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龙附牵正汤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症状体征积分及电生理等指标变化,探讨该疗法的治疗机理及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周围性面瘫提供理论及临床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选择80例周围性面瘫的患者,均为河北医科大学中医院门诊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针刺结合龙附牵正汤组)和对照组(普通针刺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患者行针刺治疗:主穴:选取地仓、颊车、太阳、翳风、下关、颧髎、足三里、合谷。配穴:鼻唇沟变浅:加迎香;人中沟歪斜:加口禾髎;抬眉困难:加攒竹;颏唇沟歪斜:加承浆。合谷、足三里取双侧,余穴取患侧,运用平补平泻法,中度刺激,留针30分钟,每日1次。龙附牵正汤:地龙12克,白附子9克,全蝎6克,僵蚕9克,川芎12克,白芷10克,甘草6克。风寒者加荆芥10克、防风10克;风热者加葛根12克、金银花15克、板蓝根10克;煎服法:文火煎煮30分钟,取汁300毫升,分早晚2次温服,每日1剂。对照组针刺取穴及操作方法同治疗组。治疗组和对照组疗程均:10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2天,3个疗程后总结疗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临床疗效、面神经运动传导波幅、瞬目反射(RI波)潜伏期的变化。症状体征量化及疗效评定参照的是1993年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临床常见疾病诊疗标准》制定。面神经运动传导波幅的检查方法:接地线置于一侧手臂,刺激电极置于面神经出茎乳突孔附近,记录电极置于眼轮匝肌处,以波幅0.2毫秒,频率为1次/秒的脉冲电流刺激,强度加大到运动传导诱发动作电位出现最大振幅时,测其起始处的动作电位的峰值振幅,先测健侧后患侧。瞬目反射检查方法:接地线置于一侧手臂,刺激电极置于双侧眶上神经,记录电极置于双侧眼下轮匝肌,电流为波宽0.2毫秒,频率1次/秒的方波脉冲,强度以引起最大RI波为准,选择稳定波形来测量RI最短潜伏期。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一般资料: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患侧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症状、体征积分比较:两组治疗前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P<0.01),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方法均能降低症状体征积分,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治愈15例,显效16例,有效8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7%;对照组治愈10例,显效13例,有效12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87%,两组疗效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面神经运动传导波幅比较:两组治疗前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P<0.01),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能提高面神经运动传导波幅,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瞬目反射RI波的潜伏期比较:两组治疗前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均可缩短瞬目反射R1波的潜伏期,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结合龙附牵正汤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显著,且疗效高于单纯针刺治疗组。龙附牵正汤可提高面瘫的治疗效果,两者配合具有协同作用,与单纯针刺相比,可明显改善面瘫患者症状,提高面神经运动传导速度(波幅),降低瞬目反射(RI)波潜伏期,促进面神经功能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