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Y病毒极端抗性基因Rychc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5047528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铃薯是我国的重要经济作物,但病毒病使马铃薯产量和品质都严重下降,其中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是危害马铃薯最重要的十种病毒之一,严重影响我国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本研究前期以具有PVY极端抗性的二倍体马铃薯野生种S.chacoense 40-3为母本与感病二倍体野生种S.berthaultii 143-6杂交构建了分离群体,将抗病基因定位于M2526-2及M4950-1之间141.7 kb的范围。本研究在此基础上,通过图位克隆的方法进一步精细定位和克隆了PVY极端抗性基因Rychc,并将其稳定转化到二倍体感病栽培种AC142中进行功能鉴定,最后通过转录组测序的方法对其抗病机理进行初步解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抗感亲本及抗感后代混池的DNA分别进行Ren Seq测序,分析结果显示抗病亲本与抗池及感病亲本与感池相一致的目标多态性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s)均位于前期定位区间内部或附近,证明前期定位结果是完全正确的。受该技术启发,用前期开发的抗感材料间没有扩增条带多态性的基因标记引物直接以抗感材料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并测序,寻找上述类型的多态性SNP位点,最终开发了1个紧密连锁的SNP标记(SNP48),将基因定位在M2526-2与SNP48之间113.3 kb的范围。为进一步精细定位,以S.chacoense 40-3为父本,以S.berthaultii 143-6为母本进行杂交构建了具有2512个后代单株的F1扩大群体。用最近的两端侧翼标记M28和M50对这2512个单株进行基因型鉴定,找到了5个重组单株。综合5个重组单株的表型和基因型数据,将定位区间缩小至107.7 kb的范围。2.利用抗病亲本S.chacoense 40-3构建了覆盖马铃薯基因组约10倍的BAC文库。利用本研究前期开发的Rychc左翼标记M2526和M28及右翼标记SNP48和M50从BAC文库中筛选到了8个阳性克隆,并对能最大程度覆盖精细定位区段的3个克隆,71-24H、74-24B和100-8O进行测序。以71-24H的序列为模板进行基因标记开发,利用新开发的M71-20,M71-21-1和M71-28-3三对连锁标记筛选到了新的阳性克隆64E14并对其进行测序,但未能完全覆盖Rychc所在染色体的整个精细定位区段。以感病BAC克隆100-8O为模板设计引物,克隆得到精细定位区间缺少部分的序列。最终获得的抗病亲本序列拼接总长297.7 kb,其中精细定位区段M28及SNP48之间的拼装序列共174.1 kb,比参考基因组增加了66.4 kb。3.利用最新拼装的S.chacoense 40-3的精细定位区段序列进行基因标记的开发,共开发了9对与Rychc紧密连锁的DNA标记,最终将区段缩短至M71-28-3与M64-17之间26.1 kb的范围。经序列预测,区段内共4个候选基因,其中C2编码氧化还原酶,C3和C4为TIR-NBS-LRR类抗病基因,C5没有预测到保守结构域。4.为了确定功能基因Rychc,将C2、C3和C4共3个候选基因通过农杆菌介导的稳定转化导入到感PVY的二倍体马铃薯栽培种AC142中,接种PVYO-FL进行表型鉴定,鉴定结果表明只有C4的超量表达株系具有对PVYO-FL的抗性,从而证明C4是目的基因Rychc。对Rychc的超量表达植株继续接种PVYN、PVYNTN和PVA 3种病毒,结果显示Rychc的超量表达植株对这3种病毒均具有抗性,证明Rychc确为极端抗性基因。5.对Rychc的转录本进行分析发现其具有两种类型剪接体,可变剪接的类型为内含子保留(Intron retention),两种剪接体均具有完整TIR-NBS-LRR结构。Rychc的本氏烟草稳定转化株系不具有抗病功能,说明Rychc行使功能可能还需要马铃薯特有内源基因的参与。为了研究Rychc介导的极端抗性的调控网络,本研究对Rychc的超量表达植株C4-1和对照AC142在病毒诱导后0 h、0.5 h、12 h及24 h共4个时间点进行了转录组测序。对4个时间点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富集分析发现,在病毒诱导后的4个时间点均有大量细胞壁组织和合成相关的基因差异表达,暗示Rychc可能通过调控细胞壁的结构来发挥抗病功能。而且Rychc转基因株系中(-)-jasmonoyl-isoleucine、jasmonoyl-valine和jasmonoyl-leucine 3种茉莉酸的氨基酸衍生物合成相关基因在病毒诱导后12 h和诱导后24 h较野生型AC142显著上调,暗示Rychc可能通过合成这些信号分子来触发一系列的抗PVY的免疫防卫反应。6.用12份S.chacoense系野生种材料和22份感病资源材料对左翼DNA标记M71-20、功能标记MG64-17和右翼DNA标记M64-17进行验证,发现MG64-17的基因型检测结果与表型符合率达到100%,可用于后期以S.chacoense系材料为育种资源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其他文献
强紫外线辐射是青藏高原极端环境特征之一,高原生物如何适应青藏高原极端环境一直是多学科研究热点。目前关于高原生物对强紫外线辐射的适应性研究多集中于陆生动物,而有关高原鱼类等水生动物如何适应强紫外线辐射的研究还未见报道。在开展青藏高原水域环境调查中,我们发现高原河流湖泊等浅水区域的紫外线辐射强度相对较高,而这些区域是高原鳅属鱼类以及裂腹鱼仔稚鱼的重要栖息场所。那么高原鱼类是如何适应强紫外线辐射的呢?为
学位
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不可逆转,由此带来的增温效应严重威胁水稻的安全生产。目前,已有较多研究学者通过各类增温装置探究了增温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然而,在大田条件下,关于全生育期增温对水稻产量、氮素吸收和氮效率影响的研究报道还比较少。为此,本研究试图创建一套经济安全的增温设施,通过所构建的增温装置明确全生育期不同增温处理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并利用15N标记氮肥,探究不同增温处理对水稻氮素吸收与
学位
油菜(Brassica napus L.)是世界上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同时也是中国第一大油料作物,因此油菜的高产稳产对中国的食用油安全具有特殊意义。长江流域是我国油菜的主要种植区域,但近十多年来随着我国长江流域种植制度的改变,夏季作物(主要是水稻和玉米)与冬季作物油菜之间的茬口矛盾日渐突出。因此,选育早花高产的油菜品种是长江流域紧迫的育种目标之一。与此同时,西北春油菜区属于一年一熟制地区,虽然不存
学位
鱼类的生存和生长不仅取决于遗传背景,而且还取决于其与水生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水产良种良法配套早已成为共识,然而它们之间的内在作用机制仍不清楚。为了更好地了解环境因素如何影响培育的黄河鲤(Cyprinus carpio)新品系,为其优良生长性能的发挥及良法配套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本研究从水环境变化的角度,研究了黄河鲤新品系幼鱼一个生长周期内主要水质指标与水体、底泥和肠道中微生物菌群结构的变化规律
学位
大西洋鲑(Salmo salar)是重要的工厂化养殖品种。针对不同的养殖品种优化养殖条件是工厂化养殖成败的关键。尽管大西洋鲑养殖已经有数十年的历史,但是其工厂化养殖条件还需要优化。本论文通过设置不同养殖密度和溶解氧饱和度,探讨大西洋鲑对不同养殖密度及溶解氧的生理响应、免疫应答及生长表现,揭示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肝脏轴在大西洋鲑密度胁迫状态下参与生长免疫与应激的作用和机制,解析水环境溶氧、大西洋鲑
学位
背景: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主要由心肌组织急性、持续性缺血或缺氧引起,是世界范围内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病理上,心肌梗死可导致氧化应激、能量代谢改变、凋亡、炎症因子释放和心肌细胞死亡等多种病理变化,进而触发促纤维化和肥厚性信号级联,发展为心室重构,甚至心力衰竭。超分子多肽水凝胶是通过肽基分子非共价键相互作用组装而成,可局部注射。因此,超分子多肽水凝胶常被用于包
学位
趋光行为是夜行性昆虫重要的生物学特性之一。基于昆虫的趋光行为所研发出的灯光诱控技术,凭借其绿色无污染的优势,已经成为害虫预测预报和绿色防控的一种重要手段。然而昆虫趋光机制尚不明确,阻碍了灯光诱控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研究发现,昆虫响应光刺激后活性氧代谢发生显著变化,暗示活性氧参与了昆虫趋光的调控。琥珀酰化修饰是活性氧代谢的调控因子,但其对昆虫趋光的调控作用及机制仍然有待研究。本研究以趋光昆虫粘虫Myt
学位
玉米是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保障世界粮食安全生产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是干旱、盐碱等非生物胁迫因子,严重制约了玉米高产稳产和种植面积的扩大。植物激素脱落酸(ABA)在植物响应逆境胁迫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PYR1/PYL/RCARs基因编码ABA受体,在ABA信号传递中发挥关键作用。另外拟南芥ABA信号通路的核心成员A类PP2C磷酸酶(PP2C-A)在ABA通路中的作用已经得到了很好
学位
玉米是重要的粮饲作物,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稳定社会经济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籽粒是构成玉米产量最主要的因子之一,其发育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涉及大量基因并受严格调控。虽然现已克隆了许多影响玉米籽粒发育的基因,然而对玉米籽粒发育的分子机制认识的还不够全面、深入。因此克隆调控玉米籽粒发育基因并解析其分子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图位克隆的方法克隆了两个调控玉米籽粒发育的基因,分别命名为Zm3047和
学位
我国长江中下游农业区主要种植作物有水稻和小麦,针对该地区稻麦轮作制度特点,现有稻麦播种机具功能单一,利用率不高等问题,为此开展了稻麦旱作兼用气吹式精量排种器研究。以“稻麦兼用、精量排种、伤种小”为主要着手点,基于“振动排序供种+计数气吹投种”的方式,创新性提出并设计了集机械、振动、气动和电气控制技术于一体的稻麦兼用电控气吹式排种装置,通过改变控制参数与更换上排种盘相结合的方式实现稻麦兼用,主要研究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