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TC的公办义务教育招生录取机制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angsss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的公办义务教育招生录取工作所采用的是就近入学和多校划片、电脑随机派位的政策,该政策的本质是为每一个孩子提供平等的受教育的条件和权利,确保教育的公正性。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却衍生出了许多问题,损害了学生的效用和分配结果的公平性。因此本文基于对双边匹配理论中学生录取问题的研究,将匹配机制应用于我国的公办义务教育招生录取过程中以解决这一问题。在双边匹配理论中,延迟接收机制(Deferred Acceptance Algorithm,DA)和首位交易环机制(Top Trading Cycles Algorithm,TTC),因其匹配结果公平性高和策略防御的特点,受到大量学者的研究,并且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但在实际应用中到底该如何选择DA机制和TTC机制,一直存在争议。Abdulkadiro(?)lu提出了一种一般的思路:如果认为公平性更重要,则选择DA机制,如果认为效率更重要,则选择TTC机制。虽然TTC机制是帕累托最优的,但由于DA机制的公平性高于TTC机制,人们仍普遍认为DA机制更好,因而在实际应用中,市场设计者也更愿意选择DA机制来解决匹配问题,但也有实证证据表明TTC机制其实更高效且公平。基于此,本文首先对双边匹配理论中的两个重要的匹配机制:DA机制和TTC机制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提出了一个新的评判机制公平性的指标,即实质不公平,然后分别对TTC机制和DA机制的实质不公平性和社会福利进行比较并分析,并归纳TTC机制和DA机制的适用场景,同时,为了模拟现实生活中学生填报志愿的情况,在学生对学校的偏好上设置扰动次数,分析学生对学校的偏好的多样性对实质不公平性的影响。最后,针对TTC机制所存在的名义不公平问题,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TTC机制的改进算法——公平有效TTC算法(FE-TTC),并分别从名义不公平、实质不公平和社会福利等方面对TTC机制和FE-TTC机制进行比较。本文通过建立博弈模型,分别对DA机制、TTC机制和FE-TTC机制进行了多主体模拟仿真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主要有:(1)TTC机制和DA机制都存在实质不公平,但TTC机制的实质不公平比率低于DA机制,因此,在实质公平性方面,TTC机制的实质公平性要优于DA机制,在名义公平方面,DA机制要优于TTC机制;(2)在不考虑学校收益的情况下,TTC机制下的学生收益要高于DA机制;当学校、学生的收益都要考虑的情况下,DA机制的总的社会福利要高于TTC机制。因此TTC机制适合一方有偏好而另一方无偏好只有优先级的双边匹配问题,DA机制适合于双方都有偏好的双边匹配问题;(3)学生对学校的偏好的多样性,有助于降低匹配机制的实质不公平性,提升社会福利;(4)FE-TTC机制与传统的TTC机制相比,FE-TTC机制的公平性和社会福利得到了提高,并且FE-TTC机制与ETTC机制相比,FE-TTC机制在提高公平性的基础上也提高了程序的执行效率。
其他文献
2017年,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目的的课改大幕就此拉开。化学核心素养注重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在有效的活动中通过自己的切身感受,获得理论知识,并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现实问题。因此在初中的化学课堂上运用活动教学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活动教学意义上的“活动”,主要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以学生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以学生自主参与、探索、改造活动对象为特征,
线上教学发端于早期的远程教学,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线上教学的形式不断变革,发展为今天以互联网为基础,借助网络学习平台完成师生交互的教学模式。新冠疫情发生后,教育部提出“停课不停教、不停学”的要求,各级教育单位和教师迅速响应,一场超大规模的线上教学实验就此展开。开展教学的初期,由于对线上教学的理论认识不够,实践经验不足,教师通常将传统线下教学模式直接应用于线上,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基于此问题,本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和教育的快速发展,学生之间的差异越来越明显,需求各不相同,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这些需求,教育迫切需要改革。2014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它标志着新一轮的高考改革正式开始,在新高考的背景下,尊重学生差异,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成为了高中教学改革的重大目标之一,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改变现行的教学模式。参考古今中外各种教育理念,许多学者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分
伴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推进,目前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发生了新的变化。对教师来说,一味地“教”效果可能并不能达到预期,在目前学生所接触的信息大大增加的情况下,传统的“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早已不适合大多数学生,如果教师不作出改变,仍然墨守成规,那么在改革浪潮的推进下会很快被淘汰。对于学生来讲,在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仍然按照之前完全依靠教师讲授的方式进行被动的学习,缺乏自主性和积极性的学习模式导致
爱国主义精神是我国的民族精神。若想增强国家的凝聚力,践行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基本执行手段。中学阶段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很大程度上与学校践行的爱国主义教育相关。生物学中囊括了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相当适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在丰富青少年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同时,还能实现生物学学科的育人价值。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教材分析、行动研究、调查分析的方法,围绕“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渗透”这一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对人才的竞争愈发激烈,因此全面普及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科学素养成为我国21世纪的主要目标之一。2018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提出发展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生物科学素养作为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和态度,对全面发展与终身发展有积极推动作用。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实施,倡导教师积极探
自20世纪90年代起,核心素养引领并推动了教育课程改革、教育方式变革、教育评价改革等关键性活动,其目的是建立以学生为主导的课堂,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探究精神、创新能力及终身学习的能力。为此,遵义市第二中学在教学理论的基础上,综合多个学校的实践经验,摸索出了适合本校的“33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笔者以高一年级(18)班和高一年级(19)班分别开展了传统教学和“331”高效课堂教学来进行探究,结果如下:
普通高中生物学教材内容的设计思路和课程标准对教学的要求都体现了以问题引导学习的教学理念。如普通高中生物学必修1《分子与细胞》中每一节都有问题探讨栏目、12个探究·实践栏目、22个思考·讨论栏目,这些栏目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生物学知识,说明普通高中生物学的教材内容设计注重以问题引导学习。《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凝练了生物学核心素养目标体系: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其侧重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全球化、信息化,各行各业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竞争,为适应社会变革的需求,我国教育行业也迎来了翻天覆地的改革,教师队伍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教师职业倦怠已成为21世纪危害教师身心健康的“隐形杀手”。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将直接影响着未来社会创建者和接班人的培养,甚至会影响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因此,研究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产生的原因、以及探究有效的干预机制尤为重要而且迫切。高中
作为最具潜力的柔性透明电极材料,银纳米线(AgNW)在过去十多年中备受瞩目。到目前为止,基于AgNW的透明电极已在许多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并表现出优异的性能。AgNW相比于传统的透明导电材料——氧化铟锡有多种优势,如优异的机械柔韧性,可通过低成本工艺大规模制备透明导电薄膜,更重要的是AgNW大规模合成方法已经相当成熟。但是,所制备的AgNW导电网络由于高分子残留或交叉点处的不良接触而存在极高的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