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品味模式的社会差异——基于CGSS 2008的实证分析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chi7mom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品味”顾名思义表示人们品质、情操、修养,引申则指代人们所具有的某种偏好在内化之后的一种表达形式。“品味”作为一种文化符号,不仅仅表现了人们的身份归属,也能代表人们的一种生活和身份的追求——“品味”与“消费”相辅相成。根据不同的“品味”模式,人们会进行不一样的消费,不仅仅体现在物质消费上,也表现在文化消费之中。与此同时,人们选择不同的消费方式,又是随着对于自身的身份认识的变化而变化的,这种对自身的身份认识,部分地体现在“品味”之中。因此,“品味”可以体现为“消费”,而“消费”模式的形成,又离不开个人的生活习惯,同时依托于个人的生存背景——不同的生存背景决定了个人所形成的不同的消费模式。闲暇时间的休闲方式最能体现人们的品味特征,因此本文将着重考察占据人们大量闲暇娱乐活动的音乐欣赏,将音乐品味作为本文的重点分析对象。  文章所使用的是“2008年中国社会综合调查”(CGSS2008)的数据资料,该调查的调查总样本量为6000份,本文剔除没有回答“请问您喜不喜欢下面这些形式的音乐”以外,最终有效样本量为2969份。根据西方现有的研究,个人的音乐偏好模式依据阶层的高低而从杂食性向单一性变化,引入单一性-杂食性假设,又根据中国的传统与西方文化的碰撞而引入西方性-传统性假设。  利用因子分析、多元线性回归、一元方差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之后,本文基本验证了前述的两个假设。本文发现,首先,职业地位越高、教育程度越高、自认为的综合社会阶层水平越高的人,对于音乐类型有更大的宽容性,品味范围也就更加宽广,即精英群体更具有音乐品味杂食性特征,但是中国的非精英群体的“单一性”与精英群体的“杂食性”之间的对立程度没有国外大。若将职业、教育程度、社会阶层水平进行分层排列,只有最高层与最底层之间的差异才比较明显,其他层次的人们在音乐品味上或许并不具有“单一性”。其次,教育程度高、职业等级高、社会阶层水平更高的人更能接受西方音乐类型,但是中国的广大民众共同具有“东方性”的特征——无论哪种身份群体中,喜欢“本国的传统戏曲”的人群所占比例均超过本类别的一半——尽管本文无法验证这种“东方性”是否具有测量偏误。第三,音乐品味作为一种文化,也体现在不同的代际群体之中,表现为传统与西方的碰撞,年龄越大则越喜欢传统戏曲,年纪越轻则越加西化;在音乐品味上,城市代表西方性,乡村象征传统性,二者之间差异确实存在,但是差别并没有想象中的大。最后,“流行音乐”在中国音乐市场上非常活跃,不同类型的人群之中喜欢“流行音乐”的平均比例几乎都占本类型的一半以上。
其他文献
近几年来,我国大力推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民族地区的新农村建设也如火如荼地进行。在此过程中,不少民族地区的回流农民工投身到当地的新农村建设中去,并起着模范带头的作用。他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化的加速,人口大规模流动的现象在我国将长期存在,未来流动人口规模仍将继续增长。在流动人口规模不断增大的同时,流动人口的结构也发生了重要变化。最为显
本刊讯 9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闭整顿小煤矿和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为了贯彻落实这一通知精神,9月19日,国务院专门在郑州市召开全国关闭整顿小煤矿和煤矿安全
改革开放以后,受国家政策和“人间佛教”的影响,佛教逐渐从“出世”向“入世”转变,其教义、教规所包含的哲学理念、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佛教徒的信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散工现象在我国许多大中城市日益突出并呈现出蔓延之势,这一现象吸引着作者对它进行研究。  本论文是一项关于散工就业的研究。运用“非正规就业”概念,选
学位
经过近20年的发展,互联网正在深入人们的生活世界。伴随着Facebook、人人网等实名制社交网站的出现,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界限正在消失,越来越多的社会互动开始发生于社交网站内
据本人的了解,中国的流动人口现象至少起源于两个方面的制度安排:一是1958年户口体制的建立,二是中国七十年代末的改革开放。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从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到国有企
1.密封面磨损或损坏rn动、静环端面磨损、不能密封时,视其磨损程度,可以采用不同方法重新密封面,轻微磨损只需用W5~W10的研磨膏进行修磨,如磨损大就必须采用专门的研磨设备进
本论文着眼于作为非政府组织的宗教性慈善组织,在现代社会所扮演的角色,特别使用了社会资本的社会学概念,以宗教性慈善组织C为研究对象,力图揭示宗教性慈善组织如何用其独特的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