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本主义教学论强调在全人教育中,必须重视认知领域和情感领域两方面的共同发展。关注学生的情感,不仅能够有效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也是《英语新课程标准》对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要求。动机是情感因素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外语学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第二语言的学习动机由三部分组成,即动机原因、动机强度及动机的持续性。只有全面考虑学生的学习目的、付出的努力及其持续时间才能正确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为了确定影响动机强度的成分,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视角提出了动机理论框架。其中,学习者的英语学习价值观(效价)、目标倾向,自我效能感、归因等,已在认知心理学的角度上确定为影响二语学习的重要动机成分。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教师应充分重视这些动机成分对动机行为的影响。如同Oxford和Shearin (1994)所指出的那样,如果老师们不知道动机的根系在哪里,何以谈浇灌它?为更好地了解影响初中时期英语“学困生”学习的动机因素,本文作者以动机理论为指导,在一所中专学校随机抽取了748名新生,参加了问卷调查。从中筛选出了463名平时成绩不到60分的同学,作为被试。并运用Microsoft Excel软件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同时,本文作者还对参加调查的三十名学生进行了面谈,并分析了其中的原因。结果发现:大约90%的“学困生”认识到了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及其价值;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多数同学能正确归因,前三位分别是学习方法,努力程度和兴趣。然而,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仍然很低;80%多的“学困生”认为英语太难学;大多数“学困生”的自我效能感很差,有着明显的“习得性无助感”;仍有约30%的同学将学业不好归于能力。其中,男生兴趣明显低于女生,男生更趋向于认为英语难学。女生趋向于将学业不好归于努力程度,而男生趋向于将失败归于缺乏兴趣。因此,提高初中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认识(如:对难度及价值的认识),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以及自我效能感和学习策略,将是提高其学习动机,预防更多“学困生”出现的有效途径。最后,作者根据调查结果及相关文献,并结合英语“学困生”的特点,从解决以上问题的角度探讨了激发、保持其英语学习动机的策略。同时,作者针对本研究的局限性,提出了对初中学生英语学习中的情感因素还需作进一步更深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