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CC流型及分离性能机理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y5692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管柱式气液分离器(GLCC)是深水油气生产系统中的关键设备,它通过耦合旋流和重力效应实现油气分离。现有GLCC存在操作域窄、工况点偏离设计点后极易发生气相带液现象(LCO),从而导致设备分离性能下降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难题,需厘清GLCC内部的气液流动行为及分离机理,但前人的研究大都忽视了液膜流型在GLCC中的重要作用。鉴于此,本文以某一工业缩尺GLCC为对象,聚焦其上部筒体内的气液流动现象,以液膜流型为切入点,通过实验观测、理论建模并辅以数值模拟,就其液膜参数分布、气液分离理论及结构优化等方面进行研究,得到如下成果和结论:(1)高速摄像机拍摄结果表明,GLCC上部筒体内存在三类流型,即旋环流、旋转搅混流和缎带流。旋环流对应的设备分离性能最优,缎带流为一种暂时性流型,其与旋转搅混流都会使设备分离性能下降。另外,液膜流型与下倾入口管内的气液流型存在对应关系,当入口管内为分层流时,上部筒体内更易形成旋环流。旋环流是GLCC设计及工作时的首选流型,从时、空间角度对其进行研究,清晰地解释了其形成原因,即存在于GLCC上部筒体内的液相由入口的短路液膜、筒体壁面的铺展液膜及入口、筒体内的离散液滴等四部分组成;描述了其分布特征,尤其将该流型液相的上、下行流动作了准确刻画,这对揭示旋环流特性、认识其与设备分离性能间的对应关系具有重要意义。(2)液膜厚度是旋流液膜的关键参数,纽扣式电导探针测量结果表明,操作参数一定时,液膜厚度沿轴向向上趋于减小,说明GLCC气液流动处于发展状态;在某一轴向位置,液膜厚度随入口气量的增大呈现“S”形分布,随入口液量的增大而近线性增大;此外,入口喷嘴尺寸对液膜厚度的分布影响显著:在不同的轴向位置,不同尺寸喷嘴对应的液膜厚度间的大小存在差异。液膜厚度随气液量的变化规律证明液膜逃逸是LCO发生的主要原因,而喷嘴尺寸对液膜厚度沿轴向分布的影响则反映了GLCC旋流与重力效应间的相互作用。(3)GLCC耦合重力与旋流效应,不仅流体的轴向流动会对压降产生影响,切向运动同样消耗能量,这可通过GLCC旋流摩擦系数予以反映。基于液膜厚度和压降测量结果,结合流体动量分析,得到了GLCC旋流摩擦系数关联式,结果显示:气液界面摩擦系数fi与液膜厚度δ呈正比,壁面摩擦系数fw与液膜雷诺数Re’l呈反比。另外,对GLCC单气相摩擦系数fwg也作了研究,发现其与气相入口雷诺数Reg,in呈正比。(4)基于GLCC旋流摩擦系数和最小气液界面剪应力理论,建立了旋环流与旋转搅混流间的流型转变判据。该判据认为旋环流存在的必要条件是气体曳力不小于液膜自身重力,当膜厚达到某个阈值时,气体力不足以托举液体,导致液膜开始向下运动,打破原先的气液并流平衡状态,流型发生转变。经实验验证,该模型能够与实验数据贴合,表明模型精度高。进一步,考虑到该模型计算过程繁冗,结合流型与分离性能间的关系,将流型是否发生转变等效为LCO是否发生这一科学问题,通过相似分析,建立了基于相似准数关联的、通用性更好的流型转变判别式。(5)根据不同流型分布形态,结合GLCC结构特征,建立了基于不同流型的溢流压降分区模型。该模型将GLCC沿管道流程分为三个区间,即入口损失(I区),筒体损失(II区)及出口损失(III区),将各区间压降均划分为摩擦损失、重位损失及局部损失;在筒体损失的计算中,还考虑了流型及液滴携带的影响。该模型既可用于计算气、液两相压降,也可退化计算单气相压降。与实验值对比表明,该模型精度高,普适性好,可用于GLCC的设计计算。(6)基于上述理论,并考察倾斜管气液流型与上部筒体液膜流型间的关系,从“减少液相来源、抑制液相上行”这一观点出发,提出了一种新型、向下分支的双入口GLCC。研究表明,向下分支的双入口结构可引导大部分液相优先进入下部筒体,提高了设备预分离能力,抑制了上分支管短路流的发生,减少了进入上部筒体内的液相含量;在上部筒体内,双入口GLCC不易形成搅混流,液相分离效率显著高于单入口GLCC。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从内部流场进一步解释了构效关系,结果表明,双入口GLCC气相切向速度沿轴向几乎没有衰减,且旋涡中心与筒体几何中心也几乎重合,这有利于气液离心分离;气相轴向速度在筒体近壁处更低,这有利于抑制液膜向上溢出;此外,双入口GLCC的液膜速度波动更小,流场更为稳定。新型双入口GLCC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稠油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巨大的储量,边水稠油油藏在稠油油藏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其经济高效地开发对解决油气供需矛盾具有重大意义。该类油藏在注蒸汽开发过程中存在严重的边水侵入现象,开发效果受到极大的影响。本文针对稠油油藏热采受限后转边水化学驱开发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以渗流力学、油藏工程、人工智能、表面化学等学科为基础,综合运用物理模拟、数值模拟以及深度学习等手段,研究了热采边水稠油油藏水侵规律及化学冷采机理
学位
层理性储层是指层理发育的沉积岩储集层,包括致密砂岩和页岩储层。目前层理性储层压裂改造主要采用滑溜水、线性胶、冻胶等水基压裂液,矿场应用也取得了较好的增产效果,但对于强水敏性储层,水基压裂液会对储层产生一定的伤害。纯CO2压裂液由于没有水相,大大降低了对储层的伤害,同时,由于粘度低,易于进入微细裂缝内形成复杂的裂缝网络,但不利于携砂。CO2复合压裂兼具CO2激活层理和天然裂缝、降低储层伤害、提高采收
学位
黏弹性聚合物在油藏渗流过程中除了剪切变稀的流变性外,还有剪切增稠,同时存在井间干扰,注聚井近井堵塞导致注入能力下降,这些问题给聚驱试井分析带来了挑战,现有试井分析模型不能解决这些问题。论文针对这些聚合物驱非线性复杂渗流问题,完成了干扰试井复杂渗流模型建立、数值求解、试井分析方法及应用研究。(1)在油水两相渗流条件下,考虑聚合物的剪切增稠、剪切变稀、对流、扩散、吸附滞留、不可及孔隙体积和有效渗透率下
学位
“水平井+体积压裂”是页岩气藏开发的标准模式。在改造过程中,几万方的压裂液注入储层中,但返排率却普遍较低,大量的压裂液长期滞留在储层中;与此同时,实际矿场还出现了低返排对应高产量的情况。为了合理的解释这些现象,需深入认识压裂液在页岩基质中的渗流机理、分布特征及对产气的影响。然而,页岩复杂的孔隙结构和压裂改造的多环节性给相关研究带来了挑战。针对这些挑战,本研究以水基压裂液中的“水”为研究对象,在深入
学位
动力学抑制剂(KHIs)可以延缓水合物的形成,可用于解决因形成水合物导致油气生产装置和运输管线堵塞的问题,对维持油气行业的安全有效运作十分重要。但目前关于动力学抑制剂的抑制机理还不是很明确。本论文利用分子模拟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研究了KHIs对水合物形成的抑制过程,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利用分子模拟研究有/无KHIs体系中甲烷水合物的形成过程,结果表明在甲烷水合物的成核过程中,不稳定簇的大小对
学位
针对目前对于注气开采方法对油藏渗透率的适应性缺乏系统性和规律性研究的问题,本文采用渗透率10-1~10~3×10-3μm~2人造均质岩心,系统地开展了不同渗透率岩心注气开采模拟实验,依据注气开采效果与渗透率的实验规律,重点探索注气开采方法在致密-低渗油藏范围内的适应性。采用热缩密封岩心的方法,解决了传统岩心密封方法在注CO2开采实验中因胶筒损伤严重而导致实验失败等问题。利用改进的模拟实验方法,开展
学位
伴随着常规油气资源的日益枯竭和愈加突出的能源危机,极具开发潜力致密油已发展成为重要的接替能源之一。众多研究发现,储层油水自发渗吸作用能够提高油井产能,被证明是非常规储层一种有效的提高采收率方法。致密储层复杂孔隙结构、流体渗流机理和渗吸机理等问题依然研究不够深入、认识不请。因此,非常有必要开展致密油砂岩渗吸特征和规律研究。本论文首先综合采用高压压汞法、微米CT扫描法和扫描电镜技术开展了岩石孔隙结构进
学位
随着地质勘探的不断深入,四川盆地内发现了储量极为丰富的深层碳酸盐岩气藏,该类气藏的高效开发和长期稳产是我国天然气供给、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保障。但是,深层碳酸盐岩气藏的开发仍面临诸多困难:首先,储层中孔隙、孔洞、裂缝并存,储层孔隙结构类型多样,非均质性较强;其次,储层气-水关系复杂,部分储层边底水活跃,非均匀水侵导致稳产困难;第三,不同孔隙类型储层中的渗流特征、产气速度和采收率差异大,关于储层物性下
学位
川西坳陷储层具有多层叠置、天然裂缝及断层发育的特征,该类储层渗流特征与现有气井试井模型假设不匹配。目前川西坳陷地区气藏使用多层酸压合采的开发方式开采,但其酸压改造效果评价困难、储层边界认识不清等问题突出,对该地区的高效滚动勘探开发带来了挑战,建立相关复杂气藏试井模型对产能评价及储层参数解释至关重要。论文从多层合采复杂储层渗流问题出发,建立了适应于目标区块的试井模型,提出了评价储层酸压改造效果的方法
学位
含硫化合物是石油中重要的杂原子化合物,该类化合物可以作为生物标志物,为原油的来源和成熟度分析提供判断依据。在石油工业中,含硫化合物是清洁油品生产的主要关注对象,而噻吩类化合物由于脱除反应活性较低则是脱硫的重中之重。含硫化合物的分子组成和分子构型(如形状、结构、尺寸等)与脱硫反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过程密切相关,为了提高脱硫效率,必须根据石油含硫化合物的分子特性设计相应工艺参数和催化剂,因此,石油含硫化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