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土改小说论——不同时空下土改的文学影像

来源 :上海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24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文以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土改小说为研究对象,涵盖1947-1948、1949-1976、1980年代三个时期对土改运动的文学书写,以及港台文学中涉及土改的文学记忆。土改小说作为对该历史事件的文学化表述,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土改运动的各个侧面,尤其直接体现了对土改运动的内涵认识。   对土改的书写,存在两类近乎对立的故事叙述模式,形成了迥然相异的两幅文学影像:一种是正面描写土改的积极意义,称为“红色土改小说”;另一种是突出土改中存在的偏差行为,指出了土改的负面性,这一类称之为“非红土改小说”。二者之间,产生了孰更为真实的争论。两类小说的分歧还体现在对知识分子主体性的塑造上,红色土改小说中,知识分子作为被边缘化的群体,这一叙述视角仅仅作为隐形书写而存在,龟缩在农民的阴影之下。非红土改小说中,知识分子作为小说的主要叙述声音,开始独立思考和判断土改本身的合理性与否。除此之外,非红土改小说中对偏差行为的揭示体现了人们对于这一运动认识的深化。   面对以往的研究及其产生的影响力,本文试从全新的角度和涉入新领域进行土改小说史的研究。我将在研究过程中使用社会学以及历史学的相关理论来考察研究文学领域范畴内的土改小说。论文研究思路分为以下几部分:第一部分:梳理土改小说基本概况;第二部分:分析两类迥然有异的土改叙述的深层成因;第三部分:理清知识分子与农民、地主在文本中的互动关系。   与既往研究不同的是,我的讨论将涵盖现当代中国文学史上各个时期的土改小说,并运用思想史、社会史、文化史的最新研究成果观照考察土改运动。我的研究重点将锁定在这几方面:一、运用人性学理论来观照历史领域时空中的土改运动;二、着重揭示文学创作中对土改运动的偏差再现;三、不同于以往的单一视角,而是从知识分子视角来论述土改小说的分歧。   论文大致章节为以下四部分:第一,概述两类土改小说的故事类型模式;第二,对“偏差”的遮蔽与再现;第三,“地主-农民-知识分子”三者在文中此消彼长的互动关系;第四,将香港土改小说纳入讨论范围。这些方面在已有的研究中欠缺深入的探索,本文将依循这四个面向,依次探讨土改小说的创作状况。
其他文献
“互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相对独立的生命个体之间在学习过程中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的过程,是师生双方或学生之间在教学过程中相互交流思想、传递信息并相互影响的过程.“
荀子思想及其文章一直是学术研究的热点,而现有的荀子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哲学、伦理学和社会学等领域,其它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特别是对于《荀子》博喻现象,学界早有关注,论述颇多
无论是在普通话还是方言部分;作为助词还是语气词研究;在语法还是句法层面,目前对“了”都已经有过多方探讨。笔者对这个问题的关注,缘起于“了”对应于福鼎方言的特殊形态。福鼎
俞德邻,是宋末元初镇江(京口)地区杰出的诗人、学者,以气节和文学为世所重。他以南宋遗民自居,入元后隐退不仕,屡荐不起。又悠游园林,寄情于诗酒,有《佩韦斋文集》,其中存诗七卷,总计
目的:研究灰树花胞外多糖(GLP-1)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方法:发酵培养灰树花,发酵液经醇沉提取得到胞外多糖粗品;经脱蛋白、脱色、流水透析处理得到GLP;组分分离后收集
汉画像艺术是汉代人社会生活的反映,同时也是当时人们审美理想的表现。从汉画像艺术中我们能最直观也最深刻地领悟汉代人心目中的“理想乐土”。与先秦诸子表达的理想不同,也
威廉·亨利希·瓦肯罗德(Wilhelm Heinrich Wackenroder,1773-1798),德国早期浪漫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在他年仅25岁的生命中,他留下了一部重要的文集--《一个热爱艺术的修士的
2015一手爆料随着春季的来临,各大美术馆、摄影节、画廊都开始谋划2015年的展览及活动安排,虽然现阶段很多具体活动还没有得到官方确认,但通过内部人士解析,我们得到了一手消
经济运行概况rn8月份,上海市6个重点工业行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1 726.85亿元,环比增长7.52%,同比增长11.5%,其中,上海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制造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54.36亿元,环比下
王维在宋代的接受情形呈现出一冷一热的局面,诗歌受到宋人的冷遇,而画作获追捧,为后代王维成为文人画之宗主地位奠定了基础。此种接受情形与有宋一代的文化风尚和时代精神密切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