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贿行为的刑法评价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1378897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贪污受贿类案件数量日益增加,加之行贿、受贿类案件复杂多变的特点,司法实践中开始出现行贿人委托中间人参与贿赂的情况,尤其是近两年截贿行为的不断出现,并且参与截贿的方式多变、手段复杂,在司法实践中亦难以定性。之所以难以对截贿行为进行刑法上的定性,一是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中对其乏明确规定,二是因为司法实践中也未形成统一意见,理论界和实务界对此争议不断,各地法院同案不同判现象时有发生。为解决这一难题,本文从截贿行为本身着手,就其行为方式、特征展开讨论,在此基础之上对截贿行为进行分类。随后站在截贿行为合理评价的基本立场上对不同类型的截贿行为进行分析、评判,最终对其法律定性作出准确的评价。希望本次调研结果能为今后该主题的研究提供参考,为司法实践中处理此类案件,区分罪与非罪,提供充分的理论支持。
  本文共计约4万两千字,除导论外正文共分为三章。
  第一章:截贿行为之解析
  这一章意在对截贿行为进行解析,为后面解决犯罪评价问题奠定讨论基础。截贿行为是指在贿赂犯罪过程中,行贿人和受贿人以外的第三人即中间人接受行贿人转交财物的委托之后,将财物部分或者全部非法据为己有的行为。解析认为:(1)截贿行为分别是接受行贿人给付财物并允诺转交的行为和转交财物过程中截留财物的行为两种行为的集合。(2)截贿行为中的财物从给付人角度为不法委托给付物,从中间人角度上属于非法所得物,所有权归属于国家(根据我国《合同法》第59条和《刑法》第64条之规定)。(3)截贿行为与贿赂犯罪行为之间具有关联性,同时又有相对独立性的基本特征。(4)截贿行为分为四种类型:中间人单纯转交中无转交截贿、单纯转交中有转交截贿、介绍贿赂中无转交截贿以及介绍贿赂中有转交截贿。
  第二章:截贿行为刑法评价的基本立场
  本章通过对于不同类型截贿行为的法益侵害分析,建立截贿行为刑法评价的基本立场。论文认为:(1)不同类型截贿行为侵害的法益不尽相同。其中,单纯转交中无转交的截贿行为侵害了单一法益——财产法益,单纯转交中有转交截贿行为侵害了双重法益(行贿罪法益和财产法益),介绍贿赂中无转交截贿行为也侵害了双重法益(介绍贿赂罪法益和财产法益),介绍贿赂中有转交截贿行为则侵害了三重法益(分别是介绍贿赂犯罪法益、行贿罪法益和财产法益)。(2)刑法学界对于截贿行为的三种评价立场均有缺陷。其中,贿赂犯罪从属评价的立场注意了截贿行为与贿赂犯罪的关联性,但忽视了截贿行为自身的独立性。单独评价的立场与此相反,注意了截贿行为自身的独立性,但忽视了截贿行为与贿赂犯罪的关联性,而且,具体单独评价的立场也存在不足。数罪评价的立场将所有的截贿行为一概认定为数罪不合理。(3)截贿行为刑法评价的基本立场应当是根据截贿行为类型分类评价。具体是:对于单纯转交中无转交截贿行为应当单一评价,单纯转交中有转交截贿行为和介绍贿赂中无转交截贿行为应当双重评价,介绍贿赂中有转交截贿行为应当综合后双重评价(对介绍贿赂和行贿根据想象竞合的处理原则综合后与截留财物行为双重评价)。
  第三章:截贿行为的具体刑法评价
  本章在提出第二章分类评价立场基础上对于具体截贿行为作出最终的刑法评价,并对导论中提及的司法案例进行评论。首先对不同类型截贿行为分别作出如下具体评价:第一,对于单纯转交中无转交的截贿行为,因为只存在截留全部财物的行为,符合中间人变占有为不法所有的结构形式,应当评价为侵占罪。第二,对于单纯转交中有转交的截贿行为,截留财物的行为应当评价为侵占罪,转交财物的行为应当评价为行贿罪,最终以侵占罪和行贿罪数罪并罚。第三,对于介绍贿赂中无转交的截贿行为,截留财物的行为成立侵占罪,介绍贿赂行为满足情节严重的评价为介绍贿赂罪,最终以侵占罪和介绍贿赂罪数罪并罚。第四,对于介绍贿赂中有转交的截贿行为,截留财物的行为应当评价为侵占罪,介绍贿赂中转交财物的行为既符合行贿罪帮助犯也符合介绍贿赂罪,根据“从一重处罚”原则以行贿罪评价,最终以侵占罪和行贿罪数罪并罚。然后文末在理清司法裁判思路的基础上对导论中提及的案例类型进行再判断,指出司法判决中的遗漏,并提出正确合理的司法观点以此回应司法分歧。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本文的创新之处:
  1.就截贿行为法律定性分析层面,很多学者直接论述截贿行为的定性评价而没有对截贿行为进行解析,应认为只有将截贿行为解构的基础上,厘定财物的性质和归属厘清,才可在此基础上对截贿行为的法律定性进行分析和评价。
  2.大多数学者只是对个案进行分析,本文在对截贿行为进行分类的基础上综合分类评价,为司法实务类型化分析提供指导意见。
  3.以往学者对于截贿行为的法律定性上所作的分析和研究,大多得出的结论是片面性的,并没有对截贿行为进行全面的论述;本文在充分学习全部相关刑法理论的基础之上,全面收集司法实践中遇到的各类截贿案件,并逐一进行归类,对各类截贿案件逐一进行分析和定性,并将结果汇总,以得出全面、准确的结论。
  本文的不足之处
  刑法理论功底不深,文中对于理论批驳和观点创新方面缺乏深入见解。在语言表述上可能存在功底不佳,对相关表述不够简洁明了,行文略显拖沓。
其他文献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建立在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的基础之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中国目前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仍处在起步阶段,许多治理问题随着合作社的发展逐渐显现。2007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以来,一系列配套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扶持政策的出台也在逐渐改善合作社发展的外部条件,因此,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的治理机制
近年来,社区居民文化需求日益个性化、多元化,仅仅依靠全能型政府模式治理的缺陷日益暴露,而政府购买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便是实现供需平衡的有效途径之一。公共文化服务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作为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内容之一,虽有提及,但并非重点,早期的政府购买主要集中在养老服务等社会工作方面,近年在模式的创新,宏观规划与监督上才有所发展,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政府购买范围、额度都偏小,发展还不够成熟。因此,需要对政府购
学位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只有确保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才能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而农田灌溉是我国北方尤其是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重要决定因素,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作为最重要的农村基础生产设施之一,是农田水利灌溉设施建设的“最后一公里”,其供给状况直接影响农业产出效率,尤其是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生产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当前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供给状况不容乐观,仍然存在较多问题。在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供给
农产品安全问题备受关注,农产品生产的重要主体是农户,农户不规范的生产行为是导致农产品安全问题产生的重要源头。目前在地理标志地区,农产品质量普遍较高,农户安全生产表现较好,地理标志发展为解决农产品安全问题打开了新视角,而关于地理标志对农户安全生产意愿与行为的影响研究,相关文献较少且不够深入。本研究首先依据计划行为理论、农户行为理论、品牌价值理论以及地理标志相关研究成果,构建地理标志对农户安全生产意愿
学位
我国从1996年启动利率市场化改革,到2015年10月取消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的存款利率上限,这意味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历经二十年后基本完成,随着利率走廊机制和两轨并一轨相继开展,利率市场化改革在原来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农商行是一把双刃剑,运用的好,一方面农商行可以以市场化为原则自主协商确定金融产品定价,更合理的配置信贷资源。另一方面可以提高经营效率,减低经营风险;除此之
随着经济体制的纵深发展、金融市场的逐渐完善以及金融产品的不断创新,我国家庭资产配置结构和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不过,居民家庭对金融市场风险资产的“有限参与”严重阻碍了家庭财富增值和资本市场的发展。资源禀赋是家庭成员或家庭本身拥有且能共同受益的资源和能力。资源禀赋的差异程度影响着家庭是否持有风险金融资产和持有深度。鉴于在所有风险金融资产中,股票在我国具有发展时间较长、进入门槛低等特点,所以本文以股票资
自2009年我国开始在政策上逐渐放开以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为主的农地抵押贷款业务以来,十余年的时间农地抵押贷款试点在全国范围迅速展开。这类金融产品本质上赋予农户土地抵押权利,在农村实现了金融市场的资产资本化运作,为农业生产活动提供了资金支持,降低交易费用等成本,提高了我国农村的农业生产效率。关于农地抵押贷款,学者目前已在需求、可得性和收入影响层面等进行了广泛研究,但对于分化农户的收入效应影响研究较少
温度对海洋浮游植物的化学组成有强烈的影响。虽然,在较低和较高的温度下,细胞生物量增加,但几种浮游植物的一个共同特征是:在细胞分裂的适宜温度下,每个细胞中的营养成分(如氮或碳)最低。因此,细胞分裂率和营养吸收率与温度的关系是不相吻合的。这就产生了关于浮游植物生态学和现行的生长和吸收的动力学模式的预报值的疑问。
众所周知,药品是一种特殊商品,药品安全风险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近年来的重大药害事件频发,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药品安全正处在严峻的风险高发期和矛盾凸显期,有必要加强和改进药品安全监管能力。西方国家从上世纪初就开始对药品及其监管问题进行了研究,其针对某项具体监管方案或某项具体药害事件进行评价的较多,而从整体上对于药品安全事故的实质以及监管体制运行的内在机制等问题缺乏深入研究。上世纪90年
学位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下文简称“法释〔2016〕29号”)明确规定污染环境罪可以成立共同犯罪,司法实践上确认了污染环境罪可以成立共同犯罪。但是学界对污染环境罪能否成立共同犯罪仍然存在争议,源头在于对共同犯罪的实质有不同的认识,形成了部分犯罪共同说与行为共同说之争,而污染环境罪的罪过形式尚不明确。由此可见,学界目前对污染环境共同犯罪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