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亚胺不对称转化的高性能非共价键有机催化剂开发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zhaozhiq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非共价键作用的氢键催化和离子对催化由于反应类型丰富,在手性化合物获取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然而非共价键催化仅仅通过分子间的弱相互作用进行底物活化和不对称诱导,因此在处理复杂的多组分反应时较难发挥作用。另外,高催化剂负载量是大部分有机小分子催化的通病,也是小分子催化向大规模工业化应用迈进的拦路石。如何实现复杂反应体系的高选择性转化(包括化学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以及如何实现低催化剂负载量的化学转化已经成为非共价键催化的两大科学命题。新型手性催化剂的开发是化解这两个命题的有效途径。亚胺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通过亚胺可以实现多种类型的化学转化,并得到结构多样的含氮化合物。本论文以亚胺的不对称转化为研究对象,通过手性磷酸的筛选与改造,实现催化对映选择性的四组分Ugi反应;同时将σ-hole作用引入到不对称催化研究领域,发展一类新型的氮族键催化剂,用于实现非共价键的低负载催化,为非共价键催化的高负载问题提供一种有效的解决途径。具体内容如下:针对四组分Ugi反应对映选择性控制难的问题,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的手性磷酸催化剂,发展了三个催化不对称Ugi反应体系,并探究了反应的机理。本文先后探索了羧酸参与的四组分Ugi反应和水参与的Ugi反应,通过催化剂的筛选和修饰、反应溶剂的筛查、反应温度的筛选,最终优化出了适用于不同底物的不对称四组分Ugi反应条件。对于脂肪醛,反应的最优条件是以2,4,6-三环己基取代的SPINOL磷酸为催化剂、二氯甲烷为反应溶剂,反应温度为-20℃或-30℃。对于芳香醛,反应的最优条件是以2,4,6-三异丙基取代的溴化SPINOL磷酸为催化剂、环己烷为溶剂,反应温度为20℃。通过羧酸参与的不对称Ugi反应,以43%-96%的收率和75%-99%的对映选择性和成了86个手性α-酰氨基酰胺;通过水参与的不对称Ugi反应,以62%-99%的收率和81%-99%的对映选择性合成了28个手性α-氨基酰胺。此外,以水参与的不对称四组分Ugi反应为关键步骤,通过4步反应合成了抗癫痫药物(R)-拉科酰胺,反应的总收率为44%,产物的光学纯度达99.9%。通过泛密度函数理论计算,探究了磷酸催化的四组分Ugi反应的途径,验证了手性磷酸和羧酸的杂二聚作用对亚胺活化的贡献,揭示了底物芳基和催化剂取代基之间的分子间的非共价键作用在反应对映选择性方面的影响。本论文利用新型手性磷酸为催化剂首次实现了高对映选择性的四组分Ugi反应,为手性α-氨基酰胺衍生物的合成提供了一条高效的合成途径。针对不对称非共价键催化的高催化剂负载问题,合成了基于σ-hole作用的手性氮族键催化剂,研究了该催化剂在亚胺低负载催化中的应用。本文的手性氮族键催化剂是一种手性锑离子对,该离子对以四芳基锑正离子为阳离子、六配位锑负离子为抗衡阴离子,阴离子含有两个扁桃酸片段作为手性诱导基团。在万分之五(摩尔比)的催化剂负载量下,该氮族键催化剂以高产率(93%-99%)和高对映选择性(83%-98%)促进环状亚胺发生还原,得到手性苯并噁嗪类衍生物。通过核磁与质谱分析发现,该手性催化剂存在配体交换行为,而且发现同手性的阴离子较容易形成而异手性的阴离子较难形成。结合非线性关系的研究,推断出异手性的锑离子对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另外,通过绘制反应转化率-时间曲线等控制实验,验证了手性锑离子对的高催化活性。手性锑离子对催化的氢转移反应是首例不对称氮族键催化,为σ-hole供体在催化领域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稀土掺杂纳米晶是一类新型的借助稀土离子4f电子跃迁而产生荧光的无机纳米光学探针。稀土掺杂纳米晶具有光学稳定性强、无光漂白及光闪烁、发射波段窄、荧光寿命长等优良的光学性能,但同时存在因尺寸较大引起的长时间体内滞留而造成的较大毒性隐患、发光效率低、成像信号依赖于组织深度等问题,严重限制了其在活体成像中的应用。基于以上问题,本文从具有低声子能量的六方相纳米晶入手,探究亚10 nm稀土纳米晶内核的普适性制
量子霍尔效应最早是在强磁场下的二维电子气中观测到的,其量子霍尔电导可以表示为ne2/h,其中n为整数。这一结果开创了直接测量基本常数的新方法。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量子霍尔电导中的整数n可以表示为在布里渊区中所有占据态贝里曲率的积分,揭开了拓扑物质研究的序幕。拓扑物质是具有奇特拓扑性质的物态,其拓扑属性可以用拓扑不变量来刻画。由于拓扑物质其拓扑性质不受器件构型的影响,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因此人们
微塑料,定义为尺寸小于5mm的塑料颗粒,已成为全球重大环境问题。它可以在环境中持久存在,对生物及生态环境造成广泛的危害,甚至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危害人体健康。纳塑料,定义为小于1μm的微塑料,其尺寸小、毒性大,可以进入人体的内循环,在细胞分子水平产生毒害,从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也被单独研究。作为新兴的海洋污染物,微塑料在海洋环境中的分布、迁移、来源、归趋和生态毒理等方面都需要深入研究,而建立
当前粗放型的水泥生产模式给我国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形成了高负荷。部分工业副材作为辅助胶凝材料可以实现部分替代水泥熟料,可有效减少资源消耗和碳排放,并能调控水泥熟料颗粒级配以及改善水泥基体系的性能。随着实际工程中水泥基胶凝体系的组分增多,掺量加大,而现有单掺或双掺复合体系的研究成果并不能直接应用于多元体系,导致多元体系性能发展规律并不明确,现有理论和试验研究已跟不上细掺料实际工程应用的步伐。基于以上研
光电催化作为一种新型的高级氧化技术,能够氧化分解大多数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具有操作简单、反应可控和无二次污染等特点。与传统的电化学氧化技术相比,除了需要额外光源照射驱动反应发生的光电极以外,两种技术间的组成和构型则几乎一致。然而,光电催化过程中的抗电极污染能力和低能耗等优势使得此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有着更为广阔的前景。本论文在电化学氧化过程中对电极污染行为进行原位揭示,旨在洞察其形成机理和影响因素,既而
目前,世界正在努力寻找利用现代信息通信技术(如生物纳米信息网络,Io BNT)来治疗癌症、恶性肿瘤等疾病以及最近的传染性病毒(如SARS-Co V-2和covid19)的解决方案,通过靶向给药系统(TDDS)靶向所需的治疗药物。因此,许多研究者都致力于提出基于Io BNT的分子通信技术的解决方案。分子通信(MC)是计算机科学、生物学和通信科学交叉的研究领域。MC的主要思想是利用生物化学信号在自然和
作为医疗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病房室内环境对住院患者的心理健康产生重要影响。随着整体医学和循证设计理念的发展,以患者为中心的病房环境设计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与此同时,患者在就医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问题也愈发受到关注。因此,如何通过设计手段改善病房环境,促进患者的复愈,成为了本文研究的着眼点。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质性研究方面,通过文献综述和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实现医院病房环境复
作为神经电生理信号检测的核心部件,神经电极可以对神经电生理信号的原位采集和同步检测,实现脑神经网络活动的解读,是发现重大神经类疾病发病机制的重要途径。然而目前临床上使用的神经电极大都是基于硅基材料的刚性神经电极,该神经电极的力学性能与神经组织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神经电极-脑组织界面的机械性能不匹配问题在植入使用过程中极易对脑组织造成损伤,引发严重的免疫炎症反应。因此,发展长期稳定且机械性能匹配的柔
随着全球经济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导致近一百年来全球气温急剧上升,温室效应对环境造成了显著的负面影响。二氧化碳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而水泥行业又是二氧化碳的主要工业生产源,因而降低水泥行业的碳足迹势在必行。所以,本文提出利用水泥基材料对二氧化碳气体进行捕捉固化。首先,基于分子动力学原理对水泥基材料早期碳化反应动力学进行了模拟与分析计算。揭示了Ca CO3原子尺度沉淀机理,包括无定型方解
纳米光子学(Nanophotnics)是21世纪兴起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纳米尺度下光的行为以及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以纳米光子学为基础开发出的玻片、结构色、超构透镜等各类超构表面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除了在光学方面的广泛用途,纳米光子学在光化学(photochemistry)领域也逐渐开始吸引大量的研究,将光局域在纳米尺度的空间内,能显著提升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进而提升材料的光化学性能。二氧化钛(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