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表征与主体重构:中年离异职业女性自我身份认同机制研究

来源 :西安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g0998_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业女性的身份认同是社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受教育水平的高低、不同的年龄层段以及婚姻状态呈现出较大的差异。当今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所能接触到的媒介种类也日益丰富,随即带来观念的转变影响着对女性身份的重新认定。其中讨论最多的便是职业女性的角色冲突以及自我建构问题。与传统旧社会不同的是,现代社会中女性的作用日益凸显,其影响力也日益扩大,女性不再避而不谈年龄危机与婚姻危机,相反是将这一问题置之于公共平台进行公开讨论。她们不仅使用社交媒体获取来自社会与他人的评价,还积极主动分享自己的生活经验,在与他人的互动中实现自我意义的建构,从而达到自身期待的效果。一名离异后的中年职业女性面临的是来自生活中多重身份的重新构建以及社会角色重建的焦虑感,在职业认同与家庭认同的双重矛盾下,会带来自我认同感低和重新确定社会认同的问题,因此她们常常会采取抗拒、否认、消极等方式抵御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压力,更加需要运用合理的自我调适与外部支持摆脱这一困境,社交媒体便提供了这样的帮助。从社交媒体平台中,中年离异职业女性展现出自我的多面性,可以看出该类女性群体从客体定位到主体转向的自我意义的构建。本文以积极使用线上社交媒体平台(中年离异女性微信群、珍爱网、小红书、抖音)的七名中年离异职业女性为研究样本,使用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的定性研究方法,运用传播学、社会学中的相关理论,在线式观察此类女性群体在使用社交媒体的过程中体现出的角色冲突现象、以及如何进行身份重构与自我认同,挖掘出在新的媒介环境下其特殊的婚姻状态以及职业状态所带来的不同影响。
其他文献
报纸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公民隐私意识不断地提升,个人信息保护问题愈发显得重要。在此次(2020年以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中,公民的个人信息泄露问题十分突出,对其正常的生活状态产生了严重影响。在疫情防控期间,政府相关部门通过收集和利用公民的个人信息,及时有效地遏制住病毒的传播,避免造成更大范围的传染。因此,个人信息的收集和利用对防控疫情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与此同时,很多
学位
医务人员的形象与大众生活以及社会发展息息相关,良好的医务人员形象不仅能够缓解医患关系,也能增强医务人员的职业认同感,促进医学进步。在以往的传统媒体时代,媒体作为第三方对有关医患事件的偏颇报道以及不实报道对医务人员的形象产生了负面影响,而到了新媒体时代,医务人员虽能够在各个平台积极发声,但形象“污名化”的问题却也依旧存在。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今短视频已经成为人们接收信息的主要方式之一,对医务人
学位
短视频热潮吸引了广大媒体的目光,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成为媒体转型创新的重要渠道。短视频碎片化、节奏快、易传播、易分享的特点对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提出了新的考验,这也是当下众多用户的需求。随着当下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媒介形态的改变,传统新闻报道叙事也潜移默化的发生变化。在Vlog引入国内后,由于极具个人风格受到了年轻用户的欢迎。Vlog作为短视频的新样态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是短视频发展的“下一个风口”。主
学位
报纸
乡镇干部是将国家各项政策落实到乡镇一级的基层工作人员,经常与群众近距离接触,因此乡镇干部的形象影响着政府在人民心中的公信力以及基层治理的推进。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撤社建乡之后,乡镇干部这一群体重新出现在《人民日报》上,此后乡镇干部的媒介形象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发生着变化。在研究内容上,本研究立足于框架理论和媒介形象相关理论,以《人民日报》1984——2021年间对乡镇干部的报道为研究样本,使用内容分析法从
学位
根据学院的培养方案和毕业要求,本文采取毕业作品和创作报告的形式,在非虚构作品《追光》中讲述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真实疾病故事,尝试塑造鲜活个体形象,寻找抑郁症个体与群体的共鸣,希望公众能够正视和重视青少年抑郁症群体。结合田野调查和资料收集,笔者发现生活中的患者形象同媒介呈现的形象存在偏差。基于对创作的思考,创作报告部分依据框架理论,运用内容分析法,以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为重点研究对象,剖析健康时报网青少年
学位
不同类型和特征的健康信息会有不同的传播效果,进而对个体健康行为产生不同程度的说服力。本研究选取17-30岁的女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以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为理论基础,从中枢和边缘路径对信息质量研究进行梳理,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选取适合本研究的HPV信息特征变量,建立HPV健康信息的评价体系,进而建构影响接种HPV疫苗意愿的理论模型。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对测量及结构模型进行拟合检验,并验证理论假设是
学位
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部分个体被甩出高速运转的社会机制,成为社会新的“边缘人”。边缘群体面临着外界的误解、忽视与排斥及自我认同危机,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而虚拟社区的出现为其提供了“抱团取暖”获取社会支持的平台。本文以边缘群体蹲族在豆瓣“家里蹲自救同盟”小组的表现为例,采用内容分析法、深度访谈法与网络民族志三种方法进行研究。研究发现:蹲族在豆瓣小组互动过程中形成了以情感支持为主,信息支持和陪伴支持为辅的
学位
短视频当下已然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与娱乐的首要方式。对于主流媒体而言,通过短视频进行创新转型也成为了提高自我影响力的路径之一。我国传统媒体时政新闻代表《新闻联播》,在此背景下推出了《主播说联播》短视频栏目,此节目一经播出便频引发热议,多次登上微博热搜。本文将对该节目进行研究,探索其中的创新策略,为更多同类型的主流媒体时政类新闻节目进行短视频化的转型提供参考价值。本文将基于新闻叙事学的角度,对《主播说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