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贝叶斯神经网络的深度知识追踪方法研究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wonder5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在教育信息化、远程教育和web2.0等应用带动下,在线教育得到快速发展。当前的在线教育并不是完全以用户为中心,并不能根据用户的认知水平和认知风格,为每个用户提供最适合的优质教育资源,进行个性化指导,从而做到因材施教。实现因材施教的前提是了解用户的认知水平。知识追踪模型(Knowledge Tracing,KT)根据用户的学习指标推断用户知识的事实标准,模拟在技能获取过程中用户不断变化的知识状态。现有的知识追踪模型在模拟学生知识获取过程存在特征考虑不全、效果不佳和易过拟合等问题。为更好建模学生学习,追踪学生知识获取过程,本文提出了基于贝叶斯神经网络的深度知识追踪方法。本文主要是探讨不同的贝叶斯神经网络在深度知识追踪上的运用,研究工作如下:(1)为避免因样本数据形成的模型过拟合现象和少量噪声数据对模型的影响,将贝叶斯方法和LSTM相结合,让模型置信区间的计算成为可能,增强模型泛化能力和抗噪能力,提出了基于贝叶斯-LSTM的深度知识追踪方法。通过实验验证贝叶斯神经网络在知识追踪上的有效性。在模型中引入学生行为向量学习,挖掘学生答题行为间及知识点间关系。(2)针对LSTM结构不能并行计算的问题和处理时序数据长依赖关系和局部特征关系中的缺陷,提出用CNN-Attention结构替换LSTM。将贝叶斯方法与CNN-Attention结合,提出了基于贝叶斯-CNN-Attention的深度知识追踪方法,从预测效果和计算速度上改进模型。(3)针对CNN-Attention结构对序列数据相对位置关系的丢失问题和LSTM结构在处理数据长依赖的不足,提出用LSTM-Attention结构替换CNN-Attention。将贝叶斯方法与LSTM-Attention结合,提出了基于贝叶斯-LSTM-Attention的深度知识追踪方法,进一步提升模型的拟合能力和长依赖特征学习的能力。
其他文献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影响力提高,汉文化在交流传播过程中,以其独有的魅力吸引着全球人民的目光,“汉语热”的出现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要发挥对外汉语的文
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技术因为其大吞吐量、高频谱效率等优点成为了第五代通信系统(5G)的关键技术之一。在大规模MIMO系统中,基站端获得准确的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是发挥其性能优势的前提。这是因为大规模MIMO系统中的一些关键技术,比如预编码技术、功率分配技术和调制技术等都是建
如今面对与日俱增的数据规模与数据复杂性,Spark大数据分布式数据处理平台以其高性能的缓存机制及高扩展性的特点被业界广泛应用。但是当面对数据密集型应用时,Spark集群仍然
从2010年起,许多中概股的企业价值被低估,且接连受到做空机构攻击,所以陆续开始筹划回归A股事项,并于2015年掀起一股回归的风潮。但盲目的回归助长了套利行为,催生壳资源的炒作,因此监管部门提出要对中概股回归问题深入研究,严格审核,许多回归计划被终止。直到2018年,证监会声明将积极支持优质中概股回归A股市场,可见我国旨在将真正优质的企业接纳回国,提升A股市场上企业的整体质量。鉴于中概股回归对资本
现今,优化问题早已渗透到如工程、科学、工业等大多数领域中。以生物智能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仿生群智能优化算法具有并行高效的、通用性强、无需问题特殊信息等优点,为解决优化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萤火虫算法(FA)是一类受萤火虫群体发光行为信息的启发演变过来的新型仿生群智能优化算法,算法通过搜索域内更亮萤火虫吸引其他个体向其移动,实现位置更迭。本文针对传统萤火虫算法存在的求解精度低、稳定性弱、易陷入早熟收敛等缺
近年来,分布式信号处理技术迅速发展,通过实现网络中每个传感器的本地处理和相邻传感器之间的通信,提高了网络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目标跟踪作为信号处理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
为了有效提高软件开发质量,减少由于程序设计和不良编码风格导致的代码异味,亟需对异味处理方式进行改进,即提高重构效率。由于重构的成本较大,且不同的代码异味对软件系统来说并非同等重要,本文提出了两种不同的重构策略,以不同的异味排序方法来着重关注那些有较高概率出现异味的类。此前,对于代码异味排序的研究,主要分为基于种类级(kind)和基于实例级(instance)两类。基于种类级的异味排序主要是对不同异
维生素D3(Vitamin D3,VD3)作为重要的激素前体,它是人类、动物生长和繁殖必不可少的一种物质。VD3其母核结构中的C1α位或C25位若发生羟基化作用,可以形成具有生理活性的VD3,具
深度学习在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例如物体检测、识别、跟踪,场景理解等。这其中,图像语义分割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全卷积神经网络在处理图像语义分割问题上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优势。最常用的全卷积网络为编解码器结构,在编码过程中,原图像会被降采样,因此大量的空间信息被丢失,导致分割精度下降。此外,通常的算法模型都会采用较为庞大的神经网络结构,导致推理速度的下降。而如果单纯的使用轻量级网络作为编码器
自然场景图像中的文字检测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由于自然场景的复杂性、文字本身多样性以及图像质量等因素的影响,该类图像的文字检测任务具有挑战性。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