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论视野中的西方公民教育结构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sty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民教育的重要性已经得到我国学界的普遍认同,但是在实践中要借鉴西方公民教育的一些模式却存在两难选择。我国政治主流价值观与西方意识形态毕竟不能完全相融合,甚至还在某些地方存在矛盾冲突之处。因此,我们要有效学习西方公民教育,必须对其结构以及价值论基础进行分析和研究。   西方公民教育围绕国家--社会--自我三者的关系处理,形成了自身独特的价值模式。早期西方公民教育侧重“国家”符号和爱国主义教育,在民族国家发展的早期,“国家”概念主要是作为一种价值符号的形式出现,其作用是激发民众的凝聚力和增进民族认同。随着民主制的发展,公民教育中对“国家”的定义开始变成一种建立在契约制基础上的政治团体或政治机器,公民科和社会科的兴起意味着对“国家”更多的警惕和牵制,公民教育越来越反对价值的接受和规则的服从,而强调反省、批判和行动。“社会”概念内涵的扩展代表着“国家”与“社会”彻底的分野,政治与意识形态在教育中不再一统天下,知识性和能力性的目标有助于增强民主社会中公民维护自身权利的能力。同时,“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教育目标也成为西方公民教育的重点。现代公民教育对儿童人格的教育不再主要通过价值色彩浓重的道德教育进行,而通常借鉴去价值化的心理学为手段。   西方公民教育结构变迁的历史发展脉络恰恰对应了西方近代化和现代化过程中价值论主体化的转向,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价值”内涵本身的转变,现代西方公民教育中价值源点的转变,以及随之形成的公民教育新赋值结构。   我国建国以后很长一段时间主要受苏联意识形态和教育思想影响,有强烈的国家主义和集体主义立场,客体化的价值论路径得到强化。因此,以主体论为基础的西方公民教育对我国公民教育的建构有重要的启发意义。西方公民教育的精髓在其结构中的“自我”这一部分,“自我成就”是公民教育目标的重要组成,而“自我”又是整个公民教育体系的价值源点,由此为基础才建立自下而上的赋值结构。但是西方公民教育的“社会”部分实际上是弱化的,其价值意义没有得到充分展现。所以,对于中国公民教育结构的设想,本文建议以“自我”部分为基础,以“社会”部分为赋值核心,对于国家、社会和自我三者的关系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
其他文献
2006年4月,一辆已行驶28000km的2005款本田雅阁轿车第五次到天津广州本田汽车维修中心维修,该车故障现象为提速无力、加速无力、加速挫车、发动机故障灯报警,这辆车同一故障
我国新一轮的生物课程改革倡导探究性学习,重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基于生物学科特点,开展生物学实验探究更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达成生物课程的总目标。本研究借鉴国外新
林肯·大陆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由控制模块(ABS ECU)、液压控制单元(HCU)、电动油泵/马达、制动踏板位置开关(BPP)、4个轮速传感器和ABS警告灯等组成。有些车型可选装牵
秉公用权、廉洁从政,是党员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必须从思想上、行动上正确对待和行使手中的权力,不断提高思想境界、道德修养和党性修养,真正
无论长城汽车此前的酷熊、炫丽和精灵等系列车型取得如何骄人的成绩,相信还是很难让人把它定义为一个真正全能的汽车生产企业——毕竟它还没有一款三厢轿车。而秉承着“每天
依恋(attachment)是儿童与主要抚养者(一般是父母)之间形成的一种情感连接,成人依恋是建立在当前对童年依恋经验的记忆及评价基础上,与重要他人形成的稳定的情感联结。从定义上
权力是一种特殊的影响力,广泛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种基本关系中,权力关系是人类社会最为普遍的社会关系之一。对于复杂的大学系统而言,其权力关系主要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大学外部权
长期以来,完全中学一直是我国中等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其初、高中部也经历着剥离与恢复的变革。其中,完全中学教师的生存现状不容忽视,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我
期刊
随着移动计算技术的迅猛发展,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移动学习(M-Learning)悄然而生并蓬勃发展。移动学习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优质学习资源的支持。然而,笔者通过对目前移动学习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