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脉冲式摩擦纳米发电机的自驱动光传感系统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zvi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AI)等的迅速发展,需要数以十亿计的传感器获取准确可靠的物理信息。作为最重要的传感器之一,光探测器在自动控制,光度计量,激光稳瞄,红外成像等领域起到关键作用。目前的光探测器大多依赖线路供电,这不但浪费资源而且增加了光传感系统的体积、限制了光探测器的移动性和独立性。在一些不便铺设供电线路的场景中,使用电池供电是一种常见的替代方法。但电池的使用不仅限制了光探测器的使用寿命,且带来维护成本高昂和回收困难等问题。此外,废旧电池的不当处理还会导致环境污染。因此,迫切需要开发无需外部电源供电的自驱动光传感系统。现有的自驱动光探测器主要是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TENG)和光探测器间的阻抗匹配效应工作的,即光强变化引起的光探测器阻抗变化导致TENG输出电压或电流的显著变化,从而利用TENG的输出电压或电流表征光强。然而,TENG的输出电压和电流同时受负载阻抗和工作频率两个因素的影响。实际环境中的机械能普遍具有随机性,很难保证TENG工作频率的恒定,即无法保证光传感结果的准确性,限制了自驱动光探测器的实际应用。此外,紫外光作为一种波长短、频率高的不可见光,近距离高强度的紫外辐射会对人体造成损害,急需开发自驱动无线紫外光传感系统。通过TENG驱动LC电路发射电磁波是实现传感信号无线传输的可行方案,但是TENG与电感电容(LC)电路间严重的阻抗失配导致LC电路无法获得足够的能量发射电磁波,阻碍了自驱动无线紫外光传感系统的发展。为了解决基于传统TENG与负载光探测器阻抗匹配效应构建的自驱动光探测器无法在机械能随机的环境中保障光传感结果准确性的问题。研究发现,传统TENG等效为电压源和可变电容的串联,工作频率的改变会引起电容等效阻抗即TENG等效内阻的变化,导致其输出电压和电流随之变化。与传统TENG不同,脉冲式摩擦纳米发电机(Pulsed-TENG)等效为电压源、定值电容和同步触发开关的串联,其等效内阻为零,因此可以保持输出电压最大化且不受自身频率和负载阻抗变化的影响。在第二章中,开发了一种基于Pulsed-TENG的自驱动光探测器,其中RF-Pulsed-TENG为自驱动光传感系统的电源,阻变型光探测器为传感器,LEDs为报警器。通过对自驱动光探测器的性能测试,证实了转动式Pulsed-TENG的转动频率不影响光传感结果。开发了电流检测和电压检测两种检测模式,电流检测模式中,输出电流随光强的增加线性增加,光强的检测范围是0~1 W/m~2。电压检测模式中,输出电压与光强度呈反比,光强的检测范围是9~403 W/m~2。最后,设计了自带光强显示功能的自驱动光传感系统,可通过点亮LEDs的个数表征光强。该自驱动光探测器适用于利用实际环境中随机频率的械能实现自驱动光传感。为了解决TENG与LC电路间的阻抗失配问题,已有科研人员通过机械开关或电子开关调控TENG产生脉冲输出从而实现对LC电路的驱动。但是,机械开关闭合瞬间的抖动、长期使用后的磨损,均会在振荡信号产生的初期引入高频分量,影响信号质量。电子开关受器件响应和恢复速度的制约,限制了LC电路发出电磁波的频率,最终影响信号传输距离。第三章中,发展了一种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诱导针-针空气放电的自驱动无线紫外光传感系统。输出性能长期稳定的软接触式摩擦纳米发电机(SC-TENG)为自驱动系统的电源,针-针空气放电开关用于紫外光检测并调控放电状态,信号的无线传输通过两个LC电路间的磁感应耦合实现。调控放电状态至电晕放电时,TENG输出的能量几乎完全被空气放电消耗,因此LC电路处于静默状态无电磁波发射。此时若针-针空气放电开关被达到阈值强度的紫外光照射,会使放电状态变为电弧放电。由于电弧放电消耗的能量很小,LC电路可获得充足的能量产生振荡并发射电磁波,接收端LC电路捕获信号后会发生同频谐振,进而实现对紫外光的自驱动无线传感。对波长为365 nm,强度为200 m W/cm~2的紫外光,该自驱动无线紫外光传感系统的响应时间为5 s,恢复时间为10 s,信号无线传输距离为3 m。该系统为危害人体健康的高强度紫外光检测提供了解决方案,是一种通过TENG驱动LC电路实现自驱动无线传感的新方案。在本论文中,开发了基于Pulsed-TENG的自驱动光传感方案,使光传感的结果不受Pulsed-TENG频率的影响,可收集环境中的随机频率的机械能并完成自驱动光传感。基于TENG诱导针-针空气放电发展了无线自驱动紫外光传感系统,为危害人体健康的高强度紫外光检测提供了自驱动无线传感的新方案。
其他文献
泰伯效应也称周期结构自重现效应,有整数泰伯效应和分数泰伯效应,是一种近场衍射和干涉效应。泰伯效应在光学计算、光刻、光成像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原子介质因其可重构性、参数灵活可调等特性,在空间光场调控相关研究领域被大量研究。自加速光因其无衍射、自弯曲、自加速、自愈合等特性,激发了诸多领域科研学者的研究兴趣并得到了广泛研究。值得一提的是,自加速光场的自加速行为是指光场主瓣的传输动力学特征自加速,而整个波
学位
随着水下科学探索的发展,水下摄像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为稳定跟踪拍摄水下目标的影像,需要摄像装置能够在抗外部干扰的情况下同时可以随目标点的移动而调整拍摄角度。摄像稳定平台是一种能够搭载摄像装置在外部干扰下保持稳定并且能按照期望轨迹运动的装置,能够使摄像装置在其作用下完成空间三个自由度的运动,保证摄像装置能够随时调整拍摄角度以达到稳定拍摄运动目标的目的。绳驱动并联机器人是一种将绳索作为驱动单元,在
学位
卟啉分子是由众多π电子组成且高度共轭的大分子杂环有机物。卟啉及其衍生物有良好的吸光性、平面性和电子传输性。卟啉自身可以通过表面修饰和变换腔体金属来调整分子性质,且由于具有共轭结构,热稳定性也很好,可用于制造性能优异的光电器件。可是,虽然卟啉在Q波段有很强的吸收,但在Q波段和Soret波段之间的吸收却很小。而这一波段的光是太阳光谱的主要部分,对该波段的光进行充分利用可以有效提高光电转换效率。选取光学
学位
随着工业科技的发展,空气质量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愈发严重,其中PM2.5的影响尤其突出。所以如何加强对PM2.5进行精准监控和精确预测,从而及时做出一系列的防治措施,已经成为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研究课题。当前生活中的常见的传统监测方式多为单点固定方式,即采用某个点数据去代表大面积区域的整体PM2.5浓度值,但实际上,一个点的数据难以描述全区域内部的PM2.5浓度分布,而且所建立的模型在对PM2.5预测时
学位
近年来,铜锌锡硫(CZTS)薄膜太阳能电池由于其组成元素储量丰富、价格低廉而受到人们的极大关注,尽管CZTS的最高光电转换效率已经达到了12.6%,但当前的效率还远远落后于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和其自身的最高理论转换效率(32%)。其中主要的原因在于CZTS纯相形成的相窗口较窄,CZTS作为一种四元半导体材料,其组成元素众多,反应过程极其复杂,反应路径难以控制,在反应过程中极易生成杂
学位
自从激光技术出现以来,非线性光学飞速发展。作为非线性光学的重要分支,三阶非线性光学的研究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研究和制备新型三阶非线性光学材料对于光通信、光信号处理和光存储等光子学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价值。二维层状材料由于其特殊的物理和电子结构,在非线性光子学的应用领域大放光彩。石墨烯作为一种典型的二维材料已经应用到众多领域。由于石墨烯的高载流子迁移率和宽带吸收等性质,科研人员致力于石墨烯在非线
学位
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uantum Dot Light-Emitting Diodes,QLED)因其发光波长连续可调、色纯度高、色域广、亮度高、稳定性好等优点在新一代照明与显示领域备受关注。因此,国内外对此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包括材料合成、器件结构的优化以及界面修饰等,使器件的外量子效率(External Quantum Efficiency,EQE)、亮度以及寿命等参数得到明显提升。截止目前,绿
学位
随着环境问题的加剧和能源的日益短缺,人们对使用清洁能源的呼声越来越高。太阳能作为一种绿色、可再生能源,其充分开发和利用,必将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途径。太阳能电池作为太阳能的一种利用方式,近年来备受关注。商业化的碲化镉(Cd Te)、砷化镓(Ga As)和铜铟镓硒(CIGS)的光伏器件效率已经达到了22.1%、29.1%和23.4%,以硅材料为核心的晶硅、多晶硅和非晶硅太阳能电池,效率分别达到了2
学位
半导体量子点(QDs)由于具有发射波长可调、稳定性好、色纯度高、可溶液制备、制备成本低等优势受到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目前,高性能、高稳定性的电致发光器件主要以Cd/Pb基量子点为发光材料,但Cd/Pb元素的高毒性严重威胁着环境和人类健康,是实现工业化应用的主要障碍。因此,近些年来无重金属量子点发光材料成为研究者广泛关注的目标。其中InP基发光材料不仅具有较大的激子玻尔半径(10 nm),并且具有与
学位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数字化技术不断重塑人类社会的经济生活。尤其在2020年以后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各行各业的企业运营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各项经营活动都向线上转移,数字技术成为企业商业化的核心元素。对于寿险企业而言,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正是依靠不断兴起的保险科技进行发展。而寿险在当今人们生活中重要性愈发凸显,寿险保费收入在我国总保费收入的比重也逐年上升,在2020年甚至达到了73.64%,说明人寿保险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