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杏林湾近郊流域沉积物元素迁移及来源解析

来源 :华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mccete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沿海地区被认为是最受人为活动干扰的环境。地区人口的指数增长导致了新的城市中心的形成、工业综合体的建成和自然资源的开发。复杂的人为活动会向自然系统中引入微量金属等污染物,也可能导致有机物和营养物质大量释放到水体中,造成富营养化。为了改善流域的环境规划和管理,有必要对沿海近郊流域沉积物中的重金属污染源进行评估和分析。本文对厦门杏林湾近郊流域平水期和丰水期水系表层沉积物中22个金属元素(Ba、Zn、Rb、Sr、Cu、V、Pb、Cr、Th、Li、Ga、Ni、Co、U、W、Cs、Mo、Be、Bi、Sb、Tl和Cd)含量进行分析测定,并进行了生态风险评估,结果显示杏林湾近郊流域水系表层沉积物中大部分金属元素含量超过厦门市C层土壤环境背景值,各金属元素在不同区域(许溪、苎溪、后溪和杏林湾)分布存在差异,除Ga、Cs、U、Rb和Mo之外的元素平均含量均超出土壤背景值。两个时期的表层沉积物中Cd和Cu的污染程度最高。两个时期表层沉积物中Be、Cr、Cu、Zn、Sr、Cd、Sb、W、Pb、U和Mo在苎溪处污染程度最高,其中Cu、Cd和Zn在苎溪流域污染程度达到中度和偏中度。Ni、Bi和Ba在后溪流域污染程度最高,其中Bi和Ba的污染程度为偏中度。Cd和Cu在厦门杏林湾近郊流域沉积物中的富集程度都为显著富集。从整体上看,部分重金属在丰水期的潜在风险指数相比于平水期有所下降,但是有部分样点的沉积物中Cd的潜在生态风险程度增大,因此无论是平水期还是丰水期,都需对Cd污染引起重视,且需加强苎溪流域的重金属污染控制。BCR连续提取并测定了两个时期杏林湾近郊流域表层沉积物中Pb、Cu、Zn、Co、Ni、Sr、U、Cd、Cr、Be、V、Ba、Tl和Rb的四态含量,分析了沉积物中各重金属的形态空间分布特征。Cd的生物有效态含量较高,具有较高的生物可利用性,且Cd的生物毒性较大,会损害生态系统;Cu、Zn、Co、Pb、Ni、Sr、Cr、Be和U为潜在生物可利用性元素;V、Tl、Ba和Rb为生物不可利用性元素。次生相与原生相比值(RSP)和风险评价编码法值(RAC)结果显示,两个时期中Cd、Sr和Zn的生物利用度和流动性高于其他金属,与较高的环境风险相关。Cd显示出高潜在迁移率和生物利用度风险。Sr和Zn显示出中等潜在迁移率和生物利用度风险,除Pb、V、Cr、Rb为无风险外,其余元素显示了低潜在迁移率,各元素均在丰水期呈现相对平水期更高的风险。综合运用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绝对主成分-多元线性回归(APCS-MLR)和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法(PMF)等多种数理运算方法,结合铅同位素,识别和定量解析污染源及贡献。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杏林湾近郊流域水系表层沉积物中金属污染来源较为复杂。Li、Cs和V来源于矿业活动;Be、Rb、Tl、Ba、Ga、Th和U来源于自然源;Cr、Mo、Ni、Cu、Zn、Pb和Cd来源于人类活动(例如农业和工业);Co、Sr、W、Sb和Bi主要来源于海源及大气传输的共同影响。大部分污染来源于工业活动和农业活动。APCS-MLR和PMF模型污染源解析结果显示,人类活动排放源的贡献率为47.59%,其中工农业活动的贡献率为36.81%,采矿活动的贡献率为10.78%;自然输入的贡献率为52.41%,其中自然源和海源及大气传输的贡献率分别为32.74%和19.67%。两个时期杏林湾近郊流域大多数样点的表层沉积物中铅同位素组成与土壤母质层、福建铅锌矿、化石燃料燃烧源比较接近。Mix SIAR模型计算得出化肥、自然源、工业源和化石燃料燃烧源对平水期表层沉积物中铅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7.3%、63.47%、21.16%和8.07%;对丰水期表层沉积物中铅的贡献率为25.22%、38.38%、30.74%和5.65%。对丰水期杏林湾近郊流域生源要素和δ13C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TN含量的空间分布与沉积有机碳的空间分布相似。δ13C的范围为-27.07‰~-23.60‰,平均值为-25.24‰。沉积物样品中δ13C值的明显波动反映了一些局部附加因素可能对有机质的δ13C特征产生重要影响。基于δ13C的双端元混合模型计算得出,杏林湾部分点位的海洋有机碳贡献率相对较高,其他三个区域的沉积物的有机碳主要来自于C3途径的陆生植物,受海洋有机碳影响较小。利用DGT对杏林湾近郊流域沉积物水界面的扩散状况进行分析,得出苎溪流域Ni和Cu在沉积物-水界面的释放方向是由上覆水向沉积物中扩散,上覆水是沉积物中Ni和Cu的来源之一。与苎溪相比,多数重金属在杏林湾流域的扩散通量为负数。后溪流域Cd、Pb、Cu和Zn在沉积物-水界面的释放方向是由上覆水向沉积物中扩散,上覆水是沉积物中这些元素的来源之一。DIFS模型利用后溪柱状样的DGT含量,分析得到沉积物-水界面中八种重金属从固相到液相的再补给率从大到小排序:Cd>Pb>Cu>Mn>Co>Zn>Fe>Ni。
其他文献
绿竹是一种优良的笋用竹,其成竹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组分。本文以绿竹为原料,采用水热—低共熔溶剂(DES)组合预处理法,发挥水热法选择性分离半纤维素与DES选择性溶解木质素的特性,实现绿竹三大组分的绿色高效分离,促进绿竹纤维素的酶解糖化。首先,分别考察了水热预处理阶段水热温度、水热时间及绿竹与水固液比对水解液中木糖浓度、半纤维素脱除率、纤维素及木质素保留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热温度和
学位
CO2是目前威胁人类生存发展的主要温室气体。一系列针对CO2治理的措施得到开发,其中CO2加氢不仅能减少CO2排放,还能将CO2转化为有附加值的CO、甲烷和甲醇等C1化学品,是实现CO2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手段。过渡金属层状硅酸盐具有比表面高、稳定性好等优点,在催化领域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本论文将Pt纳米颗粒负载于过渡金属层状硅酸盐材料,通过原位还原技术分别构建了两类双活性中心催化剂用于CO2加氢制甲
学位
二氧化碳(CO2)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其中两相胺吸收剂因其巨大的节能潜力被认为极具应用前景,但仍存在液-液两相胺产物分离不便、固-液两相胺产物易堵塞设备等问题。对此,本研究创新性地提出构建固-液“相变可控”的两相胺捕集CO2的新思路,即通过相变阻断,调控相分离节点,使吸收剂在吸收塔中保持为低粘度液态,趋于饱和时,固体产物在分离塔内析出。本研究结合了液-液两相胺和固-
学位
大气PM2.5因为其环境不友好性和健康风险,备受研究者关注。硫酸盐和硝酸盐是PM2.5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其来源和形成机制有利于防治PM2.5污染。单颗粒分析可以观察PM2.5颗粒的微观形貌,从而识别其来源。本研究在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采集2018年10月至2019年7月四季的PM2.5样品,研究其化学组成及二次形成情况,选取了冬夏季节的典型PM2.5样品测定了δ34S-SO42-、δ15N-NO3
学位
过二硫酸盐(PDS)高级氧化技术可生成强氧化性活性物质,从而能有效进行多种工业污水的除污灭菌。石墨烯作为稳定、无流失的PDS活化剂,可通过硫原子掺杂实现在石墨烯结构中引入更多活性官能团位点、改善表观缺陷程度和导电结构等目的,从而优化为PDS催化活性更高的硫掺杂石墨烯。为深化硫掺杂石墨烯(SG)催化PDS除污灭菌研究,本文通过溶剂热法制备一系列SG,并将其应用于催化PDS进行除污灭菌,深入考察SG对
学位
砷是典型的全球性污染物和无阈值的一级致癌物,严重威胁人体健康。不同的砷形态具有不同的毒性,微生物在与砷长期共存过程中进化出丰富多样的砷转化基因,成为砷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核心驱动力。降尘是大气砷和大气微生物的重要载体,并且降尘中砷污染不容忽视。然而,有关降尘中砷形态、砷的人体健康风险以及砷转化基因和微生物的多样性的认识十分有限。本研究以厦门市不同区域和季节城市降尘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城市降尘中砷总量
学位
近年来稀土元素在众多行业生产过程中广泛使用,排放进入环境中的稀土元素不断增加,积累在环境中的稀土元素对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构成威胁不容小视。本文以九龙江流域水稻田土壤-水稻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中15种稀土元素总量和赋存形态并进行评价,探讨水稻田土壤-水稻系统中稀土元素的迁移转化特征,利用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结合锶钕同位素示踪锶和稀土元素来源,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九龙江流域水稻田表层土壤大多数呈
学位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被认为是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技术组成,其关键是从燃煤电厂等排放的烟气中捕集二氧化碳(CO2)。基于化学吸收法的相变吸收剂捕集CO2具有节能潜力,但普遍存在富液粘度高、再生困难的缺陷。本文以具有位阻效应的氨乙基哌嗪(AEP)为主吸收剂,利用疏水性强、稳定性高的环丁砜(sulfolane)作为分相剂,构建了AEP/sulfolane/水新型液-液相变吸收体系;提出了有
学位
过硫酸盐高级氧化技术是一种处理新兴污染物的高效方法。铁锰催化剂廉价、环境友好,双金属间的协同作用赋予催化剂拥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形貌结构对催化剂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合理设计不同形貌结构的铁锰催化剂以提高催化性能和结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制备了具有层状结构和纳米立方结构的铁锰催化剂活化过一硫酸盐(PMS)降解双酚A(BPA),考察形貌结构对铁锰催化剂的性能影响,对比并研究了不同反应体系对PMS的活
学位
微塑料(Microplastics,MPs)是指粒径<5 mm的塑料微粒。目前,微塑料的环境污染现状与生态风险已成为国际社会热门话题,并受到了中外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微塑料为载体后,与周围环境中的重金属结合产生复合污染物,从而改变了污染物自身的环境污染行为和危害。了解微塑料与重金属的相互作用与机制,是评估其环境污染风险与毒理学机制的重要前提。本文以九龙江口红树林湿地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沉积物中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