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寅绘画中的女性服饰研究

来源 :湖北美术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83078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明代前期的“衣冠之治”下,女性的服饰着装有着很严苛的规定。明代中叶以后,在政治改革、经济繁荣的背景下,服饰不再囿于明前期严格的限制,呈现出“僭越”的倾向。明代也是女性绘画蓬勃发展的时期,出现了许多杰出的仕女画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唐寅,画中温婉哀怨、纤弱柔美的女性,正是明代封建时期女性的真实写照,其服饰亦是明代女性着装风貌的集中体现。因此,本文从唐寅绘画中的女性形象着手,展开对明代女性服饰的研究。正文主要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梳理古代绘画中的女性形象,探究女性最早在绘画中出现的时间及样貌,按时间发展的顺序,分析每个朝代绘画中,女性形象的特点,探究在不同时期的历史背景下,画家在画面中所呈现的独具时代特色的女性形象,并着重分析唐寅绘画中的女性形象,按题材将画中女性形象分为历史典故、宫闱轶事、世俗生活、神话传说四类较有代表性的题材进行研究。第二章从唐寅画中女性的服饰出发,介绍明代女性日常生活中的服饰。按照服饰广义的定义将服饰分为头部妆饰、衣赏和配饰三个方面,结合史料对其具体形制、颜色、图案以及对应功能进行分别阐述。第三章以唐寅绘画中的女性服饰作为切入点,探析审美的变化,以及对女性服饰的影响。在明初的衣冠之治下女性服饰的礼制美,明中后期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下,好新慕异的心里驱使女性服饰的新奇美、人文思想的启蒙下的女性服饰呈现的世俗美,分析明代女性服饰的审美特征,探析明中后期导致女性被物化的原因,以及明代女性在男权统治下的着装风貌。
其他文献
近年来全球艺术贸易势头火热,中国艺术市场逐渐接轨国际,艺术文化市场百花齐放,艺术行业的发展呈多元化趋势。传统的艺术行业模式如美术馆、画廊、拍卖行等艺术交流空间容量有限,无法完全承载艺术行业的庞大流量,许多艺术家与设计师们无法完全依托于此维持生计,加之创意产业在中国如火如荼的发展,艺术创意市集顺应潮流成为新兴文化产业。艺术创意市集包容性强,是草根平民的艺术创新舞台,为艺术家与设计师们提供了新的就业机
学位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在数量上、规模上都在不断的快速增加和扩展,以及从“以知识为本”到“以人为本”现代教学理念的转变,在此背景下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以及学生群体行为需求的不断扩展和提升,教学空间环境也相应发生了改变。根据我国艺术设计教学空间的现状、使用情况、教学环境等诸多方面都难以满足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行为对教学空间舒适化、人性化的需求。本论文主要结合环境行为
学位
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是一位政治倾向十分明显且有强烈民族主义倾向的艺术家,而在解放战争期间,他的作品带有一种强烈的浪漫主义英雄倾向。在解放战争之前,弗里德里希就已经体现出强烈的民族主义倾向。他专注于表现德国本土的风景,画面中也充斥着诸如德国传统服饰、橡树这样由强烈特征的德国元素。由于当时德国在政治和经济层面都被法国的侵略者统治且处于较为萧条的阶段,所以弗里德里希这个时期的作品通常有一种较为忧郁的
学位
宋时花事与空间的融通,使得宋代世人居住的空间布局与室内陈设上呈现自然情趣与儒雅氛围,同时呈现“可游可居”生活空间格局。研究宋代传统花事多集中于历史沿革、作品形式、技巧理论等,相较之下论及传统花事空间的著述较少。因此本文论以宋代花事空间为研究对象,以涉及宋代花事的诗词、古画和笔记等资料为基础重点梳理花事的空间设计美学,尝试分析不同阶层花事空间类型与陈设范式。课题围绕花事空间中蕴含的古典美学思想、陈设
学位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泥人张”彩塑艺术发展至今已有180年,其以精湛的技艺赢得人民的称赞。历代“泥人张”从生活中体验“真善美”,并用仁善的心理将其物化。而这些物化的形又以其内容美、形式美潜移默化地陶冶人们的心灵、培养人们的审美能力。因此本文开展了对“泥人张”美育功能的研究。本文正文部分共有四个章节。第一章节通过对“泥人张”彩塑产生的地理位置、社会背景以及其发展的分析,阐述其美育功能的产
学位
随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大量青年涌入一线城市谋求发展。由城中村改造的青年公寓因交通便利、房租相对低廉成为大部分青年的居住选择,但这类青年公寓普遍存在缺乏公共活动空间的问题。文章从“社交差异”的角度出发,对社区空间进行分类整理,对深圳外来务工青年社交及深圳青年社区现状展开调研。深入探讨了不同社交需求对社交空间设计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社交空间设计手法进行分析讨论,希望通过营造满足新时代青年要求的社交
学位
湖北省武汉市于2020年1月底发生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以下简称“疫情”)在武汉蔓延开来,并迅速波及到全国各个省市,疫情不仅打破了人们的正常生活与工作,同时也使得所有公共场所不得不关紧大门。博物馆作为对外开放、承接观众的重要公共文化服务场所,顺应国家疫情防控要求,实行关门闭客的无奈之举。但疫情期间闭馆的博物馆积极作为,通过互联网开展线上文化服务,有效发挥了自身的使命与职能,积极承
学位
中西方都具有各自艺术教育的发展历史,艺术教育的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中国古代艺术教育的传承模式主要是家族相传和师徒相传。家族相传主要是父传子或兄传弟,父亲或兄长承担了教育者的身份。师徒相传主要是直接师承或间接师承,师傅承担了教育者的身份。随着清末新式学堂的建立,推动了新式的师生关系的建立。西方艺术教育的传承模式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主要是行会作坊的师徒制,师傅管教助手,助手管教学徒,师傅承担了教
学位
乡村公共空间是承担村民生活生产活动、社会交往的物质空间载体,也是承载乡村民俗、秩序的文化空间载体,是在历史发展中不断沉积的历史记忆与文脉,是乡村秩序及村民人际关系维系的重要场所,具有深厚的文化价值与社会价值。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冲击乡村公共空间发展,使乡村公共空间功能弱化,随着公共空间的流失,其蕴含的民俗文化内涵也在不断衰退。近年来国家对乡村发展的重视以及乡村文化旅游的兴起,乡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