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
以安徽省为例,通过对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的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现阶段影响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的关键因素,讨论提升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的发展策略,提出相关建议。
研究内容:
1.分析安徽省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对比安徽省不同地区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的差距,了解可能的影响因素;
3.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影响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的主要因素;
4.提出提升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的相关建议。
资料和方法:
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于中澳项目《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评价研究》课题对安徽省的调研。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在安徽省选择3个地级市(由北向南分别是N市、M市和S市),每个市选择2个县(区),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收集所选县(区)所有乡镇卫生院2008-2011年的基本数据。在每个县(区)内选取1个乡镇卫生院对机构负责人和医务人员进行访谈。本文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了解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及其发展趋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统计方法初步分析服务能力的影响因素,用多元线性回归综合分析服务能力的影响因素。数据录入用Epidata3.1软件,数据分析运用Stata12.0软件。
主要结果:
服务能力及其发展趋势:
1.大专以上学历数和中级以上职称数以及其所占比例逐年提高,在岗人员数与编制数之间的差距加大,空岗率和空编率较高;
2.乡镇卫生院总收入和总支出水平提高,财政投入比重大幅增加,药品收入比重显著下降;
3.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面积、住院床位和万元以上设备数,以及机构总资产和固定资产均稳步提高;
4.基层卫生综合改革前后人均年收入增长,工作量大幅增加,医务人员积极性不足,激励机制效果并不明显;
5.2008-2011年门急诊和住院人次数有所下降,计算机建档数、慢性病管理数和老年人健康管理数均显著提高。
1地区间的对比分析结果;
1.M市在三市中人均GDP和服务人口数最高,其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的各项指标如人力资源数量、设施设备、人员工资和服务提供水平也最高,二者趋势一致,说明服务能力可能与经济社会水平相关;
2.在三市中比较,S市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的各项指标在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卫生综合改革前后增幅较大,趋势平稳,说明S市在改革过程中政策执行的效果比较好。
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1.门急诊人次数的正相关因素为在岗人员数和医疗收入,负相关因素为编制数和中级以上职称数;
2.出院人次数的正相关因素为大专以上学历数、中级以上职称数、医疗收入、住院床位数和服务人口数,负相关因素为万元以上设备数。
3.计算机建档数的正相关因素为编制数、财政补偿收入、业务用房面积,负相关因素为在岗人员数、中级以上职称数和人员工资;
4.高血压规范管理数的正相关因素包括编制数、医疗收入和入均GDP,负相关因素包括大专以上学历数和人员工资;
5.老年人健康管理数的正相关因素包括编制数、大专以上学历数、医疗收入、服务人口数和人均GDP,负相关因素包括在岗人员数、住院床位数和人员工资。
结论:
1.乡镇卫生院的服务能力明显提升,但尚不能满足居民的卫生需求;
2.乡镇卫生院基本落实了其功能定位,但卫生资源在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方面的分配不合理;
3.服务能力存在地域差异,人均GDP和服务人口数是重要外部影响因素;
4.人力资源是主要内部影响因素,硬件投入对服务能力的提升有限。
建议:
1.从满足卫生需求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出发,提高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
2.利用新医改契机,巩固基层综合改革成效,为提升服务能力提供政策环境;
3.以提高管理水平和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突破服务能力的发展瓶颈;
4.充分利用电子健康档案,推进信息化建设,促进服务能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