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OS卵泡成熟相关血清微囊泡microRNA研究

来源 :遵义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zaikank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严重影响着PCOS患者的身心健康的内分泌疾病之一。PCOS常导致育龄期女性发生卵泡发育和成熟异常,是女性不孕症的主要原因之一。微囊泡(Microvesicles,Mvs)作为新型的细胞间通讯工具,以质膜直接出芽的方式,携带这miRNA在病理生理中发挥重要作用,与以质膜内陷形成的外泌体有着相似的功能。PCOS患者的血清外泌体中具存在大量差异表达显著的miRNA,且与PCOS疾病和卵泡发育密切相关。近年来的PCOS微囊泡研究发现,其浓度在循环血液中呈上升趋势。但目前尚不清楚PCOS患者微囊泡中是否存在参与PCOS疾病和卵泡发育过程的miRNA。循环血液来源微囊泡miRNA可能是PCOS疾病研究的新思路。目的:描述PCOS血清微囊泡特征和检测其浓度;建立PCOS血清微囊泡miRNA差异表达谱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观察通过尾静脉注射PCOS血清微囊泡,能否诱导野生型ICR雌鼠产生类PCOS表型。方法:1.收集2020年5月-2021年6月在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生殖中心就诊的患者血清。实验组为确诊PCOS的患者(50例),对照组为因单纯输卵管因素导致不孕症的非PCOS患者(50例)。2.采用差速离心法提取微囊泡,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纳米粒追踪分析(NTA)进行微囊泡形态观察和尺度测量分析,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查CD63的表达。3.通过miRNAs高通量测序方法构建血清微囊泡miRNA表达谱,采用q RT-PCR验证差异表达显著的miRNAs。采用R软件cluster Profiler对差异表达显著miRNAs的靶基因进行GO分析和KEGG通路和Reactome通路分析;4.采用尾静脉注射的方法,向8-9周龄野生型ICR雌鼠体内注入PCOS患者血清微囊泡悬液100μL。连续监测动情周期;注射48h后取卵巢,制作卵巢HE染色切片观察卵巢结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与PCOS炎症相关的蛋白NF-κB和WNT5A在ICR雌鼠卵巢内表达及定位。实验组注入PCOS患者血清微囊泡,对照组注入非PCOS患者血清微囊泡,空白组注入100μL PBS。结果:1.血清微囊泡镜下呈大小不一的圆形或椭圆形双层膜结构,可表达膜表面抗原分子CD63。PCOS组总的纳米颗粒浓度比对照组高1.87倍(PCOS组9.58×10~8particles/m L,对照组5.12×10~8particles/m L),其中PCOS组以小直径为主。2.PCOS组与对照组血清微囊泡中检测到730个miRNAs,存在19条显著差异表达的微囊泡miRNAs(P<0.05,|-log2(Flod Change)|≥1.5),其中8条表达上调,11条表达下调;q RT-PCR验证结果表示,hsa-mi R-486-3p、hsa-mi R-125b-1-3p、hsa-mi R-885-3p、hsa-mi R-125b-2-3p与测序结果相同。3.19条显著差异表达的微囊泡miRNAs通过预测数据库筛选出195个靶基因;这些miRNAs可能参与Wnt信号通路、细胞周期、细胞代谢调控等生物过程,富集通路包括白细胞介素家族、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β,NF-κB)、MAPK信号通路、TGF-β信号通路、胆固醇代谢相关通路等、炎症信号途径、胰岛素分泌的调节以及癌症miRNA通路及昼夜节律等通路。4.注射PCOS患者血清微囊泡,可诱导野生型ICR雌鼠产生动情周期紊乱,主要体现在动情期延长或间期延长。卵巢HE切片染色切片显示,各组卵巢结构正常,各级卵泡形态正常。NF-κB和WNT5A蛋白主要定位于雌鼠卵泡颗粒细胞胞质内,其中NF-κB蛋白在核内表达阳性。在注射PCOS血清微囊泡组雌鼠的卵巢中的大卵泡和小卵泡中,WNT5A蛋白均呈现阳性表达。NF-κB蛋白在雌鼠卵巢卵泡颗粒细胞胞质和核内表达,阳性信号颜色由深到浅为:实验组>对照组>空白组。结论:1.PCOS组血清微囊泡浓度较高,在100-400nm范围内且存在更多较小直径的微囊泡。2.PCOS患者血清微囊泡中差异表达的miRNA,参与调节的包括炎症、脂代谢、胰岛素抵抗、昼夜节律和癌症等通路信号。这些差异表达的血清微囊泡miRNA可能会增加PCOS风险,并可能参与调控卵泡发育的相关基因。3.PCOS患者血清来源的微囊泡可诱导野生型ICR雌鼠产生轻微的类PCOS样表型。
其他文献
目的:本课题旨在通过建立控制性皮质损伤(CCI)模型,探讨CCI后Sarm1对小鼠脑组织神经损伤程度、轴突损伤、神经元死亡及小鼠行为学的影响,为后续创伤性脑损伤的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1、分别构建野生型(WT)小鼠和Sarm1基因敲除(Sarm1 KO)小鼠控制性皮质损伤(CCI)模型,于建模成功后第1、3、5、7天,用转棒实验评估两组小鼠神经功能,评价Sarm1对CCI后小鼠的神经功能的影响
学位
目的:HALI中PI3K/Akt/mTOR信号通路参与调控AECⅡ自噬及凋亡。但经mTOR调控的自噬与凋亡的关系并不清楚。本研究旨在经调控mTOR靶点上调、下调自噬并评估AECⅡ凋亡水平的变化以探索HALI中经mTOR调控的AECⅡ自噬与凋亡关系。方法:1.体内实验: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于高氧中饲养0h、24h、48h、72h后分离纯化,TEM、SP-C鉴定Ⅱ型肺泡上皮细胞,行WB评估自噬水
学位
目的:纳米镍由于其卓越的物理化学性质,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研究发现,Ni NPs具有生殖和胚胎毒性,可在生殖器官中积聚,导致生育能力的降低。但其是否影响妊娠期滋养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功能及可能机制尚不清楚。因此,本文旨在研究Ni NPs是否影响绒毛外滋养层细胞HTR-8/SVneo的迁移和侵袭,及其相关机制的研究。方法:1.用RPMI 1640基础培养基配成浓度为25μg/m L和50μg/m L的N
学位
目的:建立大鼠糖尿病模型,检测LOX在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的表达情况,探讨LOX是否参与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神经退行性病变过程。方法:1.通过对高脂高糖喂养SD大鼠腹腔注射STZ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2.分为4个实验组:正常大鼠组(WT),糖尿病大鼠组(DM),糖尿病大鼠注射腺病毒组(DM+AAV2-LOX sh RNA1-EGFP),糖尿病大鼠注射对照病毒组(DM+AAV2-EGFP NC);3.通过f
学位
目的:探究实验性牙周炎对β-淀粉样蛋白(Aβ)25-35诱导的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肠道菌群及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8周龄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牙周炎组(P)、AD组(AD)、牙周炎复合AD组(AP)。P、AP组通过对双侧上颌第一、二磨牙丝线结扎构建牙周炎模型。牙周炎模型构建45天后,AD、AP组通过双侧侧脑室注射Aβ25-35构建阿尔茨海默病模型。AD模型构
学位
目的:明确创伤性脑损伤后尿酸对神经干细胞增殖的作用,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索方法:1、体内实验采用自由落体打击模型建立创伤性脑损伤(TBI)模型,用完全随机化方法将156只健康C57BL/6雄性小鼠(22–26g)分为假手术组(Sham)及TBI(TBI)组、TBI+空白对照(TBI+Vehicle)组、TBI+95μmol/kg尿酸(TBI+UA)组,每组小鼠=6只。尿酸采用腹腔注射给药,造模后2
学位
感性体验(情绪与情感)与理性控制(认知与控制)一直是伴随我们生活每时每刻的重要心理活动。近年来的研究也愈发关注积极情绪对认知控制的影响。从情绪效价的二重性理论到Gable和Harmon-Jones提出的情绪的动机维度模型,研究者得出的积极情绪影响认知加工领域的实证研究结果纷繁复杂。值得肯定的是,越来越多的研究都表明了积极情绪并不是单一的结构,情绪维度对认知加工领域的影响存在不同的心理机制。虽然,研
学位
目的:探讨低锰含量Mg-1Mn合金口腔颌面部骨修复材料对SD大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细胞活性及其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1)SD大鼠的BMSCs培养:采用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培养SD大鼠BMSCs至第3-4代,使用流式细胞术鉴定BMSCs表型;体外定向分化培养SD大鼠的BMSCs细胞21天后,观察其成骨、成软骨分化的
学位
目的:回顾分析我院青年原发性肝癌的病例资料,总结其发病特点及预后因素,为青年原发性肝癌的预防、诊疗及预后判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6年1月~2021年6月期间18≤年龄≤40岁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年龄、性别、生活环境、家族史、个人史、临床表现、肝功指标、肿瘤及肝炎标志物、临床分期、影像学检查、治疗及生存期,再运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分析。结果:1、一般资料
学位
为了对引信设计提供详尽的膛内弹道环境信息,根据某大口径火炮身管混合膛线设计,结合弹丸在膛内运动的角速度公式,得到了该火炮混合膛线约束下的弹丸膛内角加速度特性。弹丸在渐速膛线与等齐膛线接合处角加速度发生突变,变化率达73%。此突变会使无结构止转的引信或弹丸偏心零部件在渐速膛线与等齐膛线接合处发生相对转动,即不再与弹丸同步旋转而发生“丢转”现象,进而影响引信机构的正确作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