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越文化交流的悠久历史当中,两国文化之间的共同点确实是相当丰富。在古代,中越文学的相同特点来源于越南古代文学受到中国古代文学的深刻影响,当时越南是属于“中国文化圈”的国家之一。但是19世纪末叶以来,中越文学发展局面发生重大变化。在西方近代文化的影响下,中越两国文学逐步进行了现代化变革。那么,中越文学在走向现代化过程中具有哪些共同点与差异点?笔者认为在此过程中,中越文学的共同点基本上起源于西方文学模式。中越两国文学都借鉴西方文学模式来实行本国文学现代化的计划。可以说,到了19世纪末叶至20世纪初叶,在中越两国各个领域,“西化”是一句“咒语”。在该阶段,学习西方是必要的,但是,一股崇拜外来因素的文化早晚一定会走向灭亡的结局,所以问题是中越两国怎么处理这种矛盾?回答是一方面接受西方文学的影响,另一方面得发挥文学民族特色,总之,在文学发展过程当中,现代化和民族化是并排存在的。中越两国现代文学在此历史交叉点而发生的。本论文从文学背景、文学体裁、书面语三个方面来分析中越两国现代文学发生的共同点和差异点。
在政治文化背景方面上,中越两国当时进行一批列维新运动。由于都属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模型,所以中越两国知识分子为了拯救被陷入“殖民化”困境的国家而进行现代化。中国“反传统”与越南“脱汉”的旗帜已经贯穿于其整个现代文学现代化的过程。“新/旧”、“现代/传统”二元对立的态度构成中越两国19世纪末叶20世纪初叶阶段的现代化面貌。在中越两国现代化的萌芽过程当中,该二元化的趋向成为其历史性的必要选择。
文学体裁革新是中越两国最重要的文学革新部分之一。对于中越现代文学而言,现代化过程最大的成就是形成一个起源于西方的文体系统包括:诗歌、小说、话剧。它们取代了传统的文体系统包括:诗、赋、词、曲等。新的文学系统除了继续保留着诗歌的上风地位之外,它还给小说与戏剧树立一个正式的历史地位。换言之,在借鉴西方文学过程中,中越两国现代文学创建了许多文学样式,亦更新了很多原有的文学样式。
书面语革新是属于中越两国“源远流长的国语运动”。语言是承载思想体系的工具。每个国家都渴望有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文字。随着文字大变革,两国现代文学的书面语亦迅速进行革新。作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在艺术形式上根本不同于古代文学的最显明的标示,在于白话文取代了文言文而成为中国现代语言、文学正宗。对于越南文学书面语变革而言,口语化的趋向已经建构了越南现代文学的崭新语言面貌。
中越两国现代文学来源于比较特殊的渠道。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西方文化已渗透到了中国文学与越南文学。虽然吸收影响的方式都有所不同(主动或者被动、强加或者自愿),但是基本上西方文学的影响是中越两国文学发生的基础。总之,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中越两国文学在交流历史进程中具有血缘关系的。到了现代时期,此种关系的性质发生了大变化,中越两国现代文学发生发展的途径是走上世界文学的道路。在文学现代化过程当中如此黑暗的社会背景下,中越两国作家以做出了极大的努力,揭示了两国人民渴望着独立自由的突出表现。中越文学不管怎么革新都离不开东方文化特色的影子,并有选择性地模仿和吸收各种外来的现代性,创造出自己独特的现代文学,共同走上现代化的道路。这一点完全符合于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