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小学课程资源建设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牡丹江师范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xunjun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课程资源的广度和深度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基础教育的发展,决定着课程实施的水平。缺乏课程资源的支持,教师的先进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也将难以推进实施。乡村教育作为基础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其课程资源建设状况是当前乡村教育改革面临的一个难题。科学建设乡村课程资源,是深化教育改革、提高乡村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本研究基于已有的文献研究,编制调查问卷对H、R两地区381名乡村教师发放问卷,调查课程资源建设现状,同时对乡村小学管理者进行访谈,探究其影响因素。通过运用数据分析软件,对乡村小学课程资源建设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并结合实地观察以及访谈结果发现,乡村小学课程资源建设存在:硬件资源配备不足,部分设施闲置;人力资源数量不足,优质社会资源利用率低;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不足,忽视优质网络资源;课程资源应用效果欠佳,弱化资源建设质量等问题。从课程观念、信息素养、学校条件、教育管理政策方面探究其影响因素,提供有针对性的策略,如:教师应重视课程资源建设中人的主体作用,促进家校社多方合作;学校积极应用网络优质课程资源,提高教师信息素养;社会应加大薄弱学校支持力度,完善乡村办学条件;完善课程资源建设保障体系,营造良好教育氛围等策略,为乡村小学在课程资源建设方面提供实践支撑。
其他文献
在国家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及越来越重视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大背景下,将劳动教育融入思政课,在思政课中体现、强化劳动教育,实现初高中两个学段劳动教育的一体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但要在初高中两个学段的思政课教学中实现劳动教育的一体化,还存在在教学过程中未能做到将教材内容有效重复、未能把课标内容有效衔接、教学方式缺乏创新、学习评价方式缺乏一体化设计等问题。要实现思政课中劳动教育的一体化,教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着力推进以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为核心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本文运用量化文本分析方法,以2015—2021年210份省级政府工作报告文本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实际执行过程中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注意力的动态变化和地区差异。研究发现:省级政府对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关注缺乏连贯性且有明显的区域差异;农村土地制度三项改革中,相对于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改革和宅基地制度
边和角是平面几何图形以及立体几何图形中的两个基本要素,也是分析几何图形性质时经常考虑的两个维度.三角形和四边形同属于多边形,但是一个名称里面有"角",但另一个却是"边",三角形为什么不叫三边形?四边形为什么不叫四角形?本文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和分析,并对三角形与四边形的教学提出了改进建议.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也是我们党工作的关键所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后,“三农”问题有了很大的改善,在党的二十大会议上,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资本是发展的基石,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根本。要充分发挥金融的资源配置功能,引导资源向农村经济薄弱领域倾斜,最终实现农业生产能力提高、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农村治理能力增强、农村居民安居乐业。
目的 探讨过塑腔镜器械图谱在腔镜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19年1月—10月使用过塑腔镜器械图谱前的腔镜手术120台作为对照组;以2020年1月—10月使用图谱后的腔镜手术130台作为观察组。对比2组器械准备质量、器械功能质量、器械准备差错率、零部件遗失率、手术科室医生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器械准备质量良好率、器械功能质量良好率、器械准备差错率、零部件遗失率分别为96.92%,98.46%,
农民富则国富,要实现共同富裕,必须扎实推进农村农民共同富裕。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力度”,农民工作为一类特殊的群体,是普惠金融服务的薄弱环节之一。在新时期、新征程,做好面向农民工群体的普惠金融服务,发挥金融在助力农民工增加收入的积极作用,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和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贵州省为例,简要分析农民工金融服务现状和问题,并提出
《庄子》主张“道不可言”却又反复论道,这一内在相悖不免引起逻辑质疑。但《庄子》的表达有其特殊之处,即作者对其论道中所存在的悖论和可能的读者质疑已先有自觉,他是在主动反省之下依然坚持悖反的表达。因此读者不应轻率斥之为作者疏漏,而当尊其为一种作者有意使用的语言策略,优先听从作者自觉的指引。通过悖论自觉,庄子想要表明:为应付名辩语境,他精心构造了这一论道悖论,使用了所谓“吊诡”或“卮言”的表达策略;他想
作为中国农村三块地改革的其中之一,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在实施全面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自多个试点地区陆续实施改革政策及相关配套措施以来,中国农村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取得一定的伟大成绩,土地征收目录越来越明确,征地监管程序越来越规范,征地补偿标准越来越完善,土地征收范围越来越合理,征地保障机制越来越健全。但是,当前中国农村土地征收制度改革还存在土地征收范围较大、征收程序不健全、征收补偿标准较低及保
农村土地征收制度是中国土地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框架,通过梳理中国农村土地征收制度变迁的历史轨迹,发现其在变迁模式、变迁路径与变迁过程上呈现出三重变迁逻辑,而制度环境、制度系统、观念与行动者之间的协同互动则构成其变迁的动力机制。反思过去,展望未来,为推动农村土地征收制度的长远可持续发展,使其进入良性循环的制度变迁轨道,需要进一步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