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际高能粒子的太阳源区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tsail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太阳高能粒子(Solar Energetic Particles,SEPs)是太阳磁场能量剧烈释放过程中产生的能量范围从几个keV到几十个GeV的非热粒子流。自1942年被首次观测到以来,SEPs就一直是太阳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中比较活跃的研究领域。SEPs携带着丰富的信息,如粒子能谱、元素丰度和电离状态等,通过这些信息可以了解其源区的性质和粒子的加速机制。对SEPs的研究可以促进太阳物理学基础研究的进展,同时对空间灾害性天气的预报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具有地球物理效应的大型SEPs事件上。通过空间卫星和地面中子监控器的粒子资料,并结合对太阳活动区的多波段观测,讨论了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Coronal Mass Ejections,CMEs)对行星际粒子的贡献。论文的具体组织如下:   第一章介绍了SEPs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三种源区(耀斑、CME和日冕磁场重构),三种分类(脉冲和缓变、混合型以及即时和延迟事件),三种加速(直流电场、随机共振和激波加速)。在本章中还说明我们的工作主要是研究在大型即时事件中耀斑对粒子加速的重要作用,从第二章到第五章即是对这几个工作的介绍。   在第二章中,我们得到了三个伴随大型SEPs事件的双带耀斑的磁重联率,并与γ射线、硬X射线、微波以及非热粒子流量进行比较。其相关性说明耀斑的能量释放主要发生在重联区磁场大规模的耗散过程中,磁重联及其感应电场可以对非热粒子进行有效加速。   在第三章中,我们通过对活动区磁场的外推、射电频谱的分析以及日冕大尺度扰动的观测等方法,证明了在大型SEPs事件中一定存在着从耀斑活动区到行星际空间的开放磁场,在重联区被加速的高能粒子可以沿着这些开放磁场逃逸到行星际空间中去。   第四章分析了无散射和有散射情况下几种不同的高能粒子释放时间的计算方法。我们计算了几个大型SEPs事件中行星际粒子在太阳上的释放时间,发现其与耀斑的非热辐射并不矛盾。并且说明在很多研究中,将粒子的释放时间与软X射线的起始相比较从而排除耀斑加速的作用是不合理的。   第五章讨论了耀斑和CME对行星际粒子的贡献。我们发现在大型SEPs事件中,行星际粒子往往会表现为两个阶段的注入。脉冲阶段的粒子与耀斑相关,其能谱表现得比较硬;而缓变阶段的粒子主要由CME驱动的激波所加速,其能谱则比较软。对太阳23周地面宇宙线增强(Ground Level Enhancement,GLE)事件的统计研究也表明,耀斑加速对行星际粒子的贡献是完全必要的。   最后两章给出了本文的结论,提出了我们下一步的工作方向,讨论了太阳高能粒子研究中存在的困难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并介绍了正在进行和即将开始的空间探测计划。对SEPs多方位、高时间和空间分辨率的观测,必将带来新一轮的研究热潮,其前景十分光明。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研究了虚拟仪器技术在氢原子钟远程监测系统中的应用,以氢原子钟为监测对象,构建了一个基于虚拟仪器、网络和数据库技术的氢原子钟远程监测系统。该项工作也是中科院
VLBI、SLR、GPS等空间测地技术以毫米级的精度测量地球的整体运动(地球自转、章动)和地球的局部运动(板块构造运动、潮汐形变、地面负载形变、空间环境变化等),使地球动态变化
PDA上嵌入GIS的卫星导航定位技术,是当前导航界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本文主要通过使用EVC++编程,结合GPS卫星导航技术和电子地图技术,进行面向嵌入式设备PDA定时、定位、导航
张家口矿业集团康保煤矿原属河北省康保县管理,2004年7月购并到邯矿集团,2006年底并入河北金能张矿集团。康保矿的主力生产井——张纪井,始建于1993年8月,1998年9月投产,原
为了获得遥远宇宙天体的各种信息,天文观测开始转向太空、南极等天文观测条件极为优越但环境非常复杂的地区。望远镜的使用模式也从传统的人工操作向自主式、网络化、远程控制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嵌入式系统已经在我们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取得广泛的应用。精简的CPU架构、高效的处理能力以及低功耗等优势让ARM系列的微处理器遍及通信系统、网络系统和
尽管广义相对论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为了建立一个能够包容量子力学和宇宙学观测结果以及日益提高的实验精度的理论,许多其他的引力理论也应运而生,其中标量—
研究了煤矿用连接环技术性能要求及其失效形式,系统地试验研究了连接环用铜20MnVB 亚温淬火工艺,分析比较了二相区加热温度、加热时间、回火温度变化及不同加热速度下对复合
星系的恒星形成性质及其随环境变化的规律对理解星系的形成与演化有着重要作用。不同的研究团组根据Sloan巡天(SDSS)数据分析星系物理性质及星系所在的大尺度环境。我们分别
基于光强分布的波前恢复技术主要是利用离焦面的光强分布,通过相应的恢复算法获取波前信息。由于该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抗振动,测量精度高等优点,因此在主动光学及自适应光学的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