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介导的硬稃稗(Echinochloa glabrescens)对五氟磺草胺的抗药性机理研究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onaz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硬稃稗(Echinochloa glabrescens),广泛分布在安徽、江苏、上海等长江中下游地区,属于水稻田稗属恶性杂草。ALS抑制剂类除草剂五氟磺草胺,是水稻田防除稗属杂草的重要除草剂,近年来有研究报道硬稃稗对五氟磺草胺逐渐产生了抗药性。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介导的代谢抗性,日益成为抗性杂草研究所关注的焦点。为明确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所介导的硬稃稗对五氟磺草胺的抗性机理,本文以抗性种群SHQP-6和敏感种群JYJD-3为研究对象,通过P450抑制剂PBO、马拉硫磷、ABT验证SHQP-6种群中存在由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介导的代谢抗性,同时对P450氧化酶系的含量、活性进行了研究。随后对硬稃稗进行转录组测序,挖掘与抗性相关的P450基因,并进行qPCR验证,从中选择CYP71C2进行功能验证。对以上内容设计一系列试验,得到了如下结果与结论:1.硬稃稗对五氟磺草胺的抗药性与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系的关系研究通过采用整株生物测定法对P450s抑制剂PBO、马拉硫磷和ABT预处理后的硬稃稗对五氟磺草胺的敏感性进行测定。研究发现,与敏感种群相比,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系抑制剂PBO、马拉硫磷和ABT均可不同程度提高SHQP-6对五氟磺草胺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在PBO、马拉硫磷和ABT预处理后五氟磺草胺对抗性硬稃稗种群SHQP-6的GR50值从25.59 g a.i.·ha-1分别降至5.00、6.16和6.69 g a.i.·ha-1,但是对敏感种群JYJD-3却几乎没有影响。通过采用差光度法对施用五氟磺草胺前后抗性及敏感硬稃稗种群相关酶含量进行测定。测定结果显示,五氟磺草胺处理后,抗性种群SHQP-6细胞色素P450含量在0-3d呈现上升趋势,在第3d达到最高值为1.2251 nmol·mg-1pro,3d-7d逐渐恢复至未施药水平。敏感种群总体呈现下降趋势,第三天下降到最低值0.6866 nmol·mg-1pro,且药后1-7d抗性种群各值均高于敏感种群;抗性种群SHQP-6与敏感种群JYJD-3细胞色素b5含量在0-7d呈现总体上升趋势,在第3d达到最高值时抗性种群为 0.8994 nmol·mg-1pro,敏感种群则为 0.3005nmol·mg-1pro。通过对施用五氟磺草胺前后抗性及敏感硬稃稗种群相关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显示,五氟磺草胺处理后,抗性种群与敏感种群的NADPH-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活性在0-3d呈现上升趋势,在第3d达到最高值时抗性种群为0.1623 nmol·mg-1pro,显著高于(P>0.05)敏感种群0.1459 nmol·min-1mg-1pro;抗性种群的对硝基苯甲醚-O-脱甲基酶活性(PNOD)在0-3d呈现上升趋势,在第3d达到最高值为0.8886 nmol·min-1mg-1 pro,而敏感种群药剂处理后呈下降趋势。2.抗五氟磺草胺硬稃稗相关细胞色素P450基因为研究P450s介导硬稃稗对五氟磺草胺代谢抗性的分子机制,本研究使用转录组测序的方法成功得到21077个表达差异基因(15114个上调,5963个下调)。从中筛选出参与硬稃稗代谢五氟磺草胺的233个P450表达差异基因。其中包括157个表达量上调基因,76个表达量下调基因。GO及KEGG分析发现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到代谢进程上。基于在6大数据库Nr,KO,SwissProt,PFAM,GO,和KOG的基因功能注释结果,我们得到了 27个与代谢相关的P450表达差异基因。为了进一步探索这27个基因的表达模式,我们选择与转录组测序一致的时间点对其进行了 qPCR验证。结果表明23个P450基因(18个来自 CYP72A-71C-74A-96A-734A亚家族、及5个CYP81E1-94C1-94B3-714C1-714C2)的相对表达量出现上调。4个P450基因(CYP724B1-711A1-707A7-97B2)的相对表达量出现下调。本章研究中首次在硬稃稗中进行转录组测序,且充分挖掘了与抗五氟磺草胺相关的P450基因。3.抗五氟磺草胺硬稃稗CYP71C2的功能本实验通过在野生型拟南芥中过表达CYP71C2,将构建好的pCambia-CYP71C2GFP载体,转化到农杆菌菌株GV3101,再通过花序侵染法侵染拟南芥。将转化的拟南芥株系进行蛋白质SDS-PAGE电泳及Western blot检测,结果发现CYP71C2在拟南芥中能正常表达,qPCR结果表明CYP71C2在拟南芥中的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相比上调了 24倍多,将转化成功的拟南芥株系培养2代后进行培养皿种子生物测定实验,发现转基因拟南芥株系对五氟磺草胺的敏感性较野生型拟南芥株系下降。同时,在本氏烟草上进行该基因的亚细胞定位,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下观察发现CYP71C2基因主要定位在细胞核上。综上所述,本研究明确了采自上海青浦的硬稃稗种群SHQP-6对五氟磺草胺存在由P450s介导的代谢抗性。并通过相关基因的挖掘、功能验证等一系列实验系统深入研究了其抗药性机理,为水稻田防除硬稃稗等稗属杂草提供了理论指导。
其他文献
脉冲喷射电沉积(又称脉冲电喷镀)技术是一种拥有特殊流场和电场的新型电沉积技术。与传统电镀相比,该技术具有沉积速率快、物质传输效率高和镀层平整致密等优点。Ni-W-P合金镀层具有较好的耐磨性、耐腐蚀性、抗高温氧化性以及较高的硬度,在性能方面能够与铬镀层相媲美并且制备过程相比于镀铬过程更加环保,被广泛的应用于汽车钢板和石油设备的防腐、压铸模具和高硅铸铝材料的表面强化等领域。Si3N4颗粒不仅具有自润滑
妊娠后期到泌乳早期是奶牛生理和代谢适应的重要时期,分娩前胎儿和子宫的营养需求呈指数增长,而营养成分的摄入往往因为内分泌变化、分娩本身以及其他影响摄入的因素而减少,容易产生能量负平衡,这就会对奶牛的健康、繁殖以及乳制品的盈利能力产生直接影响。植物甾醇作为一种绿色食品、饲料添加剂已经广泛应用在人和动物上,其降血脂、抗炎、抗癌以及改善动物体质等作用已被人们所熟知。本试验利用体外发酵的方法,筛选出效果较好
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hydrophila)是一种人-畜-鱼共患的革兰阴性致病菌。其分布和感染宿主范围广,引发的运动性气单胞菌败血症(MAS)对淡水养殖业造成严重危害。已知Ⅵ型分泌系统(T6SS)在该菌的致病性和环境适应性上发挥重要作用。前期研究鉴定嗜水气单胞菌NJ-35菌株中编码1套T6SS。本研究利用基因缺失技术、细菌竞争试验和蛋白pull down技术分析嗜水气单胞菌T6SS假定效
自交不亲和是显花植物在长期自然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广泛存在的生殖隔离机制,它使雌蕊能够拒绝自我花粉的生长。S-RNase介导的配子体自交不亲和是花粉管受到抑制导致不能顺利延伸到子房而完成授粉受精过程,主要由花柱决定子S-RNase和花粉决定子SLF/SFB控制,还有S位点之外的基因参与植物的自交不亲和。为了进一步探索自交不亲和机制,本文以自交不亲和草莓—绿色草莓的自交二代株系Ls-S2-49(Sa
源库关系是作物生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决定作物产量的关键因子。新近研究发现,除叶片外,颖壳、节间等非叶器官均能为籽粒灌浆提供同化物,也是重要的源器官。植株稳定碳同位素组成(δ13C)能反映不同器官的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强度,可以作为指示作物生理代谢特性的育种指标,且可以量化源器官对籽粒灌浆的相对贡献,为作物源库关系研究提供了新手段。本研究采用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相结合,选用宁粳8号为材料,设置两个氮素
灰飞虱、白背飞虱以及褐飞虱是危害水稻生产的三种重要害虫。为控制其发生危害,田间采用的主要手段为化学防治。长期以来的不合理的化学农药使用导致三种飞虱对多种杀虫剂产生了不同水平的抗性。为了解我国白背飞虱和灰飞虱的抗药性水平,掌握其抗药性变化动态和发展趋势,更好地指导田间杀虫剂的合理使用,本文对采自田间的白背飞虱和灰飞虱种群进行了抗药性监测。目前在褐飞虱对吡虫啉产生抗性的同时发现解毒酶P450基因过量表
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是一种从禽类宿主中分离并适应于该宿主的病毒,属正粘病毒科A型流感病毒属,可感染多种宿主。AIV具有独特的进化和适应能力,在新宿主中也有复制和传播的能力,跨物种传播事件时有发生。大多数AIV在水禽中很少或几乎不会引起疾病,但在家禽中的暴发中往往伴随着高死亡率,对养禽业以及人类健康具有极大威胁。因此,开展对AIV的监测以及流行规律的研究具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创新驱动的关键阶段,高技术产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十分重要的引擎。高技术产业创新发展可以有力推动我国技术产业的升级换代,优化当前经济结构,带来技术溢出效应。在此背景下,如何有效促进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的提升,成为现阶段有待探讨的现实问题。近年来,我国为促进高技术产业创新水平发展投入了大量公共资源,与此同时制定了一系列的财税政策以激励企业创新,然而在高投入的支持下,我
小麦是我国主要的农作物,氮素是小麦生长的重要元素之一,增施氮肥是小麦获得高产的重要手段,但现如今农田小麦氮肥施用不合理,氮肥施用量远高于小麦需求量,对农田生态造成严重影响。现如今田间的氮肥管理是小麦优质生产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合理的施用氮肥不仅有利于小麦提高产量,还能减少田间污染。本研究基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不同年份、地点的氮肥、密度、播期、品种等10个小麦田间试验,通过数据整合,将其分成四个产量水平
生猪养殖业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生猪养殖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业面临着越发严峻的环境问题。随着居民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各种环境规制政策的颁布实施,我国生猪养殖业经历重大调整。研究环境规制背景下,我国生猪养殖业区域布局的影响以及其中养殖规模化的调整,对深入理解我国生猪产业的发展与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利用长时间跨度的数据对我国生猪区域布局以及规模调整的现状以及演变规律进行描述,分析其中环境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