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武术课程作为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承载中国传统体育与文化的发展重任。但长期以来,学校武术的发展困境重重。其课程改革从“去繁从简”、“淡化套路、提倡技击”到如今的“弘扬传统文化”一系列的改革并没有让武术从根本上改变武术教育尴尬的境地,文化传承、弘扬与培养民族精神教育仍是当今武术教育面临的重大问题。本文以北京市部分中小学为例,选取中学、小学各5所进行调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与非正式访谈相结合的方式了解了学校武术开展的情况,对学校武术课程的文化传递功能进行了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中小学武术课程进行武术文化的传递具有一定的困难。学生对武术课的兴趣不够。武术课程传递武术文化的功能很低,学生甚至连最基本的武术礼仪都不清楚。传统武术文化难以在武术教育中得以体现,这些原因都导致学校武术课程无法很好的实现传承武术文化的作用。2.中小学生武术课程开设不足,应试教育的大环境导致基层中小学对武术教育重视不够,武术教师“教非所学”现象比较普遍,武术课程泛体育化现象比较普遍。3.中小学缺乏武术专业出身的体育教师,武术师资的继续教育与培训也相对匮乏,他们自身对武术文化的掌握相对不足。武术内容难教,教师不愿意上武术课,在武术课题上放羊及上其他体育内容的现象普遍存在。4.武术文化与武术课程之间并没有天然的联系,如果一线教师不加以转化,适应教学的需要,极容易变成传统文化知识的生搬硬套,学生学习兴趣不高。5.在大众传媒的影响下,中小学生极容易受到影视剧传递的武术“文化”所影响,而影视剧很多时候并不能传递积极,至少是准确的武术文化,这也对武术课程的文化传递功能起到了消减作用。建议:提高武术课程文化传递功能,要重视学生参与热情与兴趣的培养;重视武术文化的仪式教育价值;重视纯正兴趣与运动家精神的培养;加大武术可教素材的开发,采用灵活多样的武术授课方式,重视师生互动、创设轻松的课题氛围;重视学生对所学武术知识的运用;建设相关理论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的教育体系;加大教育主管机构及学校对武术文化教育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