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方性知识的城市社区健康空间建构研究 ——以西安紫薇田园都市社区为例

来源 :西安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ghtning1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质疑普适性价值规范和体系的后现代主义思想开始兴起,被多元性社会和片段性、不确定性话语非中心化了的碎裂的主体受到学者关注,重新思考日常生活空间建构中人的主体性作用成为后现代城市空间研究的重点。健康地理学在这一思潮下展现出符号性、象征性、文化性与社会性的空间研究趋势,转向对承载文化与主体性内涵、使用者与空间(场所)互动关系的各类健康空间(场所)的探讨,来反思日常生活的常规和实践中人的内在健康需求。在当前“健康社区”这一细胞工程的健康空间实践中,以政府和专家主导的健康的策略、场所规划与设计仍显粗放,注重对健康物质空间的供给与维持,而忽略了居民主体性日常生活行为与情感的健康需求,导致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社区健康(空间)供需失衡、质量效能供给不足等问题。文章以西安紫薇田园都市社区为例,基于阐释人类学中地方性知识理论及其局外人和局内人视角,从影响社区健康空间建构主体行动的根本动因——不同的知识根源和认识模式入手,探讨了不同主体健康理解和观念的差异,以及这种差异作用下健康空间的物质表征与居民主体性健康空间重构,旨在阐明当前城市社区健康空间建构的机制,为当前社区如何协商和权衡空间治理意图与居民健康诉求的问题提供借鉴。在理论方面,文章基于地方性知识理论的内部(etic)和外部(emic)认识模式,将社区健康空间建构的主体分为局内人和局外人两类;借鉴非表征理论从局外人话语的表征和社区居民健康日常生活行为中的非表征两个方面探讨不同主体在社区健康空间建构中发挥的作用;援引文化拓扑学的空间本体论,将主体能动性和情感当做构建健康空间的一个维度。研究过程中,首先,基于话语研究的方法,在政策话语分析中采用健康政策文件作为分析材料,学术话语分析中采用学术期刊文本作为分析材料,探讨两类局外人话语表征下的健康关注重点与采取的健康促进手段;其次,通过问卷和访谈方式调查了当前西安紫薇田园都市社区居民日常生活健康的非表征性观点;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局外人和局内人在健康主导思想、健康目标、健康内涵认知、健康行为、健康场所(空间)方面的差异;最后,从地方性知识视角阐释了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即健康空间建构动因,以及局外人结构性动力下健康空间生产与空间问题、局内人健康空间的主体性重构。文章研究结论主要包括五个方面:(1)地方性知识视角下城市社区健康空间建构的主体涉及局外人(行政管理者和专家学者)和局内人(社区居民)两类。其中行政管理者把健康当做一种行政手段,在社区层面强调大卫生视角广义上的居民身心健康;专家学者是健康科学知识的生产者和政策出台的推动者,聚焦医学、体育学和城市规划学领域知识,旨在促进居民体力活动、提升身体素质;社区居民对健康内涵的认识除了追求身心的健康,还有保持或提高生活质量、降低经济风险、承担更多家庭责任的诉求,其健康空间与日常生活行为紧密相关。(2)局外人主导了城市社区居民健康实体空间的边界和质量。局外人在社区健康空间建构中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其内部之间形成了闭合的沟通环路,局内人难以与之形成互动的路径,缺乏有效的社区参与渠道。居民与行政管理者、专家学者之间的联系处于隐性的联接状态,三者之间形成了三角形的知识互动模式。(3)局外人生产的健康物质空间与局内人日常实践中主观性重构的健康空间共同建构了社区居民健康的拓扑空间。局外人利用政治性和策略性生产的六类健康空间是居民日常健康行为与活动的主要场所,其中开放性免费场地是居民进行健康活动最频繁使用的场所。局内人一方面寻求社区行政边界以外的健康机会,另一方面主观性重构了行走中的和情感寄托的健康空间。这些不同层面的健康空间的表征与非表征以拓扑形式交织渗透,共同建构了社区居民的健康空间。(4)城市社区居民健康拓扑空间是一种动态建构的集合体,在社区健康空间的实践中,需要将空间和时间的维度共同纳入考虑。(5)城市社区健康空间规划中局外人要立足社区地方性知识,积极发挥局内人的主体性作用,把局内人日常生活行为和主体性情感需求纳入考量,构建一种既符合社区居民健康需求又能维持和加强社区地方性认同的健康空间发展模式。
其他文献
本文是笔者在自己的实践基础上编写的一篇翻译实践报告。报告的主要内容是是法国释意派理论在本次现场口译实践过程中对笔者的指导和帮助。笔者于2018年5月至2019年6月在多莫杰多沃速卖通海外仓库实习,主要担任员工培训、公司会议、客户接待、运营现场问题处理、商务谈判等翻译任务,在实习期间搜集并整理成文字的材料为本报告的书写提供了语料支撑。在本实践报告中,笔者总结了一些在此次实践过程中的具体案例,结合法国
思维导图是英国知名学者东尼·博赞(Tony Buzan,1960)所提出的一种科学且有效的可视化学习工具。2011年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初中毕业时应掌握1500至1600个英语单词和200至300个习惯用语,然而这对大多数的学生来说并非易事。同时,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方面指出,教师应鼓励创新,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思维空间,但一些研究认为当前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教学方法单一,缺
教师反馈语,作为教师课堂话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堂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效的教师反馈语,作为学生目标语输入的重要来源,不仅是师生课堂互动的桥梁,也能够激发英语学习者的内部学习动机和兴趣。《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指出:积极的情感态度有助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与自主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关注自身的反馈语使用策略,密切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努力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目前,国内外学者均对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各国之间的经贸、科技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翻译作为中西方技术交流的重要媒介,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传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科技文本具有专业性强、逻辑严谨、简洁客观等特点,如果译文不能符合目的语的行文习惯,则会降低信息的可信度,损害读者对文档、产品和公司的信心。因此,科技文本翻译的研究十分必要。本报告基于作者在成都创思立信有限责任公司实习期间做的IVANTI项目的
本硕士论文主要研究了非线性算子方程组正解的问题,通过运用全局分歧理论得到含参数非线性算子方程组解集无界连通分支存在的结果,再根据算子的正连通性得到非正非线性算子方程组在次线性条件或超线性条件下正解存在的结果.还利用不动点指数的性质和上下解的方法研究了脉冲微分边值问题的解.全文共分为四章.在第一章,介绍了与本硕士论文研究问题有关的背景知识和主要内容.在第二章,给出了非正非线性算子方程组在次线性条件下
近年来,乡村旅游已逐渐形成了一个开放体系,不仅走出了景区、酒店、旅行社的固定圈,还加强了与经济、社会之间的联系。在此过程中离不开当地社区和居民的参与和支持,特别是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项目的管理、旅游战略的制定等过程中。因此,本文选择以Mitchell的旅游与社区一体化理论为基础,以居民感知为角度,选定袁家村为研究案例地对旅游与社区一体化的影响机制与路径进行研究。本文对理论背景及意义、实践背景及意义
“叙事意味着使世界有秩序。”[1]在深度报道的写作过程中,叙事技巧和叙事策略的合理运用,能够帮助作者以一种合理而有秩序的方式安排写作素材,树立鲜活立体的人物形象,展开曲折有趣的人物经历。叙事通过文本再现事件的原貌,深度报道也是一种叙事,在人物类深度报道中,为了更加生动形象地塑造深度报道的人物形象,叙事策略的运用不可或缺。笔者以个人作品《漂泊与安定之间:韩国人梁任浩的西安创业之路》为研究对象,采用叙
最近二十几年,越来越多的武侠小说被译介成英文。金庸是最知名的武侠小说家之一,他最知名的代表作之一《射雕英雄传》正在被安娜·霍姆伍德翻译成英文。该书英译本(第一卷)A Hero Born已于2018年出版,并获得巨大成功。因此,这个英译本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本论文依据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运用对比研究、定量和定性研究等方法,探索影响A Hero Born的翻译规范。研究发现:一、从初始规范的角度来看,译
本文查阅了“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和留学生文化兴趣点的相关文献,结合中国文化概论和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作为论文撰写的理论基础。选取近三年(2017年——2019年,第十六届——第十八届)的“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决赛中的文化类试题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汉语桥”比赛的出题内容、出题方式、了解选手的答题情况,从“汉语桥”决赛的文化类试题中归纳文化项目,总结出中国方面希望留学生学习和掌握的文化点。设计
凯鲁亚克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小说家中最受赞扬也是最被误解的作家之一。他的第二部小说《在上路》被誉为“垮掉一代的圣经”。这部小说围绕以萨尔和迪安为代表的“垮掉一代”四次穿越美洲大陆的旅途经历展开。目前,国内外对凯鲁亚克小说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其反叛的主题以及写作技巧的研究上。本研究从空间理论的角度对《在路上》这部小说进行了分析,从而揭示两位主人公萨尔和迪安在三种空间里的困境和精神救赎的探索。本研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