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凯恩斯主义金融化理论研究 ——兼论中国金融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来源 :吉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zbisy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的“金融化”指的是,金融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日趋显著。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金融化”成为全球的普遍趋势。中国金融的快速发展与实体经济资金大量流入金融领域,都说明中国金融化程度也正在逐渐加深。就金融化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而言,不同的理论给出了不同的分析。新古典主义的主流金融化理论过于强调金融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忽视了金融对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因此,新古典主义没有预测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发生,也无法解释危机为何发生。除马克思主义金融化理论外,后凯恩斯主义是西方非主流文献中强调金融化具有负面影响的重要理论传统之一。例如,明斯基的金融不稳定假说,就很好地解释了经济危机的发生由来。该理论正因为具有较强的现实解释力,至今在学术界仍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本文拟对后凯恩斯主义金融化理论做一系统梳理,并运用该理论传统的一些代表性理论,来分析金融化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对现有的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与评述,并在以往的研究基础上,提出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部分梳理了后凯恩斯主义货币金融理论渊源与最新进展。首先阐述了凯恩斯货币金融理论的核心思想;其次整理了早期后凯恩斯主义者对凯恩斯货币金融理论的发展;最后梳理了当代后凯恩斯主义者在金融化理论的最新进展。第三部分介绍后凯恩斯主义金融化理论的核心思想。从货币供给内生性、金融不稳定假说和经济危机与周期理论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第四部分分析后凯恩斯主义金融化理论对新古典主义的超越。通过比较分析两学派金融化理论的不同,阐述了后凯恩斯主义金融化理论的洞见与缺陷。第五部分从后凯恩主义金融化视角分析中国金融化问题。首先概述中国金融化典型事实,然后分析金融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基本结论是,在金融危机之前,金融化有利于中国经济增长;金融危机之后,金融化不利于经济增长。可能的解释是,金融危机之前,金融化与实体经济相适应,为企业融资提供保障,有利于经济增长;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实体经济受到危机影响,实体部门逐渐落后于金融部门,实体部门的资金更多地流向收益率较高的金融领域,出现过度金融化趋向,从而挤压实体投资,抑制经济增长。最后对本文假设进行实证检验。以融资规模/工业增加值作为金融化指标,利用门槛效应模型验证金融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从促进到抑制的转变。第六部分为本文的研究结论。根据检验结果,说明后凯恩斯主义金融化理论对我国经济具有强现实解释力,同时也为分析金融化背景下我国经济增长路径提供了一个新的切入点,最后为改善我国过度金融化抑制经济增长的现状提出了几点建议。
其他文献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集体经济也不断壮大发展,但经济特区农村集体经济中的“三资”管理模式没有多少可借鉴的理论和经验,如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因此,在经济新常态下,以经济特区珠海香洲区为实证,探索适应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资产高效运营的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调查与实证分析研究方法,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和资产运营模式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国内外农村集体经济资产的几种典
具备广泛性和创造性的视觉设计思维,在现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扮演着不可或缺的特殊角色,尤其是对于重塑历史文化街区赖以生存的实体经济,提高人民群众知识文化水平,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历史文化街区中的元素提炼、品牌设计、视觉效果、现代审美等,与历史文化街区的活化策略密不可分。用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城市发展,用视觉设计思维活化历史文化街区研究,将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利用中起到极其重要
本文是一篇模拟同声传译实践报告,在综合考虑到取材途径、材料类型、讲话人发音和讲话内容等因素的前提下,笔者选取了 2018年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英国首相特蕾莎·梅的讲话。在确定材料之后,笔者对此次任务进行了译前准备,而后进行口译实践和译后工作。本文的主体部分是在释意理论的指导框架下进行的文本分析,笔者对源语文本和译文转写文本进行了解构与对照,主要发现并解决以下四个问题:第一,在句法层面,要做到“脱离源
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村居民失去了自己的土地,从农村的独栋小楼房入住到城镇拆迁安置房内。一些老人出于自身身体条件的限制、与子女关系不和等因素入住到了安置房下的车库内。这些居住在车库里的老人被称为“车库老人”。与不断被聚焦的空巢老人、独居老人相比,“车库老人”却鲜少有人关注。本文以苏州市吴中区A站点“车库里的阳光”项目为研究对象。在项目进行过程中随机选取了10名“车库老人”作为调查对象,
背景: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是指发生于鼻咽及其侧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占我国头颈部肿瘤的首位。鼻咽癌有三种病理亚型:角化性鳞状细胞癌、非角化性鳞状细胞癌和基底样鳞状细胞癌,非角化性鳞状细胞癌又分为分化癌和未分化癌。鼻咽癌具有发病部位隐匿,易发生转移和复发的特点,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是局部晚期。因此,5年生存率相对较低,预后差。流行病学研究发现,鼻咽癌的发病情
学习者的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发展以及二者之间的转化在二语习得研究领域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本研究采用不限定时间的语法判断及改错的方法测量学习者的显性知识,采用目标词监控的方法测试学习者的隐性知识,以不同水平的在华汉语学习者为研究对象,以结果补语、趋向补语、可能补语、数量补语(分为时量补语与动量补语两种)五种类型的补语的语序偏误(以补语与宾语的语序偏误为主)作为目标结构,旨在探究在华汉语学习者隐性知识
目的:肩周炎是肩关节囊及其周围软组织的慢性无菌性炎症。以麻醉下手法松解联合针刀治疗肩周炎是目前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本研究拟通过对该疗法进行综合评价,明确其治疗肩周炎的有效性和患者真实感受,为临床中进一步实施、改进与完善该疗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混合方法研究中的一致性并行设计,研究整体由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两部分组成。在定量研究中,首先通过对当前已发表的麻醉下手法松解联合针刀治疗肩周炎的随机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受到不同的自然环境、政治经济和文化宗教因素影响,各民族会形成不同的审美情趣。反之,如果生活在同一自然环境、政治经济和文化宗教中,在相同外部因素的作用下则会产生共同的审美情趣。审美情趣,即美意识不是一早一夕而成,它是同文化与宗教一起发展,经过漫长而复杂的历史演变,最终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所以,在探究日本美意识时,我们需要从历时性与共时性两方面,全面地对其进行考察分析。另外,个人审
现代壁画中有大量的作品是通过各种材料制作加工而成的。这其中有一些仅仅是材料的堆砌、陈列,属于不成功的或一般性的作品,甚至于是些很笨拙的作品。但也有一些是把材料的原始美的特性充分利用发挥与作品主题融为一体,让观者留下深刻印象并带来很多启发和思考空间、内涵丰富的作品。如何把材料本身的质地美感融进作者的创意中,经过加工处理巧妙地发挥其材质特点来达到某种艺术效果,使作品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这是在壁画创作中如
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练习曲作为钢琴的一种音乐体裁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此阶段练习曲的创作除了满足手指训练的教学需求外,还极大程度丰富了钢琴练习曲这一体裁所能表现的艺术性。谢尔盖·拉赫玛尼诺夫于1911年创作出的《音画练习曲》Op.33便是此阶段的代表之一,不同于早先的同体裁代表——车尔尼练习曲,《音画练习曲》Op.33在教学方面注重技术性与艺术性的融合,于广大钢琴学习者而言,此套练习曲无论是在提升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