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统视角下我国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发展问题研究——基于J省C市的调研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psjs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已于20世纪末开始快速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并且是在一种养老准备不足的情况下进入到老龄社会的,所以表现在养老服务供需关系方面的矛盾比较突出。因此,建立一种行之有效且符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方式及其制度保障应是学术界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需要思考与关注的重要问题。学术界大体赞同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方式离不开家庭作为养老居所的根本性原则,即建立“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是当下解决我国社会养老问题的可行之策以及未来我国老龄事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在这一体系的建设中,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的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已经取得了总体上的成功和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在我国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建设的过程之中,也出现了许多不合理以及亟待解决的问题,并成为了进一步发展的内在阻力。因此,本研究希望以理论分析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对当下我国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发展中所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与建议。养老服务既有文化的差异性,也有文化的传承性。认识养老服务的历史发展经验,是为了更好地认识与利用我国养老服务的主要特征及其规律,创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特色养老服务发展之路。因此,我们选择以文化传统为分析视角并认为:对我国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问题的研究,离不开孝文化传统以及其所形成的尊老养老文化的理论支撑。孝文化传统以及中国家庭伦理关系是我们分析我国养老保障政策理念、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愿望以及如何提高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从业者道德素养的重要依据。进而,我们以姚远教授所提出的“血亲价值论”为依据来说明,中国老年人的文化心理特征决定了其在选择居家养老服务时会对自我行动能力、经济能力以及特别是心理感受性等方面的思考。这些都是我们研究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问题时必须要考虑的因素。首先,本研究以文化传统为视角对我国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政策理念进行分析,因为政策文件的指导是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能够得以顺利运行的制度保障。通过对我国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政策文件的梳理解读,以及与我国传统社会养老保障理念及法律法规的对比中,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养老保障理念中,是以“尊位”的态度来看待老年人在社会中的角色,其制度安排的指向也是为维护老年人在社会中受到尊养。这一维度启发我们在当下制定养老服务政策时,应以尊老为思想引导,用尊老的社会风气带动老年人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老年人能够以主动的态度接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推动我国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内在动力。其次,本研究选取具有典型的老龄化特征的J省C市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法、参与式观察及半结构式访谈等方法收集案例资料,并通过质性研究的方法进行理论分析。总体来看,J省及C市已经出台多项政策鼓励并支持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发展,但C市目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发展的整体情况并不良好,接受居家养老服务的老年人数量并不多,许多机构出现运营的困难甚至是难以维系。经过实地调研以及与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沟通,我们发现老年人与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在心灵上的距离感、老年人对被子女赡养的期待等精神因素是影响老年人选择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重要因素,这些因素所体现的是文化传统影响下所形成的中国老年人自身的文化心理特征。从中国老年人自身的文化心理特征角度对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的研究,应被更多的关注。进而,本研究对新加坡“原地养老”模式进行介绍,并认为其在将文化传统融入到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未来发展提供了启示。第一、注重政府的管理运作与社会扶持相结合;第二、政府应切实以老年人生活中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解决老龄问题;第三、政府应充分认识到全社会积极健康的老龄认知的形成,是需要完善、健全的法律体系以及切实的政策与物质条件支持来作为保障的。最后,依照本研究的研究结果并结合实际问题,我们对未来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政策的发展做出展望。第一、政府应明确在价值观理念上的主导地位以及在文化与物质条件上提供支持。敬老、孝老社会风气的真正形成不是单独依靠道德约束的结果,它只有建立在道德与法律的双重作用下,才有可能实现;第二、提高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人员对老年人及老年人服务定位的认识。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的工作人员应提高自身的职业水平与道德素养,以一种朋友的身份甚至以亲人之感的心态进入到老年人的生活世界之中,以实现老年人作为“全社会人”的服务态度来定位自己的职业。而在对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我国文化传统中的孝道文化;第三,鼓励城市社区中的老年人以积极开放的心态认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这种改变首先要体现在政府在对待老龄问题的政策理念及对待问题的态度之中。老年人不仅可以为社会的发展继续贡献他们的力量,他们也是一个民族文化发展程度的象征,一个国家、民族对待老年人的态度,所反映的是这个国家、民族精神文明的高度。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建设的初衷与宗旨,就是为老年人实现健康幸福的“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乐”的生活需求服务。
其他文献
报纸
伴随中国“银发浪潮”的来临,人口失能化、高龄化的问题接踵而至。如何有效应对失能所带来的长期照料压力和挑战将是老龄社会治理进程中的重要议题。当前,在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尚未健全的前提下,家庭是失能老人养老的重要场域,以子女和配偶为主的家庭成员在提供老年照料方面扮演着关键的角色。然而,在家庭现代化背景下,家庭结构离散化、小型化趋势增强,养老观念松动,家庭照料人手紧缺,诸多因素叠加使得家庭养老风险和负担激
学位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作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抓手,其治理水平的提升对于创新养老服务供给模式、提升服务效率、优化养老服务体系、满足老年人养老需求具有巨大价值和重要意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有效治理的过程,其实质也是政社关系在基层社会调整与重构的过程,构建良好的政社关系将对实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有效治理起到关键作用。现有文献较少从政社关系角度分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根植于西方研究脉络
学位
粮库南地段棚户区改造项目是政府改善民生的“托底”工程,也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2021年我国改造城镇棚户区住房超过2100万套,这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迈入新阶段的体现。然而,改造项目涉及原址拆迁安置、前期资金投入巨大,施工环境复杂等诸多不确定性特点,改造项目面临巨大的内外部风险。棚改项目烂尾、房屋质量不过关、配套设施不健全等诸多问题不仅严重阻碍了项目交付验收,也不利于施工单位经济效益和品牌形象
学位
本文基于性别正义视域研究为什么、依据什么以及如何优化当代中国家庭政策。当前,我国两性家庭成员在获得保护、关怀、地位、身份、角色、尊重、认可、权利、机会、薪酬、福利、资源、保障、发展、成就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女性家庭成员面临着更多家庭地位不平等、安全保护不深入、就业参与不公平、劳动分工不合理、资源分配不平衡、福利保障不充分等问题,以致女性的权益流失更多、财富累积更少、生存能力更弱、差别待遇情况更甚
学位
<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六大解放”策略——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眼睛、嘴、空间、时间,让孩子自由地去探索,正是促进孩子全面发展的好策略。笔者在幼儿园保教工作中积极实施生活教育,践行“六大解放”策略,收到了很好的成效。
期刊
近年来,农村养老服务问题日益严峻。在正式照护服务供给不足的的情况下,利用农村的亲友、邻居等非正式照护资源开展老年照护成为我国农村养老服务的模式选择。如何在政策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促进这一模式的长效运行成为个人社会服务政策中的重要议题。梳理相关文献发现,国外的邻里照护政策研究主要在非正式照护政策研究范畴内,从产生背景、现有资源结构以及与正式照护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开展研究。国内学界对于邻里照护政策研究主要集
学位
目的:建立神经病理性疼痛致抑郁伴失眠大鼠模型,阐明慢性压迫性损伤(CCI)对大鼠情绪和睡眠-觉醒行为的影响。方法:1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CCI组,每组8只。CCI组大鼠采用4-0丝线结扎右侧坐骨神经干,结扎以维持坐骨神经外膜供血为度,假手术组大鼠仅将坐骨神经干进行暴露和分离,不进行结扎,术后每周检测2组大鼠机械刺激缩足反射阈值(PWMT)评估大鼠痛阈变化。糖水偏好实验检测2组大鼠糖水
期刊
报纸
<正>"西畴精神"不但是文山西畴这片贫瘠土地上生活的各族人民群众搏击贫困、抗争命运的强大思想支柱,也是他们获得幸福生活的不竭力量源泉。"西畴精神"是伟大的、闪光的,它跨越时空、散发永恒魅力,它激励过文山,激励了云南,也激励着中国。尤其是迈进新时代,面对着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建成全面小康的历史任务,"西畴精神"是治疗"等靠要"思想病根的一剂良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