际层面提出智慧城市试点可以通过政府行为和市场需求效应抑制地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并提出随着信息化提高,其抑制效应逐渐加大。且随着行业、地区、城市级别和科教资源的差异性,智慧城市建设对生产性服务业及其细分行业的集聚作用具备异质性。同时,本文从实际层面为各地政府规划智慧城市建设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知识产权治理是国家创新发展的关键一环,作为创新的源动力,它对我国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至关重要,对我国在国际上提升综合竞争力发挥着重要作用。多年以来,知识产权保护逐渐受到重视和关注,政府在推动实践改革和改善人们思想上都取得了很大的工作成效,但同时我们也要清晰地认识到,我国离知识产权强国还有一定的差距。为了改善我国知识产权治理的现状,各级政府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其中一项最具综合性、广泛性的政策措施就是开展
学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严重问题。因此,国家从战略层面着手,将环保理念贯彻到经济中,一系列绿色金融政策出现,其中绿色信贷极为重要。通过明确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相关规定,对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的企业设立信贷壁垒,使其不得不改变经营模式,进行创新改革,提高自身的绿色含量,以抵消环境规制政策导致的资金压力。本文选取2012年发布的《绿色信贷指引》这一文件作为研究切入点,以
学位
研发创新是提高生产的根本动力。在经济增速放缓、产业结构面临转型压力的时代背景下,我国不断提高对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视程度。除出台各项产业政策支持外,国家建立推行了科创板,并展开一系列对直接融资渠道制度的制定与完善。虽然在个别领域如高铁制造、5G通信等领域,我国的技术水平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从整体来看,我国企业的研发创新水平较发达国家而言偏低。企业的研发创新能力,一方面取决于企业的战略
学位
在全球环境污染问题不断恶化的今天,传统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已不再满足当下的发展需求,注重绿色经济发展亟不可待。党的十九大会议上提出要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加快经济绿色转型势在必行。绿色经济发展的核心是绿色经济效率的提升。在已有研究中,影响绿色经济效率的因素众多并涉及社会、经济等多个领域,但最为关键的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生产性服务业作为当今全球经济中增长速度最快的产业之一,是第三产业的重要
学位
本文解读了我国电力行业“厂网分离”和“电网运营”两次电力改革政策,剖析了两次电力改革政策的经济学原理。运用2000年至2020年中国上市发电电力公司面板数据,利用成本加成法测算了电力企业的市场势力;根据福利损失函数测算了电力市场势力引发的社会福利损失。构建了两次DID模型,通过单向固定效应和双向固定效应进行检验,评价了两次电力改革政策对发电企业市场势力的影响。研究表明:(1)基于单向固定效应模型与
学位
随着2014年证监会提出员工持股计划试点,员工持股计划终于在明确的政策指导下重新启动。2015年员工持股计划与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相结合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得到发展。同时由于国家在2018年进行试点创新企业的举措,员工持股计划与国家层面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产生了联系,员工持股计划在国内得到广泛的实施。在如今这个以创新驱动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时代,企业创新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重要,而员工持股计划能有效的促进
学位
中国的经济从改革开放至今的四十多年里,经济增速一直位于世界先列,但经济的高速发展,伴随而来的是环境污染、不可再生资源短缺等亟待解决的问题,亟需调整当下的产业结构以适应环境保护的需求。尤其是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双碳”政策目标下,充分利用和完善绿色信贷体系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战略。金融是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推手,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需要金融的助力,而绿色信贷作为绿色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绿色
学位
温室气体已成为全人类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近几年来节能降碳也逐渐成为热门话题。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国际机构不断开展会议并签署各类环保条约,而我国也应时提出碳达峰、碳中和,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与此同时,信息化作为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重要驱动力,我国提出未来应持续培育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提升通信设备、关键软件等产业水平,激活数据要素潜能,充分利用信息资源优势,促进信息技术渗透于国民经济各
学位
由于新冠疫情影响,当前实体经济疲软、后劲不足导致其增速减缓,然而金融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导致经济“脱实向虚”的趋势日益显现,企业存在着过度金融化,过度依赖金融投资收益的问题,上述问题牵制了企业发展主业的精力,削弱了企业创新创造的动力,增加了企业收益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埋下了隐患。国家实现战略转型、实现高水平发展的关键是实体企业,习总书记也曾多次强调,实体企业是关系着国民经济的命脉,其
学位
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兴起,对科技创新领域高地的争夺成为国际间竞争的重点,唯有依靠创新驱动,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同时,伴随信息技术革命的深化,数字经济在驱动经济增长中扮演着动力引擎的角色。因而数字经济企业的创新对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关键意义。在数字经济领域的创新活动中数字企业占据主体地位,但由于数字经济领域创新活动收益的外部性、技术更迭的快速性、重大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导致创新过程中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