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转录组测序挖掘甜荞自交不亲和相关功能基因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rryliu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甜荞(Fagopyrum esculentum M.)属于蓼科(Polygonaceae)荞麦属(Fagpyrum)作物,起源于中国,具有生长期短、适应性强的特点,是很好的救灾填闲作物和重要的蜜源作物,具有多种营养和保健成分(芦丁、槲皮素、不饱和脂肪酸、抗性淀粉、β-葡聚糖等),且富含铁、钾、锌、硒等体容易缺乏的矿质营养元素,对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便秘等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已成为21世纪人类的绿色食品之一。大多数甜荞品种是花柱异长型自交不亲和,主要依靠虫媒和风媒传粉,阴雨天传粉受限,导致结实率低,产量不稳定。目前,荞麦育种家通过甜荞野生种培育出花柱等长型自交亲和甜荞品种,但其自交亲和性分子机制仍不清楚。因此,挖掘控制甜荞花型和育性的相关基因,对明确甜荞自交亲和性分子机理与调控网络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甜荞存在的3种花柱类型是自交亲和或不亲和的重要表现特征,本研究对花柱异长型且自交不亲和的乌克兰大粒荞长柱花雌雄蕊、短柱花雌雄蕊和自交亲和性的甜自21号等柱花雌雄蕊进行转录组测序(n=3),分别获得55,733,278,51,235,976,53,401,442;61,912,778,65,372,118,58,608,248;58,204,792,52,412,146,55,677,058个高质量的Cleans reads;拼接后获得283,170条平均长度为1351bp,N50为2040bp的Unigene,其中有68,813条差异表达。与等柱花雌雄蕊比较,长、短柱花雌雄蕊均差异表达基因共40227条。通过对差异基因进行GO功能富集和KEGG代谢通路分析,倍半萜和三萜化合物合成途径(ko00909)共富集到79个差异基因,长柱花雌雄蕊(L-型)和短柱花雌雄蕊(S-型)同时上调表达42个,下调表达37个。萜类化合物骨架合成途径共检测到具有95个差异表达基因构成的13种关键酶;与自交亲和等柱花雌雄蕊比较,自交不亲和长、短柱花雌雄蕊有9种关键酶上调表达,共47个基因构成。长柱花雌雄蕊相对于等柱花雌雄蕊上调表达基因“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途径,其中AUX/IAA、JA和GA在长柱花雌雄蕊中上调表达基因分别为102、10和11个Unigenes,推测萜类化合物和植物激素可能是引起甜荞自交不亲和的重要原因。本研究共检测到79类转录因子,MYB(900)转录因子注释到的最多,其中差异表达基因273个。与等柱花雌雄蕊比较发现,长柱花雌雄蕊中94个上调表达,125个下调表达;短柱花雌雄蕊中106个上调表达,125个下调表达,即MYB转录因子在长、短花雌雄蕊中以下调表达为主。本研究共检测到507个b HLH转录因子,其中139个在长柱花雌雄蕊、短柱花雌雄蕊和等柱花雌雄蕊甜荞中差异表达;与等柱花雌雄蕊对比,发现长柱花花柱雌雄蕊中49个上调表达,90个下调表达;短柱花雌雄蕊中52个上调表达,87个下调表达,即b HLH转录因子在自交不亲和甜荞中低表达,自交亲和甜荞中高表达。本研究共检测到301个MADS转录因子,其中71个差异表达;与等柱花雌雄蕊对比,长柱花雌雄蕊中32个上调表达,18个下调表达;短柱花雌雄蕊中48个上调表达,18个下调表达,即MADS转录因子在自交不亲和甜荞中高表达,自交亲和甜荞中低表达。因此,推测MYB转录因子下调表达和MADS转录因子上调表达是影响甜荞自交不亲和的重要原因;b HLH转录因子上调表达有可能促进花柱等长,同时对甜荞自交结实有重要意义。U-box超家族基因在长柱花和短柱花雌雄蕊中上调表达,在等柱花雌雄蕊中下调表达,说明自交不亲和甜荞U-box超家族基因表达量较高,自交亲和甜荞U-box超家族基因表达量较低,推测U-box超家族基因影响甜荞育性。本研究共检测到149个聚半乳糖醛酸酶(PG)基因,其中差异表达基因41,Cluster-11933.188810和Cluster-11933.7507基因在短柱花雌雄蕊中高表达,Cluster-11933.49197、Cluster-11933.196860、Cluster-17216.0、Cluster-11933.124272和Cluster-11933.20 6658等基因在自交亲和甜荞中高表达。通过q RT-PCR验证FePG1-Like(Cluster-11933.7507)基因在短柱花中高表达,器官特异性验证仅在花中高表达,FePG1-Like基因是甜荞短柱花形态形成的关键基因。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FePG1-Like基因编码一种稳定的跨膜蛋白。与GFP-FePG1-Like超表达荧光信号载体转烟草,预测FePG1-Like基因在细胞膜和细胞质内结果相一致。
其他文献
家蚕天然彩色茧分为黄红茧和绿茧两大类,是特色纺织原料。类胡萝卜素和黄酮类物质分别是黄红茧和绿茧的主要色素成分,这些天然色素的存在赋予天然彩色蚕丝抗菌、抗氧化等独特的优良性能。黄红色系蚕茧的色素只存在于丝胶中,绿色茧的色素在丝素和丝胶中均有分布,这使绿色茧丝具有独特的开发价值。对家蚕天然绿茧形成机制的研究,在揭示有关黄酮类物质在昆虫体内代谢和转运的理论基础上,可为绿茧的开发利用提供重要的指导。新绿茧
油菜是世界最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其含油量是重要的经济性状,也是决定油菜产量、品质的关键因素。菜籽油含有丰富的脂肪酸和多种维生素,对人类身心健康有利,是非常优质的食用油。由于油菜种子油脂的遗传特征复杂(属主基因+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受自身遗传发育的调控及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目前所育成的高含油量油菜品种较少,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食用油需求。选育高含油量油菜品种一直是油菜育种的重要目标之一。本
甘蓝型油菜是农业上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它对全球油料种子的生产贡献巨大。在油菜种植过程中,油菜不断受到菌核病和倒伏的影响,导致大量降低油菜种子产量,并使种子的含油量降低,营养成分改变。木质素是存在于植物次生细胞壁中的复杂聚合物。对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机械支撑,病虫害防御和水分运输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木质素通过改变细胞壁的机械性能从而限制病原菌向宿主细胞的扩散以及获取宿主的营养物质。木质素的复杂性和特
埃及伊蚊(Aedes aegypti)是疾病传播的重要媒介,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双翅目蚊科,在全世界广泛分布。其为完全变态昆虫,生活史包括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成虫雌蚊需要吸取脊柱动物的血液才能繁衍后代。埃及伊蚊能够传播多种疾病,包括登革热、黄热病、寨卡、基孔肯雅热和疟疾等,不断地威胁着人类健康。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度约为21-25 bp的短链非编码小分子,能够在发育、代谢
油菜分枝数是影响油菜产量的重要株型性状之一,合适的分枝数一直是油菜理想株型育种的一个主要指标,因此,阐明油菜分枝发育的调控机制对高产育种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前期通过对分枝数性状QTL分析、GWAS分析以及e QTL分析,将控制油菜分枝数的位点进行了精细定位并预测基因BnaBOI为调控分枝数候选基因,接着成功构建BnaBOI基因的超表达载体,并已获得超表达BnaBOI转基因拟南芥,通
为探明增施氮肥结合喷施激素对套作甘薯生长发育、光合作用、氮素吸收利用以及产量品质的影响,为玉米/甘薯模式下有效提升甘薯生长势和实现甘薯高产优质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际生产指导。试验以渝薯50为材料,采用3水平N和4水平激素的二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施氮量以75 kg/hm~2为基础(N1),增施到150kg/hm~2(N2)和225 kg/hm~2(N3);叶面喷施激素为不喷施(H1)、喷施GA3(H2
先天免疫系统是宿主抵御病原微生物入侵的第一道防线,STING作为哺乳动物抗病毒先天免疫应答中的关键介导者,被环二核苷酸c GAMP诱导聚合并招募下游信号分子TAK1、IRF3等来共同调控抗病毒因子的产生,STING的分子作用机制一直以来都是免疫学研究的热点。与之相比,昆虫STING虽然在功能上与哺乳动物STING相似,通过激活NF-κB转录因子Relish来介导抗病毒或抗菌先天免疫应答,然而昆虫S
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是一种重要的油料作物,是最主要的食用植物油的来源之一。但是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油菜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遭受着各种各样的不利环境,严重限制着其生长发育和产量。其中干旱胁迫是最严重的不利环境之一,可以引起氧化胁迫,打乱植物体内的水分和离子的平衡,使相关蛋白质的功能改变甚至丧失,从而严重影响油菜的生长和产量。因此研究干旱胁迫下植物的抗旱机制、探讨响应干旱胁迫的调控网络
油菜既是油料作物,同时又属于经济作物,不仅在全世界广泛种植,在我国的种植面积也很大,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种子萌发是油菜植株形态建成的重要生育期,也是容易受到各种生物及非生物胁迫最脆弱的起始阶段。我国油菜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以酸性土壤居多的区域,铝毒成为酸性土壤中影响油菜种子萌发的重要胁迫因子。因此筛选出种子萌发过程中耐铝毒种质可以为油菜生产提供选种依据,同时找出与种子萌发铝毒耐性相关的相关SNP位
油菜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菜籽油因其脂肪酸组成的多样性,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清洁燃料及工业生产中。在我国油菜有限的种植面积下,根据生产需要改善菜籽油脂肪酸组分是当前油菜育种的主要任务之一。所以研究油菜种子脂肪酸代谢的遗传机制和挖掘优良候选基因对于改善菜籽油脂肪酸组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10D130和甘蓝型油菜常规品种中双11构建的高世代重组自交系(RIL)为研究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