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自身免疫性肝炎重叠综合征疾病活动、肝纤维化进展及预后评估

来源 :昆明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wus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自身免疫性肝病(Autoimmune liver disease,AILD)包括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PBC)、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rimary Sclerosing Cholangitis,PSC)等。患者在疾病的不同阶段可能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自身免疫性肝病,被称为自身免疫性肝病重叠综合征。其中以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自身免疫性肝炎重叠综合征(PBC-AIH overlap syndrome,PBC-AIH OS)最为常见。PBC-AIH重叠综合征患者同时具有PBC、AIH两种不同疾病的生化、免疫学、病理表现特征。作为一种慢性胆汁淤积性疾病,PBC的典型病理表现为显著的胆管损伤,主要为慢性非化脓性破坏性胆管炎、胆管缺失及慢性胆汁淤积造成肝硬化,其病理本质为肝内胆管的损伤。而AIH主要表现为肝实质的炎症,其病理本质为肝细胞损伤。重叠综合征是否会对肝脏炎症活动、肝纤维化进展速度、预后造成影响目前尚不明确。本文旨在分析:1、PBC-AIH重叠综合征患者与PBC患者首次就诊时的临床及血清学特点及无创肝纤维化评分及评分分级情况;2、PBC-AIH重叠综合征及PBC患者治疗1年后生化指标变化情况评估患者疾病活动程度;3、使用APRI、FIB-4评估PBC-AIH重叠综合征及PBC患者肝纤维化进展速度差异;4、评估PBC-AIH重叠综合征及PBC患者UDCA治疗应答情况及预后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PBC-AIH重叠综合征患者79例(PBC-AIH OS组),PBC患者97例(PBC组)的临床资料。比较并分析PBC-AIH OS组、PBC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无创肝纤维化指标FIB-4、APRI。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1年后生化指标变化情况。计算PBC-AIH OS组、PBC组患者治疗1年及末次住院随访时APRI、FIB-4较基线变化情况及年变化情况。用巴塞罗那标准评估PBC-AIH OS组、PBC组患者生化缓解情况。比较PBC-AIHOS组、PBC组患者随访期间肝硬化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 果]1、本研究共纳入PBC-AIH OS组患者79例(79/176;44.9%),其中男性6例,女性73例,平均年龄57.43±9.44岁。PBC组患者97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89例,平均年龄58.30±10.45岁。PBC-AIH OS组、PBC组患者入院时临床表现分别为:乏力、黄疸、消化道出血及腹痛,至少25%患者无症状,因肝功能异常就诊;2、PBC-AIHOS组、PBC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就诊时症状、Child分级、BMI、UDCA治疗量、病理学分期、免疫学指标(AMA-M2、GP210、SP100)方面无显著统计学差异;3、PBC-AIH OS组、PBC组患者在在合并肝外自身免疫性疾病方面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心梗/脑梗无统计学差异,P>0.05;4、PBC-AIH OS组患者ALT、AST、总胆固醇、血红蛋白、血小板显著高于PB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PBC-AIH组患者肌酐、尿素氮显著低于PB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PBC-AIH OS组、PBC组患者首次就诊时ALP、GGT、白蛋白、甘油三酯、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PT、APTT、红细胞、白细胞、IgA、IgG、IgM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5、PBC-AIH OS 组、PBC 组患者首次就诊时 APRI、FIB-4;APRI、FIB-4评分及评分分级两组患者无统计学差异;6、PBC-AIH OS 组、PBC 组患者治疗 1 年后血清 ALP、GGT、ALT、AST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BC-AIH OS组、PBC组患者UDCA治疗1年后ALP、GGT、ALT、AST水平两组间无显著差异;7、PBC-AIH OS 组、PBC 组患者治疗 1 年后 APRI、FIB-4;APRI、FIB-4评分及评分分级;APRI变化、FIB-4变化;APRI、FIB-4分级变化均无统计学差异;8、PBC-AIH OS 组、PBC 组患者末次随访时 APRI、FIB-4;APRI、FIB-4分级;APRI变化、FIB-4变化;APRI年变化、FIB-4年变化;APRI、FIB-4分级变化均无统计学差异;9、PBC-AIH OS组、PBC组患者治疗1年后及末次随访时生化缓解率无统计学差异;10、PBC-AIH OS组、PBC组患者随访期间肝硬化及肝病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无统计学差异。[结 论]1、PBC-AIH重叠综合征在PBC患者中并不罕见,长期随访患者中44.9%为PBC-AIH重叠综合征。31%PBC患者病情会发展为PBC-AIH重叠综合征;当PBC患者出现血清ALT、AST升高时应注意筛查患者是否合并PBC-AIH重叠综合征;2、PBC-AIH重叠综合征患者与PBC患者对UDCA治疗应答情况无差异;3、经过规范治疗后,PBC-AIH重叠综合征与PBC患者疾病活动程度、肝纤维化进展速度无差异;4、经过规范治疗,后PBC-AIH重叠综合征患者与PBC患者相比3年近期预后无差异。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血清白介素17(IL-17)、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在支气管哮喘(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和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慢阻肺)患者的水平,探讨二者与哮喘+慢阻肺的关系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0月31日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全科医学科就诊并自愿参加研究的哮喘患者23例(哮喘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28例(慢阻肺组
[目的]建立并内部验证早期预测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严重程度的可视化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9月-2020年8月收治的发病48 h内入院的AP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2012年亚特兰大分类标准将AP患者分为重症急性胰腺炎组(SAP)和非重症急性胰腺炎组(NSAP,即MAP+MSAP)共两组,比较两组间一般临床资料(预后、年龄、性别、住院
[目 的]特发性炎性肌病(ⅡM)患者异质性较大,易合并肺间质病变(ILD)。本研究拟分析患者的肌炎抗体谱,包括肌炎特异性抗体(MSAs)、肌炎相关性抗体(MAAs)与ILD等临床数据的相关性,初步探讨CT影像学定量计算评价ⅡM患者合并ILD的严重程度的可行性,为ⅡM及其合并ILD诊断、鉴别诊断、并发症预测、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新的临床思路。[方 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昆明医科大学
[目 的]评价AECOPD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分析AECOPD患者血清IL-6、PCT、hs-CRP水平与甲状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探讨引起AECOPD患者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相关因素,并评估甲状腺功能指标对AECOPD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 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2020年5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三病区住院治疗,且符合2017年GOLD诊断标准的AECOPD患者的临床资
[目 的]全球肥胖发病率居高不下,但针对中国各个少数民族人群肥胖的关注度较低,尤其是云南特有少数民族。FA成分可以调节食欲和能量代谢,体重增加可能与机体血浆高FA浓度引起的脂代谢紊乱密切相关,尚需验证血浆FA是否与膳食FA摄入量增加有关。本研究通过建立优化GC/MS方法检测血浆FA,对云南4种特有少数民族肥胖人群血浆FA组成进行分析比较,进一步分析了肥胖患者膳食FA和血浆FA的关系,及其与肥胖之间
[目 的]使用Framinghan评分表和“糖心风险评估”模型评估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未来10年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分析2种评估方法的一致性;使用ADVANCE-Risk评分表和“CV风险评估项目”模型评估T2DM患者未来10年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分析2种评估方法的一致性。检测并分析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Subclinical hypot
[目 的]通过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比较云南地区CD与UC、健康人肠道菌群的异同,并将CD与处于相同饮食环境下的同住健康人群比较肠道菌群的不同,挖掘出CD相关的重点失调菌群,为靶向调控治疗奠定基础。[方 法]收集CD和其同住各34人、UC50人、健康人38人的粪便共156份进行16S rDNA扩增测序,并对测序结果进行生物学信息分析。[结 果]1: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分析:156个样本共产生了
[目的]我国是高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ylori,Hp)感染率国家,目前感染率为40-60%左右,几乎所有感染者都存在慢性活动性胃炎,即H pylori胃炎。H.pylori胃炎在胃黏膜癌前病变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1%可发生胃肿瘤。有研究表明,正常胃黏膜几乎不表达PD-L1,但在H.pylori刺激下可被显著诱导表达,此外,H.pylori也可显著上调胃癌中的PD
[目的]:揭示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肠道菌群群落的组建机制、阐明生态功能变化,并挖掘UC发病相关核心菌群,为以肠道菌群为基础的UC靶向诊断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UC及UC健康配偶为研究对象,收集肠道粘膜进行16s rRNA V3-V4高变区测序。分别从粘膜整体群落、主门、核心/边缘网络(Core/Periphery network,CPN)三个层次上对
[目 的]探讨CXCR1/CXCL8轴调控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PBC)中胆管上皮细胞异常增殖的机制。[方 法]体内实验:将30只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PBC模型组(PBC组)、Reparixin干预组(Rep组)、空白对照组(Con组),予以2-辛炔酸偶联牛血清白蛋白(2-octynoicacid was coupled to bov