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参与的氧化三氟甲基化反应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chy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三氟甲基的特殊性质,将一个或多个三氟甲基引入到有机化合物能够改变母体化合物的体积、酸性、偶极距和极性、亲脂性和转运方式以及化学和代谢稳定性,因此含三氟甲基的有机化合物已在医药、农药和材料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何将三氟甲基引入到有机化合物中一直是有机氟化学中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近些年来,过渡金属参与的三氟甲基的偶联反应已成为合成含三氟甲基的有机化合物的有效方法之一。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就是利用廉价易得的金属铜为催化剂,探索亲核三氟甲基化试剂CF3SiMe3与其他的亲核试剂之间的氧化偶联反应,发展新的三氟甲基化反应,主要包括以下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 C(sp)-CF3键的构建   发展了铜参与的末端炔烃C-H键的直接氧化三氟甲基化反应,以中等到优秀的产率得到一系列三氟甲基化的乙炔类化合物。   第二部分 C(sp2)-CF3键的构建   1、在铜参与的末端炔烃的氧化三氟甲基化反应基础上,发展了铜参与的芳基和烯基硼酸的氧化三氟甲基化反应,以中等到优秀的产率得到一系列含不同官能团的三氟甲基化芳烃化合物。   2、进一步将该氧化三氟甲基化体系推广到杂环芳烃C-H键,首次实现了铜催化的杂环芳烃C-H键的氧化三氟甲基化反应,以中等到良好的产率得到一系列三氟甲基化的1,3,4-恶二唑类、1,3-唑类、多氟芳烃类以及吲哚类化合物。初步的机理研究证明,反应的可能中间体是三氟甲基铜物种。   3、初步探索了钯催化的芳基C-H键的氧化三氟甲基化反应,以21%的产率得到目标产物。但是,该反应的产率较低,反应机理尚不明确,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4、在探索钯催化的芳基C-H键的氧化三氟甲基化反应过程中,意外发现了铜参与的芳基C-H键的直接甲硫化反应并对其进行了研究,以中等到良好的收率得到一系列芳基甲硫醚化合物。初步的机理研究表明,产物中的甲硫基基团来自于试剂DMSO。   第三部分 C(sp3)-CF3键的构建   1、发展了铜催化的末端烯烃的氧化三氟甲基化反应,以中等到优良的产率和较高的选择性得到一系列三氟甲基化的烯丙基化合物。   2、发展了无金属参与条件下过氧化苯甲酰促进的叔胺α位C-H键的氧化三氟甲基化反应,以中等到良好的产率得到一系列2-位三氟甲基化的四氢异喹啉衍生物。并将该体系成功的推广到叔胺的其他官能团化反应中,高效的实现了叔胺α位C-H键直接烷基化、芳基化、氰化和炔基化反应,为过渡金属参与的叔胺的直接官能团化反应做了一定的补充。   3、利用二氟烯醇硅醚为二氟亚甲基化试剂,发展了铜催化的叔胺的氧化二氟亚甲基化反应,以中等到优良的产率得到β-氨基二氟羰基类化合物。   第四部分 P-CF3键的构建   发展了铜催化的亚磷酸酯的氧化三氟甲基化反应,以中等到优良的产率得到一系列三氟甲基化的膦酸酯化合物。该反应条件温和,但是底物适用性尚存有限,需要进一步的改进。
其他文献
药物筛选是整个药物发现和发展过程的起点.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分子生物学,人类基因组和功能基因组学的发展,大量可用于疾病治疗的靶标不断涌现:另一方面,来自天然产物提取纯
2006年,陶氏化学首次采用链穿梭聚合的方法开发了一种新型的烯烃嵌段共聚物。相比茂金属催化得到的烯烃无规共聚物(POE),新型的烯烃嵌段共聚物(OBC)具有明显的分子结构特点。
本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FunctionalTheory,DFT),在B3LYP/DZP和BP86/DZP水平上对单核和双核锰羰基硫代亚硝基化合物Mn(NS)(CO)n(n=4,3)和Mn2(NS)2(CO)n,(n=7,6,5)进行了理论计
本论文主要研究金属促进和催化的C-F键形成反应,首次使用当量的溴化铜实现了双烯的氟化反应,并且对催化量的反应进行了尝试。   基于我们小组氟氨化的基础之上,我们设计了双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在聚烯烃材料的高分子链上引入极性官能团对于提升聚烯烃材料的性能,拓展其应用范围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需要对其进行粘黏、染色或者共混时。本论文使用酮亚胺类钛配合物对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液晶是晶体转变成液体过程中的一种中间相态,是软物质的一种,对外界光、电、磁等的刺激有灵敏的反应,这就决定了它们在生物及工业等方面的应用价值,而且对了解生命过程、设计发明
本课题拟将核酸适配体亲合力高、特异选择性强的特性与固相微萃取(Solid-phasemicroextraction,SPME)耗时少、效率高、操作简单等优点结合在一起,在硅烷化石英纤维表面制备一层
本文在B3LXP/DZP和BP86/DZP水平下,对双核铁羰基化合物Fe2(CX2)(CO)n(X=H,F;n=8,7,6,5)进行了理论研究。其中将配位饱和体系与已有的实验值进行比较,对实验结果作出了理论上的解释;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