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整脊疗法半脱位理论演变规律探讨及中医脊柱推拿核心概念共识研究

来源 :上海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yxz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手法治病是人类的本能,世界各地都有丰富的徒手操作,因而手法医学的本质发展规律应当是一致的。中医推拿与西方整脊同属世界手法医学,是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与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两个体系,只是由于观察方法和思维方式的差异,形成了各自的手法医学理论和操作技术。整脊在西方属补充替代疗法范畴,国内对西方手法是如何在主流医学背景下发展成熟的历程鲜有研究。整脊疗法的核心是手法矫正半脱位,因此,本文希望通过系统探讨整脊核心概念半脱位的演变规律,借鉴整脊疗法发展史中有益的经验以促进中医推拿学科的进一步完善。  方法:  本研究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整脊疗法核心概念半脱位演变规律探讨,第二部分为中医脊柱推拿核心概念共识研究,其中第二部分是第一部分研究所得启示的延续。  在第一部分研究中,首先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对整脊疗法的发展史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回顾。本部分研究广泛地采集了整脊疗法相关的文献资料,并对之进行认真仔细的整理分析,提炼出了手法矫正半脱位是整脊疗法的核心环节,并对半脱位理论的演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其次,采用比较研究法,以整脊疗法核心概念半脱位的演变为主线,将整脊疗法的发展与现状作为参照物,与中医推拿在学科指导理论与临床实践中的相应部分进行横向比较,以求借鉴整脊疗法核心概念半脱位演变过程中的有益经验,得出促进中医推拿学科完善的启示。  在第二部分研究中,采用德尔菲问卷调查法,对第一部分研究所得出的启示“统一术语,形成共识”进行了深入探讨,在本研究团队前期中医推拿术语研究工作的基础之上,对中医脊柱推拿核心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专家问卷调查,以期达成行业共识。  结果:  第一部分研究围绕整脊疗法的核心概念半脱位的演变规律,对半脱位的理论内涵、哲学基础、半脱位所受到的争议以及半脱位指导下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的升华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后发现,整脊疗法从一项治疗技术发展为一门医学学科关键在于其实现了半脱位理论从“哲学”到“循证”的转变,通过与中医推拿在相应领域的对比后得出了若干条有益于中医推拿发展的启示。  第二部分研究依据第一部分研究中所得出的启示——“统一术语,形成共识”,在研究团队前期推拿术语共识研究工作的基础上,重新设计了调查问卷,对中医脊柱推拿有关核心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更为深入的调查研究,通过问卷的信度效度检验和两轮正式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在中医脊柱推拿的疗法名称、指导理论、治疗原则、核心病理概念、手法分类、适应症、不良反应、禁忌症等方面达成了行业专家共识。  结论:  第一部分结论:  (1)半脱位是整脊疗法发展的理论基石,手法矫正半脱位是整脊疗法的核心特征。  (2)整脊疗法的核心概念半脱位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古代西方徒手疗法是其产生的临床实践基础。半脱位的理论内涵在整脊疗法发现之前主要强调解剖位置的结构病理变化,随着整脊疗法的发展,半脱位的理论内涵逐渐从单纯的结构病理转向了结构和功能病理的统一。  (3)整脊疗法的半脱位蕴含丰富的哲学内涵,其哲学的源头为北美原始社会的巫术:萨满教;唯灵论诱导了磁疗的诞生,为整脊临床发现半脱位的触诊奠定了基础;活力论是半脱位哲学思想的核心,构成整脊疗法的哲学基础;唯物主义机械论导致了整脊哲学内涵出现了分化。  (4)由于半脱位的理论内涵区别于现代医学中半脱位,且整脊在临床实践时带有浓厚的哲学色彩,因此整脊疗法长期受到来自西方主流医学的责难,这种责难主要表现在整脊行业立法和教育改革。面对主流医学的质疑,整脊疗法最终实现了半脱位理论从“哲学”到“循证”的转变,从提升整脊疗法的临床实践到用科学研究充实半脱位的理论内涵,再到半脱位行业共识的取得,整脊疗法逐渐具备了一个现代医学学科的特征。  (5)通过整脊核心概念演变规律的探讨并与中医推拿相应部分比较后得出以下启示:1)需要重新审视中医推拿的基础理论,构建新的理论框架;2)为推拿建立起适合徒手疗法特征的诊断评估体系;3)开展临床循证研究,为中医推拿学科的关键问题提供科学证据;4)统一推拿学术语,形成行业共识。  第二部分结论:  (1)共识的取得并非专家的权威意见,而是需要采用共识研究的科学方法来实现。  (2)手法治疗脊柱及其相关疾病核心概念行业内的专家共识:  1)疗法名称:手法治疗脊柱及其相关疾病目前已经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疗法,其恰当的名称是中医脊柱推拿。  2)指导理论:手法治疗脊柱及其相关疾病的核心中医指导理论是经络腧穴理论和筋骨理论,解剖生理是其临床实践中最具指导价值的现代医学理论,而现代生物力学理论对脊柱推拿的临床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3)核心病理概念:中医脊柱推拿采用手法治疗脊柱伤病的核心理论机制是“(椎)骨错缝”,手法对脊柱病变节段或关节的纠正是中医脊柱推拿的核心特征。  4)治疗原则:脊柱推拿疗法治疗脊柱伤病的中医治疗原则是理筋整复,其直接治疗目的是调整;脊柱推拿的临床实践中,医生常给出治疗后的功能锻炼方案,传统的功法训练可作为运动处方加以应用。  5)手法分类:脊柱推拿手法总体上可分为软组织推拿手法和脊柱调整手法两大类;脊柱调整手法在脊柱推拿的临床应用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主要作用;软组织手法在脊柱推拿的临床应用中所起到的作用是协同作用;脊柱调整手法的名称和临床操作形式多种多样,有必要进一步分类;对脊柱调整手法进一步分类的依据应当是手法的生物力学特性;脊柱调整手法可从传统的运动关节类手法中分化出来,单列为一类推拿手法。  6)适应症:脊柱推拿临床应用广泛,有必要进一步明确脊柱推拿的适应症;明确脊柱推拿适应症的基本原则应是循证医学证据。  7)不良反应:脊柱推拿在临床应用时有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明确脊柱推拿不良反应的基本原则应是循证医学证据。  8)禁忌症:脊柱推拿临床存在禁忌症,必须加以明确;明确脊柱推拿禁忌症的基本原则应是循证医学证据。
其他文献
由于职业中学的学生绝大多数是升入高中无望才选择上职中学习的,他们普遍存在着文化基础知识水平偏低的问题,相当一部分学生数学成绩是各位数。这些 "先天不足"的学生普遍存在着到职中学习是为了"混张文凭"以后找个好工作的思想。他们对数学课由听不懂到听不进直到很反感,提起数学课就"头疼"。由于生源质量偏低,大多数学生对数学课学习缺乏热情。  在这种状况下,如何有效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如何尽可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
期刊
目的:  观察益气化聚方对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为益气化聚方在代谢综合征方面的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探索益气化聚方对于代谢综合征患者肾损伤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目的:  观察絮刺拔罐疗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进一步厘清“杨氏絮刺拔罐”这一特色疗法的适用范围和疗效特点,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方法:  将符合纳入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增强引导舆论的本领,掌握舆论工作的主动权”。新的形势无疑对各级
毕达哥拉斯有句名言:"萬物皆数,美是数的和谐。"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结合教材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审美观点的教育,是当前正在研究的一个课题。寓美于数学教学中,不仅能增加教材的感染力,而且对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教学效果,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下面是本人结合教学实践,对圆所蕴涵的数学美及其价值作初步的探讨。  1、圆中的数学美  圆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一章知识包括:圆的概念和性质,圆与点、圆与直
期刊
失眠是现如今临床常见的一种睡眠障碍性疾病,也越来越受到全球范围的重视。目前对失眠的研究大多集中于临床研究中,而针对失眠的基础机制研究很少,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褪黑素
课堂中,优等生思维敏捷,成绩优异,表现突出,理所当然成为课堂宠儿;后进生也会因不足明显赢得老师的关注和帮助;中等生品学一般则显得平淡无光,最容易受到教师的遗忘和忽略。长此以往,中等生们习惯静坐于课堂中,淡然存在于班级里,如同"沉睡的火山"、"平静的湖面"。而在一个班级中,中等生的人数比例最大,成绩波动也明显,既可上升到优等生队伍,也可下滑到后进生行列。由此,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离不开对中等生的关注和
期刊
【摘要】 课程改革为广大教师搭建了一个广阔的舞台,让我们每位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多些策略思考,设计出令学生喜欢的数学课堂,使课堂教学成为有效教学。  【关键词】 有效教学 教学策略 数学活动 主动参与 学习兴趣 潜能开发   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并不是教会学生如何解题,而是让我们的学生在社会生活中能够进行数学思考与分析,进而解决实际问题。课程改革为广大教师搭建了一个广阔的舞台,让我们每位教师对自己的
目的: 建立血清anti-OVA IgE、anti-OVA IgG的ELISA方法,探讨针刺对致敏大鼠血清特异性抗体产生的影响。 方法: 用间接ELISA建立致敏大鼠血清anti-OVA IgE、anti-OVA I
目的:究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与临床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冠心病各证型脉象信息特点及其病理生理意义,以探索中医辨证规律。 方法 在辨证分型的基础上,应用ZM—Ⅲ型中医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