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家族叙事研究——以鲁国季孙氏家族为例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cq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封建制以宗法制为根基,是建立在家族系统之上的政治系统,因此家族是当时不容忽视的一个部分,家族观念也深入人心。由于社会的动荡和变革,天子、诸侯的权利逐渐倾斜于大夫家族,伴随着大夫家族成为时代重心之所寄,家族也因此成为整部《左传》叙事的着眼点之一。就鲁国而言,《左传》家族叙事主要围绕“三桓”即孟孙氏、叔孙氏和季孙氏来展开,其中季孙氏家族叙事无疑居于更为重要的地位。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对以季孙氏家族叙事为代表的《左传》家族叙事进行论述:第一章为“《左传》季孙氏家族叙事的文化内涵”。任何叙事本质上都是一种文化行为,因此文化蕴涵是叙事的必然伴生物。本章从春秋时人的天命观和对“德”的推重入手,探讨《左传》家族叙事中的文化内涵,更是以季孙氏家族叙事为重点进行了分析。第二章为“季孙氏家族叙事艺术”,分为人物塑造和叙事艺术探析两节。人物是叙事作品突出的美学内容之一。由季友、季文子再到季武子、季平子、季桓子和季康子,在《左传》作者刻画人物的过程中,季孙氏家族整体的得失呈现了出来。此外,第二节对季孙氏家族叙事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叙事技巧进行了分析,有利于对《左传》叙事魅力的进一步感知。第三章为“《左传》家族叙事及其对后世文学之影响”。在前两章对季孙氏家族叙事文化内涵和叙事艺术两方面进行考察的基础上,本章尝试对整部《左传》家族叙事的总体特征进行归纳和概括,进而探索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其他文献
阿瑟·米勒是20世纪美国最重要的戏剧家之一,他创作了多部经典作品,并获奖无数,尤其是中期戏剧《都是我的儿子》、《推销员之死》、《萨勒姆的女巫》为他赢得了国际性的声誉。阿瑟·米勒身为犹太后裔,犹太传统文化对他产生了深远影响,这种影响渗透到他的戏剧创作中,形成最明显的特点就是犹太性。相比早期戏剧对犹太人生活的直接描写与后期戏剧对反犹大屠杀的创伤书写,其中期戏剧中并未点明人物形象的犹太人身份,也没有出现
学位
田耳作为当代的青年作家,他的身上有着诸如“70后”、湘西作家、底层写作等众多主流标签。纵观田耳创作的《风蚀地带》、《一个人张灯结彩》、《天体悬浮》等作品,他始终对焦小城镇中的人和事,但是他又在“底层”的故事中另辟蹊径,书写底层生活中的“奇人奇事”,例如“警察、凶案、罪犯、悬疑”都是田耳小说的热词,这些要素又使他从标签中脱离出来。对田耳的小说进行研究,笔者发现田耳有意创作出一个属于底层平民的“佴城世
学位
自《红楼梦》诞生以来,研究者分别从文献、文化及文本三个角度入手对其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这种互不关涉的研究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读者对《红楼梦》的整体把握。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红学家梅新林在一次红学会议上提出新时期的《红楼梦》研究中文献、文化与文本之间应相互“融会贯通”。所谓“三文”,分别指的就是文献、文化与文本。“三文融通”就是指的《红楼梦》的相关文献、文化与文本三者之间
文学期刊既是独立的流通产品,又是具体文学作品的承载者,与文学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文学领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观察整个文学史发展变化的切入点,更是文学研究必不可少的环节。《十月》是纯文学期刊的重镇,是“文革”后第一个创办的大型文学刊物。自创办以来,《十月》秉持着“关注现实”、“关注人生”的编辑理念,刊发了众多极具价值的优秀作品,传达出拥抱生活的现实主义品格,为中国当代文学的丰富与发展
学位
本论文是关于南宋士人曹彦约及其文学的个案研究。曹彦约是南宋时期重要的政治家、理学家,且有《昌谷集》收录在《四库全书》中,故其人、其文学皆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彦约,字简甫,号昌谷。绍兴二十七年(1157)出生于南康府都昌县。乾道五年(1168)从彭蠡学,初窥理学堂奥。淳熙八年(1181)登进士第,历仕孝宗、光宗、宁宗、理宗四朝,其间又有六次奉祠里居的经历。本论文拟以曹彦约生平经历为线索,抓住其人生中的
学位
仿佛对李洱有着命定的召唤,虽不时转向其他写作,但知识分子始终是其返回的重要锚点。既接续对知识分子内心审视的复杂叙事内容,也开创了现代知识分子叙述的重要新质,李洱从知识分子的精神、身体、自身的主体欲望三方面参与并构建了知识分子叙事传统,这三方面由形而上到形而下,最终转向作家自身,经由自我出发,这些真实的痛感汇聚成既有失望的批判,又有温情的理解,最终流露出时代悲观的知识分子写作。  李洱对当代知识分子
学位
大运河开凿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其作用主要是为满足军事行动的需要。至隋朝时,隋炀帝大力兴修运河,进一步发挥了其运输粮食等物资的经济、政治功能。唐宋时期的统治者也坚持对运河的疏浚与治理,彼时“运河文化”逐渐得以孕育形成。元朝定都在北京,当时运河改道,将原先以洛阳为中心的横向体系改为以大都(北京)为中心的纵向体系,成为京杭大运河的雏形。明清时期,大运河已成为维护中央集权与国家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与文化交流的
学位
二十世纪初,俗文学逐渐进入研究者们的视野。这期间出现的诸多的研究学人,孙楷第是其中佼佼者。几十年来,孙楷第在多个领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并获得了众多研究成果。但学术界目前对于孙楷第先生的研究较少,且大多集中在对其小说目录学的研究上。因此笔者拟以孙楷第的俗文学研究为研究对象,对其研究成果及影响进行一次系统性的梳理,探究其在俗文学研究领域的成就与贡献。  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对其学术成就进行论述:第一章“
学位
清代科举制度直接且深刻地影响着文人的生活和创作,在诸多文学作品,尤其是小说中有所体现。《红楼梦》续书作为一个整体,是清代小说史上具有鲜明特色的代表。目前学界对《红楼梦》中科举观的探讨给予了较多关注,但对于续书却少有问津。本篇论文以清代《红楼梦》续书为研究对象,将其放在科举视域下进行考察,观照科举制度与《红楼梦》续书的双向互动关系,深入开掘续书作者的创作心态和科举观以及蕴含在金榜题名大团圆结局中的民
学位
休假制度是唐代政治制度在唐代文人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休假制度古已有之,在唐代得到进一步完善,形成完整的体系,从而对作为诗人的官员的生活和诗歌创作产生深远影响,发出格外辉煌的官员休假诗歌成就。  本文首先考述唐代职官休假制度,秉承近年来学术界从制度入手深入研究文学的理念,从常规假旬假休沐、与农事节气相关的岁时假日、民俗节日和政治宗教及其它休假等方面力求全面系统地铺展唐代休假制度,考察其休假的具体时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