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RBP2在胆管癌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rg2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胆管癌(Cholangiocarcinoma,CCA)是一种起源于胆道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根据解剖位置的不同,主要分为肝内、肝门周围和远端胆管癌。目前胆管癌是仅次于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第二大常见的肝脏原发性恶性肿瘤。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胆管癌的总体发病率以及发病人数逐年增加。胆管癌是一种侵袭性恶性肿瘤,患者早期无特征性临床表现,因此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为疾病晚期。故早期诊断胆管癌在未来仍然是一个严峻的挑战。目前临床上治疗胆管癌的方法较为有限,主要以手术切除为主,仅有少数患者(约35%)处于疾病的早期,可接受手术切除以达到治愈目的。现有的全身治疗效果有限,有研究表明接受标准化疗方案(吉西他滨+顺铂)的胆管癌患者中位生存期不到1年。然而近年来,随着医疗及科研水平的发展,靶向治疗、放射治疗和免疫治疗相结合,可能有助于改善胆管癌患者的生存结局。反式激活元件RNA结合蛋白2(Transactivation response element RNA-binding protein 2,TARBP2)是双链RNA结合蛋白家族中的一员,被认为是一种能增强HIV-1翻译及复制能力的蛋白。TARBP2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主要包括HIV-1基因的表达调节、PKR(Protein Kinase R)自我磷酸化的抑制、哺乳动物生长及发育的调控、RNA干扰(RNAi)过程的介导等。TARBP2在多个组织和器官中都存在表达,且近年来多位学者证实TARBP2作为致癌或抑癌基因,参与到了恶性肿瘤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然而TARBP2在CCA中的生物学及临床应用价值尚未被进一步探索。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电子数据库以及我院胆管癌组织芯片数据分析,明确TARBP2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以及与患者预后、临床参数之间的关联。并且通过一系列体内(裸鼠皮下成瘤实验)及体外(细胞功能实验)实验,进一步阐明TARBP2在胆管癌中发挥的主要作用以及探索潜在的具体作用机制,旨在为临床提供胆管癌治疗的新型生物学靶点以及肿瘤预后相关因子。研究方法:1、通过数据库数据分析及本中心胆管癌组织芯片的免疫组化结果,揭示TARBP2在胆管癌中的主要定位及表达水平。同时评估TARBP2的表达量与患者生存及一系列临床参数间的关系。2、构建TARBP2沉默及过表达的胆管癌细胞系,并通过一系列细胞功能实验以及Western Blot、细胞流式分析等技术验证其在胆管癌中的主要作用。3、构建裸鼠皮下成瘤模型,并进一步阐明其在机体内的具体作用。4、利用数据库、阅读相关文献等方式,深入探究TARBP2影响胆管癌发生及发展的相关机制。研究结果:1、TARBP2在胆管癌组织中显著上调,并且与患者生存预后及肿瘤TNM分期密切相关。2、TARBP2在体内外促进胆管癌的增殖能力。3、TARBP2通过调节EMT途径增强胆管癌细胞的运动能力。4、TARBP2通过JNK-STAT3信号通路促进胆管癌的进展。5、隐丹参酮可削弱TARBP2的致癌作用。研究结论:本研究阐明了TARBP2作为促癌基因,在胆管癌发生及发展过程中扮演的着重要的角色。研究发现TARBP2在胆管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且与患者的生存预后及肿瘤的TNM分期密切相关。进一步研究证实TARBP2通过激活下游JNK和STAT3的磷酸化,从而促进胆管癌细胞的增殖及运动能力,并且应用隐丹参酮后可以显著抑制TARBP2的促癌特性。因此,TARBP2有望成为胆管癌治疗的潜在靶点以及生存预测的相关因子。
其他文献
背景:自1963年世界肝移植之父Thomas Starzl在临床上第一次施行肝脏移植术以来,这些年来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改进以及各类安全有效的免疫抑制药物的研究及应用,这项技术已经逐渐成熟并在临床上取得了巨大的成效。目前,肝移植术后1年、3年及5年受者生存率已经分别达到了91.8%、83.8%和76.1%,是各类肝脏疾病发展到终末期的最后且唯一的有效治疗措施。急性胰腺炎是肝移植术后较少发生的并发症,
学位
L频段数字航空通信系统1(L-DACS1)是一种基于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的宽带航空数据链系统。与民航现有空地数据链系统相比,L-DACS1系统具有传输容量大、数据吞吐量高、频谱利用率高等优点,因此被视为民航未来空地通信的重要技术手段。根据国际民用航空组织(ICAO)的建议,L-DACS1系统以内嵌方式部署在L频段测距仪(DME)的波道间,相关研究表明,DME干扰信号严重恶化L-DACS1系
学位
为改变现有多点定位(MLAT)系统的不足,需要在新时代下改进现有MLAT系统的定位原理和利用现代信号处理技术,改变现有MLAT系统的结构与布局,缩短基站间的基线长度,因此本文提出一种短基线多点定位(SBL-MLAT)系统。保留MLAT系统优点的同时,用更先进的硬件设备和信号处理算法弥补MLAT系统的部分缺点,使MLAT系统的性能能够满足新时期民航监视系统的要求。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1)建立S
学位
背景:肝癌是世界上最常见且恶性程度最高的肿瘤之一,我国60岁以下成年男性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居恶性肿瘤首位,总体5年生存率仅约12%。其中,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最为常见的病理类型,因早期缺乏相关症状、体征,患者多于中晚期就诊,错失手术或移植机会,治疗方式有限,患者预后很差。研究新的疾病标志物并阐明其作用机制将有助于发现新的靶标及治疗策略,改善患
学位
目的:目前外科腹腔镜手术中仍无最佳的器官悬吊技术,本研究旨在通过回顾性研究证明新型悬吊技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及通过创新发明推出多种新型器官悬吊技术。方法:第一部分:收集分析我中心自2016年6月至2021年1月期间施行腹腔镜下胰体尾联合脾脏切除术且术中进行胃部悬吊的患者临床资料,分为传统悬吊组和新型悬吊组。对两组患者的人口统计学资料、围手术期相关数据和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第二部分:介绍本课题组
学位
针对国内外助航灯具清洗机构存在半智能性、定位精度低、运动自由度受限、单次只能清洗同方向发光口等问题,研制一款以串联机械臂为载体的清洗装置,实现助航灯具发光口识别定位,以及清洗机构轨迹跟踪协同控制,完成高效智能清洗。首先,由于助航灯具发光口尺寸较小,需高精度定位,设计以6自由度串联机械臂为载体的清洗装置,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串联清洗机构运动学模型,求出运动学正逆解,然后通过Matlab和Visual
学位
研究背景与目的: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最有效的外科治疗方法之一。脂肪变性是导致移植物质量较差的重要原因。但是在中国的肝移植人群中,关于供肝脂肪变性对移植预后的影响和安全性的评估较少。研究方法:我们回顾性地收集了239例移植物脂肪变性及受体、供体和手术过程有关的信息。研究结果:供肝大泡型脂肪变性导致患者死亡和移植物衰竭发生的相对风险分别为2.14和2.80(P<0.05)。剂量反应模型分析显示,当移
学位
机载气象雷达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保障民航飞机飞行安全发挥了巨大作用。低空风切变是威胁飞机起飞降落的主要危险天气现象,此时机载气象雷达工作在下视模式,接收信号中风切变目标信息会被地杂波淹没,无法有效的完成低空风切变检测,因此首先需要抑制杂波。空时自适应处理(Space-time Adaptive Processing,STAP)可以有效的实现相控阵体制下机载气象雷达杂波抑制,但传统STAP技术需要独
学位
背景与目的:纳秒脉冲电场(nanosecond pulsed electric field,ns PEF)消融是一种新型的基于高压电脉冲的局部治疗方法,可用于多种实体肿瘤的消融治疗。与以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为代表的传统热消融方法相比,这种非热依赖的电消融方法能够避免因热量积累,局部高温而损伤重要血管结构,有望用于肝门周围难治性肝脏肿瘤的消融。本研究旨在
学位
微表情是一种难以隐藏的、短暂而细微的情绪变化,因此相比于宏表情,微表情更能体现人真实的心理活动,可作为测谎手段之一,用于海关安检、刑侦审问、商业谈判等领域。但微表情变化特征细微,常规预处理方法难以提取微表情的有效特征,导致识别精度较低。对此,本文研究了基于3D-CNN的微表情检测算法和基于VGG16-SE-TA-LSTM的微表情识别算法,提升了微表情的识别性能。首先,根据算法特点对实验数据采取合适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