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一价铜发光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光致/电致发光性质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y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具有低功率,高色域,广视角,轻薄,高对比度以及反应速度快等优点:再者,它属于主动式发光,不需要蓝光驱动,使用起来更加安全可靠,因此被称为终极显示器。目前限制OLED全面推广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它的发光材料是价格高昂的Ir(Ⅲ)配合物。所以,本论文从降低发光材料成本出发,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基于离子型Cu(Ⅰ)配合物的发光材料,研究了二亚胺配体(N^N配体)对光致发光以及电致发光性质的影响,具体内容如下:  (1)设计合成了五个基于3-(6-甲基吡啶-2-yl)吡唑单元的N^N配体,并由此构筑了五个具有热活化延迟荧光性质的离子型Cu(Ⅰ)配合物(1-5)。在370 nm的紫外光激发下,1-5的晶态发射极强的蓝光或者是天蓝光,最大发射位于464-481 nm之间,效率在83%-99%之间。再者,1-5的光稳定性较好。从晶态到薄膜态再到溶液态,它们的发射光谱受介质刚性影响较小,其中,3仅红移了16 nm。  (2)设计合成了四个基于C-吡啶吡唑衍生物二亚胺配体的离子型Cu(Ⅰ)配合物(6-9),并研究了它们在电致发光组件中的性质。在365 nm的紫外光激发下,6-9在二氯甲烷溶液中发射相近的橙色光,在PMMA中发射相近的绿光。以上现象归因于悬挂于吡唑环上的苯基的取代基(甲基和三氟甲基)对配合物的前线轨道没有实质性的贡献,包括电荷贡献和空间作用。然而,将6-9应用于OLED组件,它们有不一样的表现。其中,以6为发光材料的组件效率最高,电流效率最大为17.8 cd/A,相应的外量子效率为6.4%。而光致发光效率最高的7相应的电子组件效率最低,电流效率最大为13.0 cd/A,相应的外量子效率为4.7%。  (3)设计合成了四个基于二膦和三氮唑联吡啶N^N配体的离子型Cu(Ⅰ)配合物(10-13),考察了甲基以及咔唑基团对光致发光和电致发光的影响。正因为吡啶环6位上的甲基的空间位阻作用,12和13与没有甲基的10和11相比,光致发光以及电致发光光谱都明显蓝移,且强度明显增大。但是,分别以10和12作为对比,11和13上悬挂的咔唑基团对光致发光没有明显的调节作用,但是在OLED组件中,基于11和13的组件效率提高了1.3倍。再者,基于13的组件最大电流效率为27.2 cd/A,相应的外量子效率为8.7%。
其他文献
在广告设计当中语言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就如同广告的灵魂,而且它的质量也直接决定广告是好还是坏。在这方面,为了能够设计出相当完美的广告,设计人员必须在广告设计当中不
该论文集中于杂原子分子筛领域中最具代表性的钛硅分子筛的基础研究,采用固体核磁、ESR、IR、UV-Vis等多种实验技术和原位研究手段,从分子筛的合成过程、模板作用机理、活性
该论文通过一些小分子、原子和离子物种在电极界面上发生的有序吸附,成功地研究了这样的修饰界面对一些有机、无机及生物地电活性物种电子转移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金表面上,
矿物、稀土快离子导体的研究是于立足于开发利用该省丰富的粘土矿物和稀土资源,通过高温固相反应合成具有架状结构的Nasicon型快离子导体,并在此基础上对固体电解质电池作了
该论文设计合成了一系列不同多硫代二硫杂戊烯为配体的金属配合物,并采用现代分析手段研究了它们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该论文报告了八组有N-月桂酰基-N-甲基牛磺酸钠(AMT)参与的二元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在不同浓度下的表面张力值及分子相互作用参数值;在Siddiqui等人的方法基础上,对混合吸附中
该文围绕电子转移反应过程动力学以及与电子转移反应相关的一些性质问题,开展发一系列的研究工作.全文共分八章.在简单阐述电子转移反应理论历史发展背景,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
该文以分子磁交换机理为指导思想,选择并设计合成了预期能有效传递磁交换作用的含硫多原子桥联配体(二硫代草酸要和二硫代草酰胺根),克服了配体及其配合物稳定性等困难.设计
共聚物不仅具有分子量分布,同时还存在着组成的多分散性.该文系统地综述了共聚物组成分布表征的各种方法,系统地研究了丁苯共聚物组成分布及分子量的表征问题,得到了许多有意
针对日益复杂苛刻的使役环境对无油无铅化摩擦副材料的使用要求,开展了热喷涂铝青铜涂层的制备与性能的研究。对铝青铜涂层的喷涂工艺、微观组织、摩擦学性能、失效机理之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