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友记》中语用标记语的顺应-关联性分析

来源 :山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g19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用标记语作为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存在于大多数语言当中。在语义,语法学,语用学三大领域内,标记语被看作是一种能够发挥语用功能的语言现象。而且它在口语交际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因此成为了词汇语用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观此类研究,皆证明了其在话语中有着重要的语用功能--帮助交际者顺利完成交际目标。  标记语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在80年代得到迅速发展。但是由于研究视角不同,到目前为止,对标记语的定义,分类,特征,功能等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纵观国内外的研究,归纳起来主要是从以下三个理论角度进行的分析研究:关联,连贯,和顺应。其中基于句法—语用角度,认知—语用角度以及语义—语用角度的研究较多。主要代表人物有关联派的Blakemore,但是关联理论偏重于理论的解释,在描述话语使用的具体规律方面,充分性不足。Vershueren的顺应论为研究语言使用规律提供了较为充分的描述理论框架,其详细程度克服了关联理论的不足,但是,在具备理论描述充分性的同时,顺应理论的解释力却不如关联理论。因此,中国学者冉永平在综合关联理论和顺应理论的基础上,取长补短,提出了顺应—关联论,这一理论克服了关联理论描述方面的不足,同时也克服了顺应理论解释力不强的缺点。在说话人的关联假设和具体的语境因素及其成分之间找到了结合点。较为合理地解释了语用标记语产生的心理动机及其在话语生成和理解中的作用。  本文以《老友记》为语料,以顺应—关联模式为理论基础,对其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语用标记语you know, well,以及标记语用附加疑问句的形式的语用功能进行了分析。作者力图解释在特定的语境下,交际双方是如何实现这个语用标记语的功能的?  研究发现,在顺应-关联理论下,语用标记语的使用是说话人不断调整自己的话语形式而进行的语言选择和调整认知语境假设的过程,同时也是听话人为了顺应交际的发展和说话人的语境,对说话人的语境假设进行最佳关联,通过调整自己的认知语境,选择双方都足够相关的语境假设的过程。语言的交际过程就是交际双方与认知语境的参与过程。为了推进交际的顺利进行,交际双方都要根据交际意图和对方给定的语境假设,不断对话语的选择和头脑中的认知语境进行关联选择,调整和顺应,从而使得交际双方在认知语境上趋于一致,顺利实现交际的目的。语用标记语在组织语篇、顺应语境的同时,也在发挥其人际互动功能,且这三种功能是相互关联,密切联系。因此,在日常交际中我们要重视语用标记语的各种语用功能,顺应语境并恰当地使用语用标记语,从而达到满意的交际效果。
其他文献
济慈是英国浪漫主义文学时期一位杰出的诗人。他只活了26岁就因肺病而早逝。他的整个创作生涯只有7年时间。然而,就在短暂的时间里。他却创作出了众多题材的诗歌。济慈平生没
弗杰尼亚·伍尔夫是二十世纪英国最著名的现代主义女作家之一。她既是意识流的代表人物,又是女性主义文学的先驱。她在探索和实践现代主义小说艺术的同时,不忘关注女性的精神世
期刊
语言迁移是指由于目标语与母语的异同而对二语学习者的中间语所产生的影响。它一直以来都是二语习得与外语教学领域的焦点问题。20世纪50、60年代,以Lado为代表的行为主义者把
毛泽东诗词被视为当代中国文学的艺术瑰宝,同时也是世界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毛泽东诗词继承了中国传统格律诗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和创新。这些诗词产生于特殊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