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10月,筹备十年的创业板在深交所正式开盘,这意味着面向成长型和高科技企业的“中国式纳斯达克”正式开启。2010年国务院提出重点发展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板成为有效的融资平台。伴随着高科技、高成长、自主创新的特征,创业板市场也面临着诸多风险,IPO盈余管理就是其中一种。鉴于此,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上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征,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IPO过程中盈余管理进行理论与实证研究,并从监管者视角提出防范建议。
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引言,提出了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和思路方法;第二章对IPO盈余管理文献、创业板市场国际比较及创业板IPO政策法规进行综述;第三章从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两个方面探究创业板IPO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存在性;第四章,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IPO盈余管理特定影响因素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第五章,深入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IPO盈余管理对后期经营业绩的影响;第六章,结论及建议,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研究采用修正Jones模型及Cohen模型分别验证应计及真实盈余管理的存在性,选取2009年-2011年在创业板上市的281家样本公司,发现IPO前一年存在应计盈余管理行为。为深入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样本划分为战略性与非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发现前者IPO盈余管理幅度更大。建立媒体关注度、风险资本、股权激励、R&D投入、地区市场化水平等战略性新兴产业IPO盈余管理的特殊影响因素模型,回归分析得出媒体关注度、地区市场化水平与战略性新兴产业IPO盈余管理显著负相关;风险资本投资回报率、R&D投入与IPO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运用正向和非正向盈余管理组对照样本的方法,验证IPO前盈余管理程度越大对IPO后期经营业绩越会产生负面影响。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系统全面地论证创业板战略性新兴产业IPO盈余管理的存在性、影响因素及后期表现,是目前第一篇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的实证研究。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IPO盈余管理的特殊影响因素,本文只挖掘了媒体关注度、地区法制水平、R&D投入、风投机构回报率等有限因素,后续研究将有广阔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